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炜
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语用方法研究
程晓炜
摘 要: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媒体行业的发展。新闻行业是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采访的效果直接关系新闻质量,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应该结合具体的采访人员和采访环境,合理提出问题。采访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采访质量,应该注重培养采访人员的采访技巧,熟练运用质疑性提问,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
关键词:新闻采访;质疑性提问;语用方法;策略
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与采访人员的采访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报道的新闻,必须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采访人员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与目击者进行良好沟通,结合目击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对采访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其掌握提问的技巧,具备提问的风格。在采访中最常用的提问方式是质疑性提问,对提问的问题展现出质疑性特点,能起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语用策略主要是指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达到预期交流的目的,而使用的语言手段和技巧。采访人员在实际采访时,需要通过质疑性的语言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质疑性提问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批评、否定和责难的态度。为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达到预期采访的目的,新闻记者在提问的过程中,主要是代表大众提出问题,运用质疑性或者否定性的提问方式,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被采访者不愿回答问题的情况,就会使访问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出现矛盾。运用质疑性的提问方式,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能探寻到新闻事件的真实本质[1]。
2.1 先褒后贬策略
在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被采访人常会出现不愿意回答问题或者躲避问题的情况,为了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应该采用先褒后贬的策略,缓和与被采访人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采访工作营造良好的采访沟通交流氛围,可称赞被采访人,满足被采访人的心理需求,进而达到采访的最终目的。
2.2 模糊限制策略
采访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研究要提出的问题,问题既要达到采访的目的,又要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此时可运用模糊限制性采访策略,还能实现对质疑性提问方法的合理运用,为后续的采访交流创造条件。模糊限制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变动类,主要包括的词语是:或许、可能、好像、也许等;第二,缓和类,主要包括的词语是认为、感觉、觉得等。
2.3 借第三方提问策略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通常运用最多的采访质疑性语言有:有人说、有媒体指出等。这些提问方式,都是借助第三方进行提问,并且,该种提问方式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使提问更具权威性和信服力,不会让被采访者感到反感,有利于促进采访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适切导入策略
通常,在进行新闻事件采访时,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在采访的初期不宜使用质疑性提问方式。在新闻采访之前,可采用适切导入策略,明确本次采访的主要目的,尽量选择一些能够引起被采访者兴趣或者贴近现实生活的提问内容,从而导入采访工作。在运用适切导入策略时,需要保证提问的稳妥性,且不能出现让受访者反感的提问,要条理清晰地进行提问。这就要求采访记者必须具备专业的采访技巧和采访策略,能良好把握采访全局。如果在采访初期适切导入式应用较好,就可以接着运用质疑性提问策略[2]。
2.5 顺势求质策略
为了能在质疑性采访中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在采访的过程中应该运用顺势求质策略,这就要求采访记者充分了解被采访者,能深入了解被采访者的心理,顺着被采访者的心理提问,从被采访者的表述中找到问题的破绽,进而使被采访人员说出事情的真相,以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新闻采访人员具备良好的采访技能和采访策略,并结合采访时的具体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运用质疑性采访策略,促进采访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采访记者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采访技巧,整理采访的具体内容,并对被采访者的回答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达到采访的目的,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顾海瑶.新媒体时代电台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语用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5(4).
[2]李培新.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运用的策略和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