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超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反思
——以商丘学院为例
○连超锋
在当下工程技术人才大受追捧的大环境下,汉语言文学这样一个传统的文科专业的就业率直线下降。因此,改革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了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选。但是在这种时代大潮的影响下,有些院校一味地追求校企合作,过早地把学生赶出校门送进工厂、企业顶岗实习,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毕竟本科高校不同于职业院校和技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有自身的专业特点,让学生紧抓专业学习,夯实基础,发展兴趣特长,拥有“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画”“一副好口才”“一身好气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 素质教育 “四个一”工程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1]在政策的引导下,高校转型、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有的专业都一窝蜂地紧抓实践教学,大搞校企合作。即使是汉语言文学这样纯文科的专业也概莫能外,为了纠正偏重理论性、学术型教育的错误而改弦更张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大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及早地把学生送到校外实习,结果造成学生基础不牢、专业不精、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对此文辅相教授总结为“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过弱的文化陶冶。”[2]因此进行教育改革,不能不顾专业性质和实际情况。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首先要修炼内功,所以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就是大势所趋,时代之必然。何谓素质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做了最为明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因此,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
商丘学院人文学院一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2007年以来,该院全面开展“四个一”工程建设,所谓“四个一”工程,即“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画”“一副好口才”“一身好气质”。这项工程不是通过领导的某次讲话或者某个单一的活动来完成的,而是贯穿到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落实到每天的工作生活当中。九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一手好文章”
妙手著文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人文学院的领导及老师特别注重学生这一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学生进校之初就给他们制定了文学名篇背诵篇目,此外还下发了教育部指定的中文专业名著阅读书目,通过广泛阅读、背诵,打牢文学基础,提高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寒暑假也有假期作文,可为读书、看电影之后的读后感、观后感,可为假期出游的游记,可为参加社团或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感受,可为对时事热点的评论,等等。作文的要求极为宽松,只要写出真情实感,有自己的思想印迹即可,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文笔,做真人、说真话、发真情。以文字记录点滴,用文学点缀生活。
此外积极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引导学生组建文学社团,自己办报纸刊物,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和广播站投稿,定期举行作文大赛,公开展览优秀作文,并向国内各大报刊推荐,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胡炳旭同学的文章在《中国青年报》发表,07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刘晓龙同学酷爱电影,他写的多篇影评被各大影视网站采用,此外还有大量文学、新闻稿件在各级各类报纸、杂志、网络等平台发表。
(二)“一笔好字画”
写一手好字是中文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书画同源,在练好字的基础上,由字入画,在绘画领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水粉或素描或国画或油画,各有所长。
学院领导经常要求学生在课下习字练字,或在黑板上练习粉笔字,或在宿舍挥毫泼墨练习毛笔字,辅导员还督促学生每周上交钢笔字作业。因为很多学生毕业后想当老师,所以他们对练习“三笔字”的热情也相当高。
此外,学院开设了书法课,请专业老师来讲授,不仅让学生掌握写好汉字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能够了解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为表彰先进,鼓舞士气,学院还定期举行书画大赛,如“彩绘十八大,墨写中华魂”书画大赛。经常举办师生的书画展,如“弘扬传统文化,品味诗意生活——刘福智教授诗词书法展”等。
这些有效的举措,丰富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0801班张经纬同学获得河南省书法比赛二等奖即是一例。
(三)“一副好口才”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21世纪的今天,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学识,还要有一副好口才,能够及时、准确、流利地把自己的知识、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凭借好口才为自己加分添彩,加深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以赢得更多的机会,这样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学院从新生入校第一天起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号召各年级各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针锋相对辩天下,群英舌战展雄风。上课时老师也多运用师生互动的教法,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采取分组讨论,相互辩驳,不拘一格,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发出智慧的火花,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下组织引导学生观看国际大专辩论赛,还有近期热播的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等节目。这些活动使含蓄腼腆的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变成了才思敏捷,能言善辩的新时代骄子。
(四)“一身好气质”
学院专门为学生开设普通话课程,校正他们的方言,组织普通话考试,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流利地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还开设有社交礼仪、《诗经》与楚辞、唐诗宋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经常举办诗文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大学生形象展示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如“献礼十八大,青春颂中华”中华颂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还曾邀请热爱古典文学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卢银课教授开展经典诗文专场背诵会。另外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收看江苏卫视的《一战到底》节目,这个节目中的考题包罗万象,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通过实用的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角,自觉的参与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气质,最终做到“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4]铸就一身好气质,不虚度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为未来播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四个一”工程开展九年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准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乐观开朗的秉赋性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一点从学院历届毕业生考研、就业的抢眼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来,由于扎实的专业素养而被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85院校研究生院录取的学生比比皆是,即使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如考入东南大学书法专业的张经纬同学,考上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的来亚文同学,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影视文学专业的贾红分同学,考入云南大学哲学专业的孔德馨同学都因其开阔的视野而受到读研学校的好评。就业的同学很多考了特岗或招教考试,成为了业务过硬、能力全面的人民教师,还有些文笔特别突出的同学选择了进企业,如安钢集团、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网、浙江报业集团、贵州电视台等。
(一)存在的不足
学校重视不足导致活动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四个一”工程的继续深入开展。有些学生参加活动纯粹是因为可以在量化考核中加分,并未全身心地投入。因此,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四个一”工程建设开展了大量的演讲比赛、朗诵大赛、辩论赛、征文大赛等活动,这与学校各院系学生会、各个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相似,数量众多却不具有创新性,学生疲于应付,时间久了,热情骤减。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校全体师生要努力解放思想,积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重视“四个一”工程的建设,在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好的想法才能去实施,梦想才能成为现实。建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到“四个一”工程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得,让要他参加变成他要参加。营造一个人人愿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造,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探究的精神。[5]
“四个一”工程建设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只有认真践行,不断创新,才能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1]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职业技术,2015年,第3期,第16页。
[2]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与再出发》,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6期,第8页。
[3]杨叔子,余东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纪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十周年》,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2页。
[4]房素梅:《引导学生步入古诗的殿堂》,学周刊,2015年,第2期,第230页。
[5]李晓梅:《当前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四大薄弱点》,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第97页。
(连超锋 河南商丘 商丘学院人文学院 476000)
本文系商丘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商丘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研究”[SKG201514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