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志
(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微电影的校园文化表达与传播探讨
田 志
(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摘 要:自2010年第一部微电影面世之后,大学生的DV作品和微视频作品越来越多,这些视频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微电影的流行给校园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途径;同时,校园文化也为大学生创作微电影提供很多设计灵感和素材来源,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微电影;校园文化;传播
微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时间短,故事精简的电影视频,它适合在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交互平台上播放。微电影具有投入资金少、制作时间短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大学生的电影创造提供了便利。此外,微电影的流行对校园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拓宽了市场,还提供了大量的用户。基于此,本文对微电影的校园文化表达与传播进行探讨。
随着智能机和互联网交互平台的兴起,微电影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而且微电影的兴起也引得众多视频网站的青睐,如新浪、优酷和风行等,有些网站还专门设置了微电影版块,如腾讯网站,微电影、V+、拍客这3个版块为大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有的也专门开设了微电影视频的比赛,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这些平台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一些优质的微电影也脱颖而出。如优酷的“11度青春”系列为例,自2010年开播至今,网络播放突破亿次,评论20万人次,收藏15万人次,如第二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参赛作品有1 200件,参赛作品增幅65%,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微电影竞赛单元参赛作品3 006件,作品增幅52%。
此外,智能机的普及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网络用户,据2012-2013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到60.8%。手机客户端用户呈现高学历趋势,这种趋势也给微电影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高学历用户必定对微电影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微电影的创作内容会以大部分用户的要求为标准。
2.1校园文化为微电影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文件
据调查显示,微电影创作的主题主要包括校园爱情、友情以及亲情,这3种题材的比例分别占到了62.5%、12.5%、12.5%。其他的主要还有大学日常生活类、梦想类、公益类。从这里能够看出,大学生微电影的主要特征。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很多大学生未接触过社会,也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所以他们在选择创作题材时一般都会从生活入手。
如微电影《成广映像》,主要是内容是通过不同学生表现的美与细节,来展示成广(四川传媒学院)这个美丽的校园。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关于校园美丽景象的镜头,如其中的舞者和摄影者,他们所展示的不仅是校园的景色,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这部作品是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关注。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校园文化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微电影的创作添加了很多艺术元素。
2.2微电影是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
艺术性和知识性是校园文化显著的特征,同时,学校也是学生学习知识、传播知识的场所,它为反映校园文化的微电影提供了一定的场景空间。
往远的说有《清华夜话》,这部微电影就是选取校园宿舍为表演场景,宿舍中的物品拍摄既是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这部作品主要的内容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追求,如考研、留学、就业等话题,这些话题都是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由此可见,微电影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从微电影中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素质表现。
如另一部大学生微电影比赛的获奖作品《打电话回家》,这个微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学生给家长打电话的场景,很多学生给家长打电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钱。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导学生应该多关心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将影片的意义进行延伸就可以发现不只是学生,在外打工的人都应该多关心父母。微电影的创作过程是学生在经过感悟、理解之后,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从上述两部作品中就能够看出,微电影和校园文化共存在校园生活之中,二者既能相互融合也能相互促进。
校园文化为学生创作微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校园生活、学生梦想等;同时,微电影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校园文化与微电影共存在校园之中,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也相互促进。所以学校应该给予学生创作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玄晓霞.微电影的校园文化表达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周琳.微电影的情感表达与互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王林.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