论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6-03-02 16:54:34庞宏娜任思缘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同辈寝室教育工作者

庞宏娜,任思缘 

(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



论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庞宏娜,任思缘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同辈群体间相互影响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隐形”影响力量。因此对大学生同辈群体影响予以关注,并针对相应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来对不良影响加以克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定义是:“大概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1]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社会组织。不同地域、不同班级、不同寝室、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理想目标、不同活动方式的大学生之间,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

一、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种类及其影响

同辈群体广泛的存在于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每位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从属于一定的同辈群体。总体来看,从宏观上来划分,大学生同辈群体可以划分为普遍同辈群体和特殊同辈群体。从微观上来划分,大学生同辈群体可以划分为班级、寝室、同地域型同辈群体、品行不端型同辈群体、互联网型同辈群体、社团型同辈群体、情侣型同辈群体等等。

(一)普遍同辈群体

1.班级

班级是高校的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高校学生中同届且同专业的会被划分到相同的班级。而同一班级的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任课教师也相同,并且大多一道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在这个最为普遍的同辈群体中,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个人归属感都寄托在其中。因此,团结合作、互助友爱、齐心进取、求知好学等良好的班风、班貌,会对每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反过来,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又会对班风、班貌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如果,一个班级纪律松散、不思进取、四分五裂,整个班级的向心力就会不强,同学关系就会不和谐,学生个体的心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就会不强。

2.寝室

寝室是高校大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主要的生活和交往空间,一个寝室就会组成一个同辈群体。寝室成员一般人数不多,大多以4-6人为单位,成员间密切接触,他们的饮食起居、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等等都会相互影响。如果同寝室内的同学能够好好相处、和谐友好、共同发展兴趣和爱好、共同努力学习,就会建立深厚的同学友谊,就会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从而会为整个班级的班风、班貌形成助力。但是,如果寝室成员间不能互相尊重对方的学习、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自私自利、语言粗俗、打架斗殴、庸俗攀比等等,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就不会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对班级风貌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特殊同辈群体

1.同地域型同辈群体

同地域型同辈群体,又称为“老乡会”群体。是一种基于地缘关系,靠浓厚的乡情维系的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同辈群体组织。同地域型同辈群体客观的存在于各所高校中,以中国独特的传统思乡情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同地域型同辈群体活动时间比较集中,活动方式则多以聚餐、聚会为主;互动频繁,交流顺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同地域型同辈群体,成员间感情基础深厚,会有效地缓解大一新生入学之后的孤独无助感,有利于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完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同地域型同辈群体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苦难和冲突时,不愿找本班同学、辅导员和学校领导交流,不认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选择告诉同乡人,有些学生为了老乡“两肋插刀”,有时会导致群殴事件。

2.品行不端型同辈群体

品行,是指人的行为品德。不端,指的是不符合规矩、不正经、不正直。品行不端多形容人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不端正。在大学校园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但对学业毫无兴趣,在学习、生活中不思进取,精神萎靡颓废,还往往与学校的主流文化对抗,经常做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品行不端型同辈群体大多以男生为主,但也有极少数女生,这类群体内部奉行所谓的“哥们义气”,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到学校来,常常出现的集体旷课、打群架的学生都属于这类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这类同辈群体要高度重视。

3.互联网型同辈群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大学生通过网络游戏、BBS论坛、QQ好友、微信朋友圈等网络交流方式来获取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感情。互联网型同辈群体交往可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可以增强人际交往,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知识。但是,如果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遇到现实学习、工作、交际问题时只通过网络来进行心理释放,并以其为主要心灵依托,就会导致与现实的脱节,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空虚、自我评价过低、抑郁等自我认同危机。

4.社团型同辈群体

社团型同辈群体是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群体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而组成的一定群团。现今在高校内普遍流行的社团型同辈群体有“外语社”、“摄影协会”、“诗歌协会”、“轮滑协会”、“野外拓展协会”、“合唱团”、“漫画社”、“爱心社”等等,涵盖了文学、艺术、体育、外语、社会援助等领域,是大学生中很有影响力的群体,已经成为中国“教学主渠道”外,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大学生开拓实践,为大学生丰富业余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为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锻炼能力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和渠道。当然,社会型同辈群体的发展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也会或多或少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对某些社团活动过于痴迷,逃课去参加活动,更有甚者以社团活动为主业,认为课堂正规教学对于提升个人实践能力毫无益处。

5.情侣型同辈群体

随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大学生恋爱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校园内甚至是校园外,男女大学生共同上课、共同自习、共同吃饭、共同参加活动,出双入对、形影不离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二人情侣关系所确立的同辈群体是所有同辈群体中规模最小,但是却是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群体。大学生恋爱,可以使两个人在生活中互相关心,相互爱护;在精神上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在学业上互勉共进。但是这是理想化的恋爱观,现实中,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矛盾多,加上自我思维意识尚未成熟,不会处理问题和矛盾,有时甚至伤害对方。有的学生失恋后,脆弱、嫉妒、多疑、悲观、绝望。正处于恋爱的情侣型同辈群体,因为渴望与情侣多些共处时间,交往对象单一,容易脱离集体、疏远同学,若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会耽误学业,影响集体的发展。

二、对大学生同辈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同辈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信仰,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对中国精神的自觉自信;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妥善处理各种同辈群体中学生所带来的困扰和问题。此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要想方设法提升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例如,各系部要开设、举办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开课”。鼓励科技精英、道德模范、企业领导者、理论大家等进校园,通过讲学,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创建“感恩日”等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奉献意识,逐渐引导他们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网络媒体、广播影视等手段向大学生传播向善的能量;充分发挥本校校训、校史、体育人文精神的育人作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对国家、社会、学校的情感认同。

总之,学校各部门要努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取向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逐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从而使大学生同辈群体能够树立并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对大学生同辈群体进行分类引导和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同辈群体,既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注意研究它形成的规律,及时了解大学生中各种同辈群体的类型和性质”[2],才能进行分类引导和教育。

首先,对于诸如班级、寝室等普遍同辈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从各班级、各寝室中选出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班长、团支书和寝室长,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深入各班级、各寝室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和生活困难,及时找他们谈心沟通,给他们解决些实际问题;丰富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争取带着家人和学生一起过“中秋节”、“元旦”等节日,使他们切实体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怀,从而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进行自省,进而提升对寝室、班级、学校的向心力。

其次,对于不同地域型、互联网、社团、情侣型等特殊同辈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和聚会,处理好学习和上网,处理好学习和娱乐,处理好学习和恋爱之间的关系。通过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增进与同学之间交往来充实自己的时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比赛,增进他们的求知兴趣;通过亲自带领他们参加爱心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对于品行不端型特殊同辈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品行不端同辈群体,不仅会给寝室、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困扰,还会对学校的校风建设带来巨大冲击,步入社会后,更会给社会带来负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搞好这类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极其顽固且行为恶劣分子要严惩不贷;针对本质不坏、动摇不定、随大流的学生要积极与其进行谈话、交流,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争取转变他们的思想;针对有悔改之意的学生更要对其进行积极鼓励、表扬,在工作中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1][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2]姚金凤,李志德.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构成、影响与教育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9(14).

(责任编辑 吕玉英)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eer Group

PANG Hong-na,REN Si-yuan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China)

College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their view of world,life and values.Peer group intera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invisible"impact force.Therefore,paying attention to peer group interaction,focusing on the problems,tak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m is the important issu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face.

college students;peer group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711

A

1008—6129(2016)01—0034—03

2016—01—03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四化’教学改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15WSZ004。

庞宏娜(1973—),女,辽宁大连人,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同辈寝室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8
消失吧!同辈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人人健康(2020年19期)2020-12-03 00:14:45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8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中国德育(2018年13期)2018-11-30 09:27:22
大学生英语写作同辈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比研究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人生十六七(2015年3期)2015-02-28 1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