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鳌峰初中)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渗透人文教育
杨琼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鳌峰初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当然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把这个任务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了,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除了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其他方面同样可以实现,比如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中学语文作业批改过程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作业批改;人文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但对人文性的提法,更多的是集中于课堂,比如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要关注人文性,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但实际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止在课堂教学中能得以体现,在语文作业的批改过程中同样能得以体现。
在语文作业中,无论是生字词教学的作业,还是其他作业,学生往往会有犯错的时候,这时有些教师的处理方法往往比较简单,比如,直接打叉,让学生知道哪里错了,要求把打叉的题改正,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错误的印象,就罚学生多改几遍。这应该是大多数教师处理学生作业当中错误常用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错了,或许也确实能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但却忽略了在作业过程中对学生人文性的关怀。如果换一种方式呢?比如,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的错误,不是打一个鲜红的大叉,而是在错误的地方作一个记号,比如画一个哭脸符号,或者画一条线,我想也能达到提醒学生发现错误的目的。但这种方式或许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尊重。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讲尊重,经常在课文的讲解中告诉学生什么是尊重,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我想与其在课堂中不厌其烦地抽象地讲解这些东西,强调这些东西,还不如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以身作则,用自己对学生的尊重来唤起学生的尊重意识。我想,这样的人文才是有实际意义的,收效或许更大些。
在作业批改过程中除了标注错误,同时还应该给予学生一些改错的机会,作业发下来之后,让学生及时将有错误标志的地方改正过来,不用罚抄或其他惩罚措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常常告诉学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他们一旦犯错,我们就用惩罚措施,这样的教学实际与我们教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相违背的。这样学生还会相信我们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人生道理吗?如果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你能给予学生改错的机会,而不是看到错误就想到的是如何用强制措施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我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东西或许远比记住这一次错了的知识更深刻。另外,给予学生改错的机会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老师也不能保证自己绝不犯错。既然成人也无法做到,更何况学生呢?所以,不要吝啬给予学生改错的机会,一次改错的机会,既能让学生收获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宽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宽容的良好品质往往也潜移默化地得以形成。
很多老师改作业都是用一个日期或者用一个“阅”字代表自己批改了作业,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想证明自己已经批改了作业,或者说有些学校规定了每位教师批改作业的任务,所以教师便用这些标志来表明自己完成了任务,因此作业的批改便成了完成任务。有些教师或许用A、B、C、D等来为学生的作业打一个等级,但这些做法其实都表明大多数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太随意,并没有充分利用作业批改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作业批改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教育和与学生沟通的契机。能充分把握这个教育契机,既能拉近你与学生的距离,也能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还能传达一些你对作业的要求的信息。
比如,我们常常在作业中要求学生注意书写,很多教师往往就是不断地在课堂上重复书写的重要性或者对书写不是很好的作业惩罚学生重做,以此来达到强制性地完善学生书写的目的,那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有,但效果应该不会太大。因为学生从内心来说是因为惧怕惩罚才规范书写的。但是,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法,对于教育者本身来说却是极不利的,因为,惩罚的过程中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比如,使学生厌学,或者对教师本人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教育者的后续性教育是极其不利的。如果换一种方法呢?比如对书写好的同学,我们在他的作业后面写一句“书写很棒,希望继续保持”并在课堂上将他们的作业展出;而对稍差一点的书写,你也可以在作业后面给予提示,比如排版不整齐的,写一句“注意一下作业的排版会更规范”或者直接在作业后指导他如何排版可以让作业更美观。如果是字不是很漂亮,你也可以在后面写一句“排版很规范、整洁,如果字再写工整些就更好了”,等等,而且一旦发现了学生书写上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如果能及时在作业后给予鼓励,比如“书写有进步,要继续保持,加油”“有进步就有希望”这样一些小的温馨提示语,我想既能达到提醒学生的目的,又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循环也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当然,有老师说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每一次作业都这样写,但是我想有选择性地在作业中给予一些需要的学生这样一两句人文性的话,对于学生将是莫大的鼓励,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语文教师都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那就是周记。因为周记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会记录生活、感悟生活,同时还能成为学生与教师的一个交流平台。但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把周记渐渐转变为作文,甚至很多语文教师还会在每周的周记中规定写作题目,这种做法无疑片面地扩大了周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个作用,却忽略了周记的其他作用,而这些被忽略了的作用或许是更有价值的。假如我们换一种周记形式呢?每周不为学生布置周记题目,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地记录自己想记录的事情,在周记里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周记形式既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又能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这些周记中了解到学生的生活、思想情况,并可以针对学生的一些问题及时与学生交流。如果说一开始学生不敢在周记里说出心里话,教师要学会等待,因为他们可能还在观望,如果一旦有学生在周记里向你打开了心窗,而你也给了这样的学生很好的引导和帮助,渐渐地学生就会知道原来利用周记和老师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慢慢地愿意利用周记与你敞开心扉聊天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而这时周记的真正目的才算达到了,而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利用周记这个平台与学生平等交流自己对很多事的看法,这样人文性的教育自然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渗透进去。
以上便是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所总结的一些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其实,在语文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还有很多渗透人文教育的契机,相信只要每位教师都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思考,就一定能让语文作业的批改发挥出更多更大的作用。
·编辑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