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军
抓“标”务“本” 让语用课堂不再雾里看花
陈献军
语文教学必须切切实实抓“标”务“本”,做到教学目标心中有数。还要与“新课标”理念及各学段相关目标要求结合起来,做到学段目标心中有数。并以是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为不同文本“语用”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做到语用课堂目中有人,使“语用”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
文本;教学目标;语用
纵观目前课堂,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仍然跳不出把主要精力花在理解课文内容层面的教学窠臼,即使有了关注“语用”的意识,也往往不知该如何实施或存在着诸多误区。最为典型的是简单地认为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就算是落实“语用”理念的课堂了。这说明,接受和认同语文新课程理念只是落实的前提,落实的真正难点是能够让理念对接现实,对接课堂,从而使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真正发生改变,摆脱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实困境。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切切实实抓“标”(即“课标”)务“本”(即“课本,文本,生本”),不仅仅注重“语用”教学的“语境性”“实践性”特征,还要与“新课标”理念及各学段相关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体现“语用”教学的“课程化”,并以是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作为不同文本“语用”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使“语用”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并真正为学生所接受,让语用课堂不再雾里看花。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它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它提出了科学的教学理念,规定了教的内容和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目标。课程标准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此,教师须对课程标准进行认真解读与细化,对各学段目标与内容烂熟于胸,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当,得心应手。
事实上,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一直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忽左忽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已经明确制订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学段阶段目标,它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
例如: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则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了“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逐步提出了“推想词意”“体会表达效果”的目标要求,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总目标。
再如“朗读”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粗略地看,这3个表述几乎是一样的,但仔细比较,正是这种表述上的细微差别,让我们明确了不同学段朗读要求上的差别:第一学段是“学习用”,要求较低,它强调的是在老师的指导、示范下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了学习的过程。第二学段是“用”,它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实践的过程,并要求形成用普通话朗读的习惯。这一学段教师要适当放手,逐步加大“用”的比例,引导学生在读中“用”,在“用”中学,努力做到以用促读,以用促学,既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朗读基本功,又要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三学段是“能用”,它强调的是能力上的达成度,通过前面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具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朗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是理解课文最有效的途径。翻看我们的教材就会发现,一至六年级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有“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默读课文”的要求,从中不难看出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要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抓住“课标”这个“牛鼻子”,为构建有效、高效的语用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当拿到一本教科书,都应该特别注意这本教科书所在的学段和册数。我们在把握学段教学核心目标的同时,必须研究哪些是本学段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前一学段的发展与深化。具体到这一册教科书,又安排了哪些稍微具体的目标与内容,这些目标和内容在单元之间又有哪些前后联系。
例如,四年级上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别加强了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泡泡语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的发现”在范围上有所扩展:如在读写方法上,语文园地——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语文园地七提出要“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语文园地二指出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语文园地六告诉学生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对整册教材深入研究后,我们将教学目标从识字写字、听、说、读、写、实践6个方面循序安排,在整册教学过程中,以这些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统筹安排,实现语用目标的循序渐进。
识字写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会写2000个汉字;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会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听: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不同意见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说: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写:留心周围事物,尝试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实践: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它们本来是一篇篇“文章”,如果不受语文学科的制约,可以学习的内容简直是包罗万象。但是,文章一旦被编进教科书成了“课文”,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材料,那么,语文所需要的只是其中与自己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一个“面”。这个“面”是什么?以前比较模糊,现在已经明确,那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备课中,我们从哪些地方寻找“语用”信息呢?
教科书中的单元导读、课与课之间的连接语、课后思考、交流平台、“我的发现”等,这些内容的作用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提示或限制课文应该“教什么”的内容,一类是直接指出要教的内容。其中,对确定课文“语用”教学内容作用最大的是单元导读与课后的思考练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根据这些提示来确定课文“语用”教学内容的时候,既要充分尊重教科书编者的意图,也要有所发挥与发展,在充分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适度超越——向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向超越。
如“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安排在第二单元“观察和发现”这组教材中,是《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后的第一篇白话阅读文本,之后还编排了精读课文《蟋蟀的住宅》,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叶老先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而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又按“脚的样子”“怎么爬”以及“脚的变化”每段1个主题,分3段进行了细致、精准地描写。在每个主题中又渗透观察方法,如“今年我注意了”中的“注意”,“如果你仔细看”中的“仔细”,还有最后一段的“不几天”“后来”“逐渐”这些词语,都在传递作者的观察方法,告诉孩子们观察要专注、要仔细、要长时间,这样方能了解事物的秘妙。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通过互文对照、动作模仿、词语辨析等形式让学生体悟叶老用词的精准和妥帖。课堂上采用朗读、对比、替换等方法,把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海洋中,通过涵咏、体悟、辨析文章中的词语、句子,让学生去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积累精彩的语段,并通过角色换位,试着用第一人称写一写爬山虎脚的一个主题。在换人称的改写中实现语言的学习、运用、积累,学会表达,实现在语言学习中滋养言语生命,努力体现以“语用”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关注单元的语用能力培养,在教学结束后,根据本课课后的泡泡内容提示,笔者布置了一个观察日记的作业,引导学生回家生豆芽,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再写成观察日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六七天连续、细致地观察,学生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观察日记。在观察豆芽生长变化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细致观察、长期观察的能力。在单元习作教学中,就放手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事物观察,注意有什么新发现,此时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已经能得心应手地完成单元习作了,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表达通顺连贯,不乏精彩之处。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时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每节课都或多或少有“语用”训练的痕迹,或模仿句式写话,或学习典型结构段落写法,或学习独特描写方法,从而造成有训练点的理所当然要训练,没有训练点的也非得掘文三尺设计一些训练点的现象。导致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学情特点盲目训练,这样,最好的“语用”训练点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训练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丰富思想的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在确定训练点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为学生量体裁衣,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同步律动的至换机制,找到富有价值的训练点,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发挥每个语用的最大效能。教师要倾听学生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
语文教学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在这种情境与氛围里,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用的训练和语感体验的转移、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社会的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杨 迪)
G623.2
A
1671-0568(2016)24-0031-03
陈献军,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