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玲(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
诗词类文艺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陈 玲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
摘 要:近年来,汉字类与诗词类的文艺节目不断涌现,中华文化中汉字元素与诗词元素再次以新的形式推上大银幕,走进观众的日常生活中,深受电视观众们的喜爱。本文将从中华诗词文化着手,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重点阐述诗词类文艺节目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诗词;文艺节目;传播价值;中国诗词大会
文字产生之初,中华民族就有了诗一般的语言,用丰富以及具有内涵的词语营造出诗的意境。自古以来,无数的诗人与词人,运用他们的才华,书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诗章,展现出复杂多变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了他们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不断完善中华诗词文化体系,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同时,在不断探求尽善尽美的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诗词文化是整个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在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资本,在推动其他文化艺术,乃至整个文化界的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1中华诗词文化,推动与促进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
中华诗词文化以及其他文学形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独立发展的,而是存在相互照应、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中华诗词文化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诸多形式文学的发展,假如没有了诗词,中华文学只能成为一本没有开头的小说,无法在广度与深度上加以完善,难以登上中国文化的大雅之堂。只有充分重视诗词文化对其他文学形式的推动作用,才能促进其他文学形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提升整个文化体系的层次与内涵,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2中华诗词文化,营造一个诗情画意的文化空间
中华传统的绘画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诗词文化,并不是直接正面的,而是从不同侧面、不同的层次上加以表现,大多数的传世画作表面上并没有诗词的痕迹,但画作的本身却是一首诗,没有一个画画的艺术家是不懂诗的,他们都是借用诗词的意境来创作的,让画作带领人们走进诗的意境中。传统的书法与传统的建筑艺术也一样。书法,是通过书法的表象,体现书法家艺术内涵与内在精神风骨。对于古代建筑艺术而言,一座座的亭台楼阁,一面面的红墙黄檐,配上书法艺术,真可谓诗情画意洋溢,文化精髓交相辉影,尽显传统文化魅力。
1.3中华诗词文化,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中华诗词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无所不在的,中国人已经习惯在平常的情感表达中加上诗的元素,这显示出诗词的普及性。除了个人的情感表达与思维构成外,诗词的创作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创作者在充分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前途的同时,也密切关心社会、民族、国家,彰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继承传统的文化精神。诗词创作不仅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这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类节目,主要以欣赏中华诗词,寻找文化基因,品味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全民化参与的节目,加强观众对古诗词知识的了解与赏析,带动观众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中华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之美,从中领悟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提升自我涵养,荡涤心灵。
3.1诗词类文艺节目的传播价值:实验性
在当前的文艺节目创作形态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生活相关的文艺节目,另一类是汉语文化知识类的文艺节目,而后者更能发挥其文化传播价值,具有更强的创造力与实验性。这一种实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观念的实验性;二是表现手法的创新性。
3.1.1创作观念的实验性。
《中国诗词大会》是以诗词为载体来进行中国文化传播,主要是以欣赏中华诗词,寻找文化基因,品味生活之美为宗旨,倡导全社会人们学习古诗词,积累古诗词,传承古诗词,以全民性文艺节目形式,强调古诗词传承同时,传递中华文化精髓,重拾曾经与人们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古诗词文化,发挥诗词文艺节目的预警功能,让全国观众意识到重拾诗词文化的重要性。在已经播出的几期《中国诗词大会》中,选手们无疑都是诗词界的学霸,具有丰富的诗词储存量,对常用的诗词与生僻的诗词都十分熟悉,并且在遇到不太熟悉的诗词时,也会根据诗词形成规则来加以判断,提高比赛的准确率。在首期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一位来自四川的无臂少年,幼年因意外失去双臂,两次高考,才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但是面对不如意时,并没有气馁,通知阅读诗词来鼓励自己,逆境成才,以豪迈的气势,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问鼎擂主,成为“古诗词学霸”。《中国诗词大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古诗词水平与个性的机会,而且搭建了一个以古诗词为媒介,加强中外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诗词文化平台。
3.1.2表现手法的创新性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部分是因为节目比较新颖。诗词类的文艺节目,以诗词文化知识为基础的竞赛节目,相对比较新颖,除了参加选手可以亲身参与节目,充分领略古诗词文化的魅力外,其他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可以同步观看节目的播出,体验间接参与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借助比赛检验自己的古诗词文化水平,自我反省,重拾那些曾经与其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古诗词文化,体验古诗词文化底蕴,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2诗词类文艺节目的传播价值:思想性
诗词类文艺节目其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思想性方面,能否使诗词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保护古诗词文化遗产,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所追求的目标。笔者从选手的表现、观众与网友们的反应,以及媒体报道3个方面来阐述诗词类文艺节目的传播效应。
从选手的现场表现与受众的反应来看,其中有很多的选手也会答错题,一些选手在遇到一些常见的诗词时,显露出窘态,总感觉很熟悉,却想不起来,惊呼自己的“失忆症”。《中国诗词大会》播出期间,引起广泛的观众讨论,网友们也纷纷在新浪微博留言评论,在朋友圈转发评论,大部分的受众,都发出感叹,感叹自己古诗词的储存量不足,以后要加强学习,另外还有部分受众感叹,平时对诗词的使用也很频繁的,但是代入比赛规则后,评分依然不高,惊呼以后也要加强对生僻的古诗词的积累。总的来说,《中国诗词大会》不但让选手,而且也让观众及网友充分认识到自身古诗词的储存量严重不足,距离古诗词文化越来越远,甚至很多以前经常使用的古诗词已经被流行的网络用语所歪曲或代替了,这样大大唤起了中国人重新重视古诗词文化意识。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外国媒体的关注。国内的京华时报、新浪娱乐等媒体均就文艺节目的选手、比赛的诗词加以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让更多的受众开始思考诗词文化的重要性。另外,外国媒体的报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与重视,就现阶段国内诗词文化水平降低表现的抨击,引发国人警示,使国人以强烈的民族意识,加强诗词文化的学习,捍卫民族尊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诗词文化水平。
随着诗词类文艺节日的不断涌现,中华民族的汉字元素、诗词元素,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走进人们的生活、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华诗词文化,是古代先哲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对其他的文学形式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像《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类的诗词文艺节目,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它是以中华古诗词为基础的竞赛类文艺目,以新颖的形式,把传统的诗词文化元素与当下最热门的文艺节目结合起来,让国人重拾中华诗词文化,重新审视自身的诗词文化水平,自我反省,重新唤起重视诗词文化意识,加强诗词文化的学习,努力提高个人诗词文化水平,积极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洋.浅谈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品味[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
[2]陈睿.读报类节目存在的价值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新闻传播,2014(10).
[3]李楠.网络广告的价值分析[J].新闻传播,2014(10).
[4]钟新,金纯斯,黄超.汉字听写类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节目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