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优秀品行

2016-03-02 07:56:25江西省会昌县高排中心小学罗艳芳
学苑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品行造句语文课程

江西省会昌县高排中心小学 罗艳芳

创新语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优秀品行

江西省会昌县高排中心小学 罗艳芳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的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可行。语文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优化学生个性特点,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丰富学生的认知,达到促进学生优秀品行形成的目的。

小学语文 探究活动 品行教育

优秀的品行是学生更好地立足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拥有幸福生活的必备条件。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品行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课程。通过精心组织语文学习活动,创新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优秀品行的形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利用现实生活资源,优化学生个性特征

语文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也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小学生正是各种性格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以及一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其中必然也有一些不好的性格,诸如意志不够坚定,不敢面对困难,自私、懦弱等,老师通过利用学生熟悉的资源,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优化学生个性特征。

例如,在学习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我不能失信》一课之后,老师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行,组织了一次表演活动,创设情境:“同学们,当我们和同学、朋友约好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但是,当你有事情,不能去时,怎么办呢?”“我想请两个同学来为大家现场表演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办的。学生A和学生B。”学生A说:“(打电话过去)不好意思啊,本来和你说好要一起玩的,现在家里来了客人,我不能出去了,下次再和你一起玩。”学生B说:“好!没关系,下次一起玩。”另外,学生C说:“你下午有时间吗?我本来是想去找你一起学习的,但临时有事去不了,要不你来我家吧,咱们一起学习。”学生D说:“不好意思,我也去不了。下次吧。”对于学生的这种处理方式,同学们都比较赞同,老师强调答应别人的事要尽量做好,做不到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行。

由此发现,利用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完善个性中存在的不足,强化个性中的优点,使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优化、凸显。

二、设计特殊课外作业,丰富学生品行认知

不同的家庭背景,学生不但个性差别很大,对于品行的认知也各不相同。知是行之基础。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行,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特殊形式的作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态度,丰富对优秀品行的认知,从而可以正确地判断、约束自己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了一些词语、句式,组织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词语的语言环境,教会学生造句的方法,同时,也通过造句引导学生对于品行认知和理解。在运用“不仅……而且……”这组关联词进行造句时,老师不但要求学生准确地使用,而且所造的句子要表达积极向上的意义。有的学生说:“我不但爱玩,而且爱打架。”老师通过对这例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爱玩、爱打架”这些行为是不对的,然后举出正面的例子,有学生说:“我们班的小强同学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对于这样的造句给予大力的表扬,让学生认识到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并且使学生明白造句不是仅把词语用准确那么简单,还应该重视句子的意义。

由此说明,精心设计的语文作业,灵活的作业形式,与语文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息息相关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能够促进学生的优秀品行的形成。

三、组织特色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想行为

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通过组织各种独特的语文学习活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搭建学习知识的平台,创造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机会,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意识和行为。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五的口语训练时,围绕着“保护文物”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完成课堂上交流之后,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进行了拓展训练,“同学们,保护文物,人人有责。课后大家回去查找资料,围绕着这个主题,自己设计制作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以及课堂上的讨论,对保护文物形成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再加上搜集查找资料,制作手抄报的活动,使学生不但了解了更多有关文物的知识信息,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手抄报,展示了许多文物,并且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保护文物的措施。老师点评时,再次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由此看来,语文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优秀品行形成的有效方式。老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行教育,加深学生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下,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也进行了创新,教学活动开展也日益多样化,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科学地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改善了学生个性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行。

[1]巫晓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8)

[2]李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老区建设.2011(14)

猜你喜欢
品行造句语文课程
优良品行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金桥(2018年8期)2018-09-28 02:30:08
造句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造句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金色年华(2016年7期)2016-02-28 01:39:03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