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真 张晓晓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把哲学的金钥匙交给儿童
——浅谈儿童哲学
贾晓真张晓晓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儿童的思考是发散的,他们的问题往往充满哲思,儿童因好奇与困惑而追求答案,会表现出自己的一套哲学观。儿童哲学对儿童教育有着重大贡献。了解儿童哲学的目标和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走进童心、保护天性、促进对话、主题拓展等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儿童哲学教育。
儿童哲学;教育理念;儿童哲学教育
美国儿童哲学家马修斯曾说:“儿童天生就会作哲学,哲学是一种很自然的活动,就像奏音乐、玩游戏一样自然。”生活中,儿童所思考的问题往往涉及哲学的产生与人们的实践。“为什么河水一直在流?”“我是哪儿来的?妈妈是哪儿来的?世界上第一个人是谁生的呢?”面对儿童天真的问题,是回避,还是回答?殊不知,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就是儿童的智慧、人类的智慧,是儿童思想的自由驰骋。
1.儿童哲学的缘起
“儿童哲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哲学教授李普曼创始的一项以儿童为对象的哲学教育计划。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创设了儿童哲学课程。儿童哲学开始的英文名是“Philosophy for Children”,即给儿童的哲学,它注重的是为儿童设计的哲学教育计划,而另一位哲学家马修斯的儿童哲学观可以用“Philosophy of Childhood”来表示,即儿童的哲学。李普曼认为要将哲学推广到儿童教育中去,马修斯认为哲学本就是从儿童那里而来,虽然他们的观点侧重不同,但是却并不冲突:既然儿童具有最原始的思考本能,我们何不抓住这一点将其推广到儿童的教育中去?发现儿童提出的问题并且给予重视,继而循循善诱。
2.儿童哲学的重要性
儿童的思维是最原始、最真实的,他们的身上有无穷的智慧和广阔的外延,尊重儿童的想法,考虑他们想法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是儿童哲学对儿童教育的重大贡献。为什么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兴趣,而长大后却变得消极、反叛甚至悲观呢?这就是传统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所逐渐凸显的弊端,儿童哲学与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利用了儿童身上那种天然的潜质,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培养出熟练地进行推理和判断的学生。
3.儿童哲学的目标和要求
儿童哲学的总目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在亲身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地思考、灵活地思考、独立地思考、批判地思考。李普曼具体制定了五项目标:提高儿童的推理能力,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提高儿童认识自己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发展儿童的道德理解与判断力,培养儿童从经验与活动中发现意义的能力。李普曼对从事儿童哲学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两项基本要求:第一,“请让我们思考”。爱思、爱问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是创造的源泉。第二,“请让我们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在于成人的描述与灌输,而在于孩子自己的体验与思考。
1.走进童心,解读心声
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第一步是读懂幼儿的心声,听懂儿童的语言,儿童哲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幼儿,在那些稚嫩的问题里蕴含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深刻哲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交谈,记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生成儿童哲学教育活动。
2.保护天性,激活思维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认真对待儿童的这些好奇和疑惑,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知,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在儿童哲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设计一个幼儿自主提问的环节,同时围绕焦点提问,让幼儿思维越来越灵活。
3.问题引领,促进对话
问题的讨论是思想的交锋,它是儿童哲学教育活动中一个凸显的特征,教师应把握好如何追逐幼儿思想的脚步,引领幼儿在问题交流中形成自己的经验,在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敏感性。对话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幼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是为了让幼儿以自己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分析问题。
4.提炼梳理,主题拓展
在儿童哲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儿童探究、讨论、分享的过程应给予提炼梳理,并很好地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内容进行融合,形成主题与相关内容的拓展,引导幼儿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周围的事物。
在儿童哲学教育活动的研究历程中,教师同样是受益者,学习、思考与实践的同时,教师是与幼儿一起成长和发展的。透过直观的童趣,沿着由内到外的思考链条深入探寻,人们还会发现童趣中隐含着意义,隐含着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儿童哲学。
[1][美]马修斯.童年哲学[M].王灵康,译.台北: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1998.
[2]柯倩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研究[D].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88.
[3]谭斌.论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4]史爱华.儿童的声音与儿童的哲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编辑乔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