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林芳
(江苏省溧阳市大溪实验学校幼儿园)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柴林芳
(江苏省溧阳市大溪实验学校幼儿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物质水平得以提升,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也包括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一阶段,幼儿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可见加强幼儿教育很重要。但是在这一阶段,如何使幼儿教育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是每一位幼儿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幼儿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趋势,协调好教育发展中的度,不仅要避免过早地让幼儿接触教育所起到的揠苗助长的反效果,而且也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防止幼儿的知识与小学教育任务脱节。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采取小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幼儿当成小学生来进行教育的一种倾向。这一现象如果把握不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碍幼儿童年的发展,将幼儿过早禁锢于学习压力之下。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幼儿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在这一阶段没有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来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就会使得学生错失重要的发展机会。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效解决,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两种极端的问题
幼儿教育要避免两种极端,一种是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全程都充斥着小学教学的内容;另一种则是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以玩乐为主,不与小学生活相连接,导致学生不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两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
2.过度衔接的问题
幼儿园的教师都是从小班开始带起,带到大班之后再回来带小班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带班教师一般在大班阶段,其教学内容就会倾向于小学化,这一思维模式也由于带班制度而影响到小班教学,往往会受到之前带大班时期的影响,从而在教授小班阶段的幼儿过程中倾向于小学化模式。
3.家庭的影响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构成影响幼儿发展的最为主要的两大因素。作为家长,一直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会让幼儿过早接触识字、写字、英语、数学等方面,正是由于家长之间存在这种攀比风气,才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的现象,太早地让孩子成长只会遏制他们的乐趣。幼儿教育小学化,如果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正确把握住发展的尺度,对幼儿的发展而言是有好处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如来自家长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压力等,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发展中的度早已失衡,也就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反而带给幼儿一定的学习压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倾向,不能完全认为就是坏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对待,对幼儿的日后发展必然是有好处的。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
1.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由于幼儿年龄偏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与物产生依赖心理,循环带班模式让教师从小班开始带起,到幼儿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小学为止,使得幼儿产生心理依赖感,不惧怕幼儿园生活。对于这一制度下产生的小学化倾向,我们可以从加强师资建设入手。加强师资最主要的还是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主,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在大班与小小班的授课当中转换角色,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适合幼儿目前发展情况的教学活动。
2.提高家长思想认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正确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让家长不要过早地将自己的子女带入小学教学中,在这一阶段不要让幼儿参加过多的培训班,可以按照幼儿园的进度,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培训,这样才能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在大班的下半学期,家长可以帮助自己的子女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在其余时间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多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事物,释放幼儿的天性,从而培养相应的能力。
3.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指标和机制
为了使幼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预防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价机制。首先,从现阶段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在指标的作用之下,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严格按照幼儿发展规律进行。其次,在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合理做出有效的评价,能够起到正确指导的作用。
治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衡好发展的度,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享受到不同的乐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编辑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