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研究
刘心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然而,我国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很少。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上很难得到提高。对此,结合河南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现状,探析提高教学评价有效性的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课程体系之一,公共基础课与其他实训实习课、专业理论课被并列为教学的三大板块。以其中公共基础课为例,其开展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如何保证公共基础课有效开展,便要依托于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因此,立足于现行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现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进行调查过程中主要选取河南省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分别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具体调查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教学评价准备阶段角度
教学评价准备是判断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在该阶段调研中,主要以组织人员准备与方案准备两方面为出发点,其中在组织人员准备上,可发现大多院校目前由教务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等构成评价机构,但通过问卷结果显示,这些评价人员在实际评价活动中极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忽视了适时调控评价人员的心理工作,这样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具备较高的透明度,而且评价结果局限在少数人的意见中。而在方案准备方面,通常需将评价的目的、标准、范围以及方法等融入方案中。但大多中职院校在评价方案制订上极为简单,很多方案内容多局限在口头上,且缺少较为完善的评价标准。
2.从教学评价实施阶段角度
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主要体现在评价信息收集与分析方面。其中关于评价信息收集,实际开展中并不要求将所有教学活动信息都进行收集,只需结合教学评价标准有计划地收集价值信息即可。但中职学校在该方面工作上往往过于盲目收集或忽视信息收集,导致信息价值较低。而且评价方式上侧重于总结性评价,如诊断性评价或自我评价极为缺失,与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实质目标相背离。另外,在分析教学评价方面,要求对收集的信息做好归类、审核以及建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定量或定性方式对信息评价。然而中职院校中评价工作的开展多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直接采取问卷调查以完成信息统计与评价工作。这种方式可使评价效率得以提升,但缺少具体的审核,很难得到真实的评价结果。
3.从教学评价结果阶段角度
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并不能局限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需做好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反馈。其中在评估方面,很少有学校将评估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使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评价结果反馈主要指将结果向学校领导或相关教务部门进行反映,以此为教学决策提供参考。但可发现评价结果在反馈中更侧重于书面报告方式,且在反馈中多强调以批评指正的话语为主,难以达到评价结果反馈的实质目标。
1.评价理念的完善
在评价理念方面,要求将“以学论教”理念融入其中,为教师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指引。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应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中学校应避免出现完全否定教师教学成果的现象,应结合评价结果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
2.评价过程的完善
对于评价过程,其最基本的内容便为客观性,防止评价过程完全流于形式。评价中要求中职院校结合公共基础课开展的实际现状,制定相应的评价规章制度,并保证规章制度在落实中做好评价人员心理情况的分析,避免评价人员存在心理障碍问题。
3.评价方式的完善
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制约教学评价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评价方式在完善中应注意改变传统单纯局限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可结合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要求,引入诊断性或形成性评价。结合不同评价主体也可选择采取他人或自我评价的方式。事实上,现代教学评价方式具有极多的类型,学校应综合考虑公共基础课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合理选择评价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中职公共基础课顺利开展的障碍。实际教学评价中应从评价理念、评价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促进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黄薇.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评价现状调研报告[J].考试周刊,2013(03):186-189.
[2]谢传宏.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注:本文系201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编号:ZJC15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