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把握新闻客观性

2016-03-02 05:41马英立刘新伟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客观性

马英立 刘新伟 翟 爽



如何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把握新闻客观性

马英立 刘新伟 翟爽

摘 要:保证新闻采访的客观真实性是每一个记者都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民生新闻是每天都在城市百姓生活中上演的身边事。正是因为它贴近生活,因此更容易引发人的切肤之感,甚至与新闻事件本身不相关的群众也会被带入到当事人的情绪中,进行议论和评说。多而杂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会干扰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这便要求采访者具有更强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还原事件真相,有理有据地把最真实的新闻事件呈现在观众面前。

关键词:电视采访;民生新闻;客观性

与其他媒体的采访相比,电视采访具有更强的现场感,画面感,采访者的每一个问题、语气甚至眼神,都有可能左右着受访者的情绪,从而影响着新闻的客观性。

1 个人情绪与民生新闻的客观性

广义上说,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但在内容上,民生新闻更倾向于关注和关心市民的生存空间,以及生活状态。它是面向广大普通市民,关心市民生活和生计的新闻。从民生新闻的内容深度来说,它可以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大事件,也可以是让市民一笑而过的小事。

民生新闻紧紧围绕市民百姓,新闻采访者也是市民中的一员,不可能也做不到完全置身事外。站在观众的角度,老百姓更爱看到的是和他们一样平凡普通,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新闻记者,而不是一个不带任何情绪,在摄像机前侃侃而谈的记者形象。

民生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目前,尚未有任何专家学者或是科学调查研究显示,新闻采访者的个人情绪一定会影响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当然,个人情绪的带入也是相对的,因此才有了“感性采访”的说法。

就民生新闻而言,采访者的个人情绪要张弛有度,这个“度”,便是把握新闻采访客观性的关键。

2 把握民生新闻客观性的前提

客观的前提是真实,客观虽然是相对的,但真实却是绝对的,因为任何新闻事件的真相只有一个。民生新闻的普通化,大众化的特点,往往会令一则新闻事件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需要采集的资料相对较多,整理和提取资料的工作量较大。

2.1 “如实”与“真实”的区别

记者的首要职责是对新闻事件的如实报道,这不难做到,即一件事情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最直接的原本面貌。以当下流行的电话、电信诈骗为例,受害者损失金额巨大,记者去采访,听受害人讲述事件经过。即便在当时的采访环境和条件下,只能听取受害人一家之言,记者也要如实报道。这便是新闻采访“客观性”的一方面。另外,“如实”报道不等于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如实”不一定代表“真实”。还是以电话电信诈骗为例,记者在对受害人进行初次采访后,也许会对事件有后续的跟踪报道,通过深入的走访调查,获取更多信息资料。这个过程,便是还原新闻事件真相的过程。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排除有这种情况出现:先前受害者所讲的和“真相”之间有出入,也许受害人损失的金额并不是被骗的,而是另有隐情等。那么记者便要结合整个采访调查的过程,通过整理各方资料和信息,把新闻事件的真相真实地呈现给观众。

“如实”报道指的是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去深究,记者的如实报道不见得非要透彻全面。

而真相则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的,这同样是记者的职责。深入群众,走访调查,采访新闻当事人,真实还原事件的始末缘由,来龙去脉。这便是新闻采访“真实”报道的客观性,体现了记者“敢于揭发”的品质。

2.2 提问的艺术

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很多时候,它是采访的主要环节,记者的提问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更反映了一个记者的职业修养。

首先,提问可以引导,但不能煽动。如果在事实真相非常明显的情况下,而当事人却刻意隐瞒拒不承认,记者则可以用“真的吗?”“是吗?”这种带有启发式的相对中性的提问方式,目的不是逼迫当事人承认,而是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记者不是判官,不一定非要就一件事情论个是非黑白,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而言,可以点到为止,因为在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其次,借助眼神和语气,让提问更亲民。很多情况下,记者所能采集到的资料是有限的,不足的,需要受访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礼貌亲切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会快速拉近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采访进行得更顺利。很多时候记者会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而受访者则是“倾诉者”,只有足够的信任,受访者才会愿意说,主动说。

3 结语

民生是老百姓生活里的琐事平常事,民生新闻的采访与报道就是说出老百姓的话,讲出老百姓的事,生活是现实的有感情的,因此,民生新闻的采访也应该是有人情味的。电视新闻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恪尽职守还是懈怠敷衍,观众都看得见。只有发自内心地真诚地想百姓之所想,民生新闻的采访才能客观真实,且不失情谊。

参考文献:

[1]张宝坤.漫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把握[J].今传媒(学术版),2014(2).

[2]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才智,2012(17).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客观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自媒体视阈下公民新闻客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