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03-02 10:07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现代金融 2016年3期
关键词:银行客户金融

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与互联网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催生出大量新型金融需求。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与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加快变革步伐。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和影响,提出必须借力互联网金融,加快实现银行传统业务创新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麦肯锡《大数据:创新、竞争和提高生产率的下一个新领域》揭示了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泛信息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在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中提到,人工机器和物联网、计算机等技术深度融合,对各个领域进行一个又一个突破,而互联网金融正是伴随着这些新经济和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的。

互联网金融(Internet of Finance)并不是指简单的传统金融业务的线上化,而是一种新的金融形态,即将新型的金融模型、风险管理方法和服务形式嵌入金融业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客户只需通过互联网终端就可以完成金融交易,而不需要跑到实体银行,节省了大量的隐性成本,比如交通费用、排队等候等,为客户提供更低廉的交易成本。

从2006年至2015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已发展到6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50%左右。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金融的电子信息化发展乃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立足点

(一)P2P网络贷款。

P2P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它通过电子商务公司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向他人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从2007年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开始,到2013年底,网贷平台数量已达到2000余家,而比较活跃的有几百家公司。不管从机构数量还是交易金额上看,网贷这一新兴金融模式都已初具规模,这对银行业的信贷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P2P网贷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方式,它的出现满足了大量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不仅能够提高借贷双方资金传递的效率,同时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

所谓第三方支付,也被称为非金融机构,是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证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平台,和网络交易公司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合作。近些年来在各大热门交易网站上都能见到第三方支付的身影,第三发支付平台也迅速壮大。例如搭上淘宝便车的支付宝,通过大量淘宝用户开始迅速入侵各大具有支付功能的网站,使支付宝业务迅猛发展起来。截至2014年末,我国互联网支付交易已达8万亿元,无论用户数、交易笔数还是交易金额均处领先地位,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远远超过欧美等主要经济国家的总和。从增长曲线可以看出,互联网支付量正以180%的年复合增长率飞速增长。预计到2016年,互联网的市场交易额将会超过50万亿元,与银行卡消费总额基本持平。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7家主要的第三方企业占据了互联网支付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更需要引起银行业警觉的是,许多第三方支付企业正试图逐渐摆脱对商业银行的依赖,形成自己的支付圈。虽然现在第三方账户并没有拥有实际的账户,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虚拟账户的储蓄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客户的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与银行十分接近的账户功能。并且,像支付宝、快钱和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不仅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信用卡还款等多项支付服务,也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一对多批量付款等资金结算服务。如果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能够形成自己的支付链条,就可以绕开现有的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独立运行。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对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带来强大的冲击。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金融机构针对的是一个行业,而互联网金融则是指的一个平台,也可以说是一个渠道。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渗透,开始出现了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服务,逐步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经营的框架。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攀升,这就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续提供充足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顺应时势,加大业务创新力度,以互联网金融带动传统银行业务的转型。

(一)大力发展移动终端市场。

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融合,必须加强手机终端业务的技术发展。目前,移动4G技术已经投入商用,信息传递速率大幅提高。随着移动支付的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移动支付的随身性、便捷性和及时性远远优于PC端。鉴于手机的便捷性,第三方支付企业会把移动支付作为未来线下支付的核心。根据数据分析,2013年至2014年,台式电脑互联网连入设备的增长数目已经趋于缓和,随之而来的是高比例的手机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在未来,手机银行的使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可以挖掘。随着手机功能的逐步强大,手机作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的电子工具,手机银行的便利性和功能性将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大力推动手机支付研发,加快完善现有移动支付方式,加强与运营商、设备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手机支付整合到手机银行的功能中,使客户真正做到随处支付,无卡消费。

(二)吸引年轻群体用户对农行的关注。

上海统计局曾发布过一份有关互联网金融使用者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将近60%的被调查人曾购买或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从收入角度来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被调查人中,80%的人使用过互联网金融。而在35岁及以下的受访者中,75%的人使用过互联网金融,并通过手机来支付购买。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年轻人和中高收入者。知名网贷平台钱多多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有将近36%的投资者的年龄都低于30岁。

因此,商业银行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客户资源,更应该以长远目光挖潜并锁定年轻客户群体,使之成为银行的忠实用户。

(三)重视客户体验。

满足客户需求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明确客户类型和行为模式,了解哪些细节让客户不舒服,也就是客户银行体验的痛点,对症下药让痛点变成亮点。另一方面要从客户角度出发,切实让客户感受到银行服务的高效率。必须围绕客户体验和需求对运营模式进行重塑,使客户获取更快的业务办理速度和更丰富的客户体验。

首先是提供良好的技术体验。比如银行开发了自动填单系统,但很多客户并不知道自己所要办理的业务对应的操作方式是什么,为此需要一遍遍咨询大堂经理和柜员。可以设想在掌银上推出相关的业务索引功能,如有客户需要进行跨城跨行汇款,就可以在索引目录中轻松找到给他人汇款——同城还是异地选项——同行还是跨行等选项,使业务流程一目了然。既增加客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频率,也有效宣传了农行的电子填单系统。其次是门店用户体验。可以尝试打造有特色主题的旗舰店,比如引入ipad,或者多项电子设备,使用户根据需要按照智能索引即可完成填单需求,打造用户自主服务。

(四)营销模式的创新。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商业银行应将营销中心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普遍性,获得更大的广告效应。

一是挖掘当下流行的营销模式。针对微博、微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要精于研究这些平台的特点,制定好相应的宣传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一些热点话题和消息其传播的速度令人惊讶,几乎能达到一夜之间传遍世界的地步。只要营销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趣或有价值,相关营销宣传就会被迅速传播。因此深刻认识互联网的杠杆效应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制造话题,吸引眼球。面对开放式的金融潮流,银行可以利用在互联网上发布广告、通过举办设计编程大赛、吸引对银行软件开发和感兴趣的第三方跨界企业和个人参与等方式组织宣传,不仅能起到广告效应,更能有针对地搜寻到一批有潜力的软件企业和人才。

(五)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

迎接互联网金融冲击,大数据商业化运用是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应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经济的兴起,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大数据金融的发展将会实现大数据产业链的细化分工,完成信息处理分解,包括信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存储和传输、数据分析、产业应用的专业化分工。

对于农业银行来说,目前的信息优势在于:营业网点覆盖面广、客户基础庞大,拥有涵盖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数量巨大的客户信息。要充分重视利用好现有优势,制定相应的大数据战略。要通过过去积累的大量客户交易信息,分析客户购买习惯、购买量等数据。可以通过将收集的数据和外部的数据进行相关联交叉,如社交数据和娱乐数据等,在更高层面获取全方位的客户视图。比如顾客正在某餐馆消费,就可通过定位信息自动发送餐馆的刷卡促销活动等。通过建立良好的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客户的消费理念和差异化需求,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和定制服务。通过对数据的具体分析不断优化已有的线上产品和服务模式。

(六)投资理财理念的创新。

P2P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是基于网络这个便捷的平台,第二是瞄准了小额信贷的市场。多数客户对投资理财的要求是门槛要低、操作要便捷。因此,商业银行应基于这两点对现有的投资理财产品进行改造,将客户的需求尽可能的通过电子平台来实现,推动金融交易加速向线上发展,从而构成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征信平台,更好地服务有信贷需求的顾客。支付宝已经推出“芝麻积分”的征信模式,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对信用平台这一块虎视眈眈。因此农行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做好产品技术的更新。

(七)注重人才的搜寻和培养。

目前为止,全球银行业中有将近70%的客户数据尚未被有效利用,正是因为欠缺专业的数据管理团队和高效的运作流程。商业银行要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招揽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金融人才、战略构架人才,提供可靠的、及时的数据依据,为银行的决策提供保障。

随着金融自由化,经济金融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意义在于它不仅促进银行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更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格局。虽然短时间内,银行业依旧能在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撼动银行业的龙头地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正视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和冲击,提前做好变革的准备,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整合资源,只有能够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要求,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麦肯锡,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R].2011

[2]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反战框架与哲学思考[J].中国银行业,2015(3)

[3]王光明,卷烟零售点合理布局的评价模型研究[J].时代经贸,2013(20)

[4]马磊,叶志军,第三方运营模式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咨询,2011(28)

[5]姜建清,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化银行建设[J].金融监管研究,2014(10)

[6]汤运筹,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1(11)

[7]周杨,新媒体时代下的互联网营销浅析[J].经济视角,2011(35)

[8]波士顿咨询:七大方面转型—银行有望重获昔日辉煌—搜狐财经[OL].http://business.sohu.com/20150211/n408937984.shtml

[9]翟冀,农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3(8)

(执笔:蒋宁文)

猜你喜欢
银行客户金融
江西银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