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峰
【摘要】看齐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员修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党的团结统一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有效发挥。
向党中央看齐,就是要向党的政治属性看齐,向党的思想理念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倡导的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原则看齐。
【关键词】看齐意识 思想修养 内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看齐意识,实质上就是指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把服从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思想修养。毛泽东曾经讲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刘少奇明确提出,“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向党中央看齐,这样才能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如何做到看齐,关键在于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就等于点破了如何看齐这个主题的基本内涵。至于具体的看齐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要向党的政治属性看齐,向党的思想理念看齐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是为了解放全世界无产者,实现共产主义。“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客观地讲,只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才能担负得起这样的历史使命。之所以这么说,根本原因就在于共产党本身具有与其他性质政党完全不同的特殊属性。这一点,从共产党鲜明突出的阶级性、先进性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鲜明的阶级性使得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与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其次,共产党代表着最坚决、最彻底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力量,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其先进性不仅表现在组织成员的先进,也表现在“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毫无疑问,这个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武器,也是“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判断标准,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的共产党组织的政治活动与其他性质政党形成了根本区别。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这个党是一个拥有无产阶级纲领和策略的党。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领导无产阶级斗争、捍卫无产阶级利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理论科学地规定了党的政治属性,每一位党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政治定位,在政治上清晰定位,准确理解认识党的属性,才能更积极、更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
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充分吸收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括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尤其是多次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进行深入系统阐释,明确了责任主体、重点内容、关键举措,指明了党的建设新阶段的新任务,使严肃党内生活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新常态,标志着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进入了从严治理的新阶段。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党员干部主动学习党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装自己,以看齐的精神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才能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行动的自觉性。总之,向党的思想理念看齐,就是要在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形成具有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明确的立场、观点、态度。
要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倡导的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原则看齐
党的路线是党的道路的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的路线保驾护航下走出来的,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决定了党的发展前进方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推动我们国家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把握和执行,需要战略定力,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也需要具有战略定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没有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无法熟悉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而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就更无从谈起。在遇到困难、抵御压力和风险的时候,更易于出现犹豫、彷徨,从而无法做出既高瞻远瞩,又符合实际的科学决策。战略定力来自于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也来自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不仅从认识上看齐,也要在行动上看齐。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需要把中央精神转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转化到推动具体工作部门、工作单位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中去,为破解发展难点、解决发展难题提供依据。
在党的建设事业中,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的保证。在战争年代,“革命坚决、斗争勇敢”是共产党员必须具有的宝贵品质。新时期,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准则应该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从实质上阐明了党员干部加强修养、安身固本的“三要素”,是新阶段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三要求”。在党性修养方面讲看齐,就是要抓住这三方面,深入落实下去。对党忠诚,就是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时时刻刻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个人干净,关键要有底线思维,要有道德定力。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树立底线思维并紧紧把握住,是保持个人干净的关键。敢于担当,指的是要有担当精神。担当是一个共产党员干工作、干事业的基本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担子很重,需要有勇有谋、无私无畏的干部站出来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这里讲的担当,不是简单的敢于担责、敢于碰硬、敢于作为,而是一种在科学执政意识指导下的新担当观。这种担当观是担当精神、政治勇气与执政意识相统一的观念,是党的进取意识在新阶段、新条件下的反映。这种担当体现的是创新与守责的协作,有为与有位的一致。
落实看齐意识,要扎实而不作秀,规范而不走样
中央强调看齐意识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大创新,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强调看齐意识,从中央开始以身作则,以促进全党响应;从中央开始率先垂范,以推动全党统一行动。中央的标杆效应建立之后,才能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谋求长效、实效、高效,要通过制度、作风等建设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扎实而不作秀。向党中央看齐,不只是上行下效地向党中央表态、跟随党中央的政策,而是要营造看齐的政治氛围、政治生态,通过思想引导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路径,使看齐达到自觉、约束、实操的统一。以前很多在落实中央精神上采取的“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逢场作戏式“秀场”,仅仅是出镜表态,而没有进行实实在在的落实治理。因此,要想取得实效,就要动一点“真格的”。要在加强规范、引导、管理与监督环节上做出真东西来。这就要把看齐作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来看待,同时要按照工作环节来加以督促检查管理。只有把看齐赋予责任化,并落实到工作环节中,才会形成不作秀的客观制约;也只有把看齐意识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看齐氛围与看齐规矩。
二是规范而不走样。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是要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个过程中,看齐不能随着层级的变化,标准要求在管理程度上逐级递减。看齐不仅要做到第一点提到的制度化要求,而且要在制度化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规范,用“四个自觉”来规范保证看齐的效果,通过规范看齐的方式方法、内容要求,实现高效看齐,也就是用常态化、标准化、系统化保证看齐要求的不走样、不衰减、不变形。
三是管用而不空谈。向党中央看齐,不仅要有制度建设做保障,还必须体现出实际的价值和运行效果。向党中央看齐必须实现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同向发力,在强调看齐的同时,要研究看齐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载体最有效、最直接解决问题,最有利于联系群众、争取群众支持。只有普遍认识到管用,才能在干部群众中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四是持久而不刮风。我们一些政策措施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出现过刮风现象。一些政策措施刚实施时风风火火,上上下下各级组织学习,谈体会、谈落实,而此风一过,则难以再觅踪影。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向党看齐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说说而已的小事,而是党内重大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静气、要有耐心、要有定力、要有战略,才能把看齐坚持下去,实现一贯化、长效化。
(作者为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③《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4年1月14日。
⑤《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新华网,2014年1月22日。
责编/杨鹏峰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