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红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刘玉红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空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关键点逐渐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就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好的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更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同校外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实现双赢。但是就当前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就此展开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工学结合模式 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社会前沿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学校的主导下,通过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工学实践阶段,高职院校通过派遣专门跟踪指导的教师,帮助学生在企业实践培养中更加充分的展现自身才华,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升未来就业竞争优势。但同时,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对传统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致使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瓶颈有待完善。加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与对策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管理机制不健全
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更多的仍然停留在档案管理和身份管理方面,多余重视管理、轻视服务,重视绩效考核、轻视过程考核,重视校内人员身份管理、忽视校外工学结合服务人员岗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1]。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在工学结合模式应用中,过于强调一线教学人员的管理工作,后勤辅助人员管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仍然存在缺陷。
2.聘用机制不灵活
工学结合模式应用中,首先关注的一点就是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开发,需要聘请更多具备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业务骨干参与其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实训指导工作,同时还需要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工学结合的服务工作中。故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完善的工学结合人事聘用制度,确保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过于僵化,并未建立真正的校企合作人事聘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学结合的具体落实情况[2]。
3.激励机制成效不高
当前有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层次十分模糊,存在断层现象,加之激励方式过于单一,激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激励机制未能起到预期成效。最主要的表现在高职院校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考核,忽视教学质量考核,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尤为典型,很多高职院校在激励工作开展中主要是针对教学工作人员激励,对于教学辅助人员的激励重视程度不高,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到工学结合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
1.树立工学结合的人事管理理念
工学结合主体多元化和岗位多样化等特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充分调动起工学结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确保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工作质量。其次,树立开放共享的理念,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是企业员工均各有所属,只要是为企业或者学校提供服务即可。最后,树立动态优化理念,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不同教师和不同企业员工自身能力存在一定差异,相应的不同课程对于企业员工的要求也会存在明显的不同,这就需要根据工学结合实际需要,吸收更多优秀的骨干精英融入工学结合队伍中,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2.建立工学结合的柔性聘用机制
建立工学结合的柔性聘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强化岗位管理意识。根据工学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改变以往重学历、轻能力的问题,采用岗位聘任机制。与此同时,还应该适当的增加多个岗位,以此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通过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人事管理制度,打破传统编制人事管理模式,寻求更为合理的校企合作管理新思路[4]。
3.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首先应该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改变传统考核评级方法,在重视学校对工学结合实施过程的考核评价同时,还应该提高企业对工学结合人员的考核评价,吸纳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共同参与到工学结合考核评价中,促使评价更加合理。此外,还应该实现考核对象多元化,不仅仅要对工学结合教学人员评价考核予以高度重视,还应该提高对教辅人员的评价考核,促使考核更加全面、合理。此外,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选择合理的激励制度,根据不同激励对象选择而不同的激励方法,在给予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配合精神激励,以此来调动工学结合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迎合时代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实现双赢。
[1] 李国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11,07(4):55-57.
[2] 刘贝.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瓶颈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5,32(7):226-226.
[3] 张铭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3,22(27):218-219.
[4] 于淼.工学结合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23):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