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第三小学 杨志起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第三小学 杨志起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路程,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沃土,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主体地位 创新能力 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为学生创造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主人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梦想,去学习、去探索。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发挥与解决,自己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理解更透彻,达到更好的效果。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当学生的思考不受压抑,他们在自己想象的空间能够自由地想象与思考时,他们的智慧和灵感才得以开发和闪现。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往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并且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的参与”,不是教师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学本身是一种探究过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探究知识发生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课改目标,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培养出“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会开拓”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