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冰
以地理教学开启学生的生态文明之旅
□陆永冰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提高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智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态文明;地理教学;生态意识;生态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因此,教师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的结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总结与升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生态文明是一个由自然、科学、技术、道德、行为、法制等多个领域交叉组合构成的巨大系统,其内涵极其广泛,但人地关系始终是研究生态文明不可忽略的基础。而人地关系正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渗透的和谐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是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理课堂来提升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2.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强永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1.立足课堂主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是地理课堂的主要内容,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师要立足地理课堂教学,根据教材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观念,做到地理知识与环境相统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深挖教材内容达成教育目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运用教材实施教学活动时,要体现地理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在课堂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以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树立高效、和谐、可持续的观念,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理念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造福于他人、社会、子孙后代。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特别是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做到地理知识教学、生态文明知识教学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这是发挥地理课生态文明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地理教材每个单元里几乎都涉及生态文明问题,如“保护宇宙环境” “大气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保护”等,都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材料。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例如,在“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过程中,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德国人来北京旅游,照相机里的电池用完后换了一对新电池,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的旧电池回收箱,他只好把这对旧电池带回到德国。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对我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给以批评和建议,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
(2)合理运用“活动”实现教育目的。中学地理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设计了许多“活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标题如下:你是否是一位节约用水的惜水人士,让我们来测试一下你的用水习惯。课后又开展了一次家庭用水调查活动,全班讨论、交流各种可行、有效的家庭节水方法,并制订家庭节水计划。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达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2.结合乡土地理,促进学生从观念到智慧的转变
(1)播放专题讲座视频。生态文明专题讲座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又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可谓一举多得。生态文明讲座视频的内容可结合教材里的相关知识,也可选用乡土材料来做实地验证,尤其是后者的作用更佳。把专题讲座视频请进地理课堂,用乡土地理让学生走进身边的生态文明。
如在学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课时,笔者把苏州地理插入本节中进行学习,并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了“苏州乡土地理”的专题讲座视频,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苏州的基本概况,苏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等内容,从而更好地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
(2)组织实践活动。乡土地理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灵活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势必会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参与度。教师可积极利用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及各种有关家乡地理的实践活动,来提升中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使学习重在知识获得的现状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更愿意带着问题去观察分析、主动探究,更利于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用大气监测仪测量家乡空气中二氧化硫所占比重、大气粉尘的数量,监测酸雨、灰霾天气的发生;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从而养成防止水污染的良好行为习惯;参观家乡的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发电厂,增强学生拒绝过度包装的意识,明确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生态环境的实地调研活动,如调查噪声污染、水污染和社会公众的生态问题等。
苏州是个水网密布的城市,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我校(此处指“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下文同)所处的区域,周围有漕湖、春申湖两大湖泊,黄埭塘、东桥大寨河两条河流,这些水域资源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水域受到污染,东桥大寨河就属于污染的重灾区。保护水源就是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所以,对水质的检测自然成了学生关注的话题。我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采集水样,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化学实验仪器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水样的pH、含氧量、导电率3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针对获得的数据,对不同采集点的水样进行分析,寻找造成污染的原因。
通过采集水样的过程,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传感器客观、真实地展现涉及水质的相关数据,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检测后证明水质较差的采集点,让学生自己寻找造成水污染的因素,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这些实地调研活动,学生对生态环境现状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就能够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活动中。这样,既树立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又可实现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3)开展宣传教育。教师可对乡土地理中相关生态文明的材料展开宣传教育,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生态热点问题,适时地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如某水域蓝藻暴发影响水质,可引导学生分析蓝藻发生的原因、影响及研究对策等。
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学生感觉最熟悉、也最有兴趣的,收集当地典型的和“生态文明”相关的个案,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可以通过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无车日等有关节日,让学生去认识家乡,关注身边。倡导“生态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拒绝一次性筷子” “垃圾分类存放”等理念,使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
中学地理教学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学生深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并结合课外环境教育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张新颖.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J].现代农业科学, 2009,(11):217-218.
[2]李英军.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统计与管理.2012,(3):41.
[3]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论地理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2012,(28):141-142.
(编辑:杨 迪)
G633.57
A
1671-0568(2016)33-0127-02
陆永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