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豪
看见不一样的色彩
——柴静采访风格浅析
程子豪
摘 要:在《新闻调查》《东方时空》《面对面》《看见》等重量级新闻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柴静的身影。她以自己特立独行的采访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业界人士的批判,认为其采访有“表演”与“作秀”之嫌。本文试以柴静的新闻作品为蓝本进行分析,从提问方式、人物形象及对其质疑三个角度进行研究,探寻柴静采访风格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柴静;新闻采访;采访风格
提起柴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冷静、端庄、大方的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最初《夜色温柔》的青涩主播,到2013年《看见》中的蜕变,柴静在不断磨砺自己。同时,也逐渐通过大量的调查性报道和人物访谈,形成了自己的采访风格。2015年,柴静迎来了自己新闻工作的又一个转折点,其主创的调查性演讲《穹顶之下》,不仅引发了全社会巨大的轰动,更是触发了人们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
凡事皆有两个方面,有人喜欢柴静刨根问题、直抵人心的采访风格,认为其酣畅淋漓,发人深思。有人则质疑其采访表演意味浓厚,不具有专业的新闻精神。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在其社交媒体中曾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不认同‘采访是一种抵达、关心新闻中的人’的说法,记者出镜时过多的表现自己有表演式采访之嫌”。
客观而言,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思想更为开放多元的发展阶段,不管是“置身事外”的客观记录式采访,还是“情感投入”的主动参与式采访,都可成为研究出镜记者、主持人采访风格的有效样本,最终推动新闻事业多样化的发展与成长。而柴静作为“参与式采访”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采访风格的研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
在新闻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保证事实的准确,为此,调查记者要竭尽自己的所能,采访到尽可能多的与事件相关的人物,从他们口中得出相关的信息。而柴静作为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她经常会采用节节相连,步步紧逼的方式,一个问题套一个问题,使问题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因为,在柴静看来——逻辑是追求真相的最佳方法。
比如,在《虎照疑云》这期节目中,面对一位从未进行过大型猫科动物研究就成为华南虎存在性研究小组组长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廷正,柴静便一直追问该专家是否从事过有关华南虎的研究。面对柴静的步步逼问,这位教授明显败下阵来,承认自己从未进行过有关华南虎的研究,临危受命只是为了完成省里交待的任务。这就为华南虎存在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使周正龙拍摄的虎照造假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而在对陕西省镇坪县县长吴平的采访中,该县长一味强调华南虎存在的政治意义。面对柴静的发问,他曾有意打断,避而不谈科学性的问题。但是柴静不依不饶,仍然是步步紧逼将自己想问的问题表达了出来,使县长最终不得不以“这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来回答,这就说明了镇坪县这种做法是非常不严谨的,大大降低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
根据对柴静在《新闻调查》时期采访的提问话轮时长分析,其大致在两秒左右的区间分布,由此便可以推断出其提问频率较高,语速偏快,且多以短小精悍的问题为访问的主体,这种提问方式非常符合柴静这种环环相接、一针见血的采访风格,同时,也与节目不辞辛苦,勇于追寻事实真相,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的主题相符。
其实,在柴静做《新闻调查》的后期,她自己也对这种咄咄逼人式的采访提问方式进行了反省。她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指出:“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但不容否定的是,这种带有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提问,不仅能有助于记者获得采访现场的主导权,更有助于新闻记者探寻事实真相。柴静的这种冷峻、理性的调查记者形象,对于其获取事实信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难怪很多观众在看完柴静的调查节目之后,都直呼过瘾。
作为记者的柴静,她的身上不仅拥有冷静、客观的元素,由于她是女性,所以,在她的采访中,多多少少都会散发出一些女性的特质,比如,些许的平和与温柔,再比如,一些必要的人文关怀。这些看似普通的元素,经过恰当运用和处理,能极大地提升记者的人格魅力,引发受众的关注。
柴静,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女性特有的柔性,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采访特色。学界甚至提出了“柴式感性”这一说法。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有时就需要采用不同的采访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采访目的。比如,在《虎照疑云》这期节目中,面对周正龙的混淆视听,柴静的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极具进攻性;而在《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中,面对虐猫者王某,柴静就展现出她温柔的一面,在采访之前,其与采访对象共同相处了一天一夜,与其谈心、交流,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女性主持人的柔性与平和。也正是这种预先的感性的、柔韧的交流,使柴静成为王某很好的倾诉对象,最终使采访获得成功。
柴静这种女性特质,得以最集中展现的一期节目,必然当属《双城的创伤》。节目中,柴静以低沉的、关切的,像是在探望生病的老友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进行访谈。相对应地,这种温暖的提问方式使她取得了孩子的信任,最终,孩子告诉了柴静同学自杀的原因。
柴静:你觉得按照苗苗跟你的描述的话,严重吗,这个事?
小蔡:也不是太严重。
柴静:那是什么这么可怕呢?
小蔡:心理上觉得很可怕。
柴静:苗苗怎么跟你说的?她说的时候哭了么?
小蔡:哭了。
柴静:她觉得这件事情里面,什么最不能忍受、什么让她最痛苦?
小蔡:从聚会的那天起,很多同学骂她……
柴静:说的难听吗?
小蔡:难听。
可以说,在这一段采访中,柴静运用其女性柔美的声音特质,像一位大姐姐在表达对孩子们的关心。在交流中,柴静尽可能压低声音,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使他们感觉到了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又可以迅速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从而从孩子那里得知事实的真相。
在柴静的调查访问中,经常可以看到对采访对象人性的关怀。比如《双城的创伤》这期节目,柴静为哭泣的孩子拭去眼角的泪水,脱掉高跟鞋去追赶孩子,甚至言语中都带着对孩子的怜惜。可以说,在采访中,柴静经常会展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当面对官员、负责人等比较强势的一方时,柴静的提问方式就会比较干净利落、直接切中主题、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而当面对弱势群体进行采访时,柴静就会采用一种婉转的方式,和采访对象拉近距离,获得其信任,并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在柴静的不同栏目中都有所体现,值得进一步探究。
3.1 表演性采访
关于柴静的采访,最大的争议就来自于其某些报道存在表演的痕迹。有的人认为这是主持人的真情流露,值得肯定;也有的人认为柴静是在“装”,而前文提及的《双城的创伤》这期节目,就成为了某些学者和业内人士攻击的对象。比如,柴静在采访当时自杀的女孩苗苗的表弟时,男孩难掩悲痛,哭了起来,柴静为男孩擦起了眼泪。
柴静:别哭了,去洗把脸吧(柴静蹲下身,左手握住男孩的右手,伸出右手去给男孩擦泪)。
柴静:你在心里跟姐姐说过话吗?男孩:说过。
柴静:说什么呢?
男孩:……你好吗?
柴静为孩子擦泪的举动,引发了学界的探讨,再加上在节目最后,柴静手拿高跟鞋追赶孩子的举动,更使柴静被冠以“表演”之嫌。那么,究竟是以事件的旁观者进入采访中好呢?还是以事件的参与者进入采访中好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尽可能保持客观中立与理性,将事件的过程完整展现出来。但不能否定的是,有些事件随着调查的深入,必然会出现一些打动人的情绪点,这个时候记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在镜头中展现出个人色彩很浓的行为或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新闻调查的平实与客观。
3.2 主观色彩代入强烈
关于柴静采访风格的又一质疑,就是其在节目中代入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一点在2015年的调查作品——《穹顶之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片中,柴静直接以自己女儿的病因作为开场,并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我”进行全片的叙述,情感强烈,不免带给观众一种较强的主观色彩。
柴静: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应该是小女孩,因为我觉得她像个童花头,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对她没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
柴静: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了,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部分学者认为,柴静这种强烈的主观意识体现,极大地破坏了新闻作品的客观性,使观众陷入被动接受状态。但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这种采访风格似乎更易于受众接受。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3月1日9:00,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的《穹顶之下》播放数据是:腾讯播放7426万次,乐视播放1063万次,优酷播放1006万次,搜狐播放203万次,爱奇艺109万次,凤凰播放69万次,土豆播放63万次,合计播放9939万次,从前一天2月28日早上10点半开始,该视频正式发布上网,在24小时之内,突破亿次的点击。”笔者认为,在事件的调查和作品的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记者要尽力维持情感宣泄与事件表达客观性的融合,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是一个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的最好表达。
在新闻作品当中,主角理应是所采访的对象,所以,对人物的开掘深度将极大地影响作品的质量。但不容忽视的是,记者获取相关的信息,必须要取得被访对象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敞开心扉。也许,在观看柴静的新闻作品时,会对她产生这样那样的质疑,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在柴静的采访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种种人性的描摹与刻画。可以说,“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深怀文化良知与社会责任,在感性与理性、世俗化与神圣化、功利性与责任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柴静做到了,以其独特的采访风格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因此,她成功了,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辉煌与荣耀。
参考文献:
[1]陈媛媛.“置身事外”抑或“全情投入”[J].现代视听,2013(4).
[2]赵霞.柴静采访风格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3.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简介:程子豪(1989-),男,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舆情、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