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凉城县麦胡图镇中心校 郭亚君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内蒙古凉城县麦胡图镇中心校 郭亚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
联想 培养 练习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能够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势。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