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蓉(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中职学生写作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
张 蓉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学习倦怠特别是语文学习中的写作倦怠现象,在中职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中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倦怠现象做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总结相应的对策,旨在解决中职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难题。
中职学生;写作倦怠;对策
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目前在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概念。国外学者多引用美国临床心理医生Freuberger和Maslach的成果,借鉴其在“职业倦怠”中下的定义——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其产生的原因是较长时间来自学校课程等方面的压力。
国内学者所下定义也不尽相同,台湾学者对学习倦怠的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衰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杨丽娴等学者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已而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对当今中职学生而言,学习仍然应该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但当今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原因,学习甚至成为一些中职学生厌倦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和行为,类似逃课、沉迷网络游戏、考试作弊、荒废学业等现象屡屡发生。学习倦怠成为当代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中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也日益引起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更是被学生忽略,而写作教学,又是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感到最疲于应对的课程。笔者结合以上概念,认为写作倦怠是学生面临写作时感到厌烦,没有兴趣又缺乏动力,久而久之便形成消极对待的一种写作状态。
中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普遍,中考的失败,对前途的未知,专业学习与基础课学习交错进行的压力,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或者加重这种倦怠现象。在写作课堂的表现上,基本能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心抵抗写作课
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欠缺,让中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比较低落,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而写作课这种需要付出大量脑力劳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课程,对他们来说更是打心底就不愿意面对,每次提到写作,台下总是一片唉声叹气。内心的抵抗还表现为心理上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的意思是,当你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久、过度,你的心理感受就可能从开始的新鲜、好奇、愉快,变成了厌烦、反抗。中职高考作文一共60分,要求学生大致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种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已经算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已经超出了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特别是在没有专项训练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只能草草应付了事。
2.作文情感空洞,错别字层出不穷
学生阅历浅,见识有限,对生活本身缺乏思考,致使学生面对事物的时候,无法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加之现在的学生接受图像的机会比接触文字的机会多得多,大量电子产品的介入,使得文本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图像的接受程度本身就会高于对文字的处理速度,但是面对图片,很大一个弊端是抑制了人的想象力,大大缩小了人类的想象空间,而随之失去的,正是本应该伴随文字理解而来的大量情感表达。由于大量的图片刺激,使得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都变得有限,加之日常生活中缺乏观察力,不愿意动脑动手,使得写作课上写出来的文章大都情感空洞,无病呻吟。
3.作文课堂死气沉沉
学生不爱“写”,也不爱“听”。写作课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感受空洞,课堂气氛不活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无法真正参与进来,作文课无论是写作前的指导还是写作后的讲评,都没有扎实的根基,最终都沦为教师一厢情愿地讲解,学生能接收到的信息实际上很少,能把教师讲解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的更是少之又少。
面对如此难堪的写作课程,中职写作教学切忌不能走高中写作教学的路子,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走一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之路。根据笔者多年的高考辅导经验,认为以下对策对于解决中职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倦怠现象有所帮助。
1.从简单写作入手,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根据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立教学目标,中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显然不能与同一年龄和学龄段的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如果按照所谓的中学生的标准而不做修改,学生“跳一跳”是永远摘不到桃子的,长期下去这将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写作训练进入恶性循环。中职学生写作作为整个语文学习的难点,在安排写作训练时,从诸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简单的片段描写入手,篇幅短,字数要求较低,从“任务教学法”的角度入手,设置适合中职学生难度的任务,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同时也利于增进师生感情。特别是在写作课初始阶段,切忌不能扔一个题目给学生胡乱作文一篇就草草收场,给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桃子”,让他们从最初就能克服对写作的恐惧。
2.从培养感情入手,让学生有感而发
学生写作倦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感缺乏、生活阅历浅、不善于观察、情感不丰富、没有情感体验,作文终究会沦为简单的辞藻堆砌。通过平常的语文课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情感。例如,组织集体对抗赛,通过竞赛体会团队合作在竞争中的作用,同时把同学间的合作之情传递给学生。通过布置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例如,完成家庭问卷调查,了解父母成长经历等,培养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情感。通过组织教师节感恩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尊师重道的情感。只有情感丰富了,作文才能变得有血有肉。培养和丰富情感体验的手段很多,笔者认为尽量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情感。
3.从日常积累素材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缺乏是写作倦怠的拦路虎。中职学生的阅读量小,阅读习惯差,平时基本没有课外阅读,这使得学生在素材积累上几乎为空白。而素材的积累,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靠临时抱佛脚解决不了问题,日常积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更能使素材的积累成为一项难度相对较低的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我会要求班里的学生在开学初就准备摘抄本,一日一词、一日一句的积累,使得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的习惯,更使得这些素材能逐渐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长期以来就能在作文中自如地运用这些素材,让无话可写变成文思泉涌。
4.从加强作文评讲入手,巩固写作成果
中职语文课时安排较紧张,写作时间更是有限,讲评时间就更加捉襟见肘了。但是笔者认为,提高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作文讲评。由于语文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普遍反应写作课基本就是应付老师,写完就算完成任务,教师也没有时间细致讲评。这种舍本逐末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推进。加强作文讲评,应该采取多讲评、细讲评,集体讲评和当面批改相结合的方式,作文评讲能巩固每一次写作的成果,每一次讲评不仅是对文章的修改,更是对学生写作成果的肯定,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下一次写作中。
5.与生同作,教学相长
“与生同作”即与学生同时、同题、同要求写作。与生同作,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写作时的心态,讲评作文时,教师满怀激情地朗读自己的文章,对学生写作热情的提高颇为有效。
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写作教学,是难点更是挑战。解决了写作难题,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让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将能更好地解决写作倦怠带来的一系列学习难题。
[1](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龚芸.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0.
[3]王学东.让作文教学更有效:王学东写作教学手记(名师工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4]杨泉良.新理念写作教学论(语文课程原理与教师专业成长丛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5]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4-57.
·编辑 王亚青
张蓉(1981—),女,湖南湘潭人,文学硕士,现为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