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飚
一不留神,就迈入了中年教师的行列。突然之间,发现自己没有了奋斗的目标:高级职称、市级三手、综合荣誉……能争取的均已实现,高大上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特别是在个人专业发展上,无疑已步入了瓶颈期,向上的空间不大。于是乎,感觉茫茫然,不知路在何方。
其实,不仅是我,大多数中年教师都面临着如何走出“高原期”,获得进一步发展和超越的困惑。另外,学校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是青年教师。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中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他们不仅要承担当师傅的任务,而且自身也要进一步发展。如何让中年教师走出“高原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超越?笔者认为,只有让中年教师也“忙”起来,才能找到发展的春天。
从教师自身来看,首先要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要从书本中学,与书交朋友。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从这扇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已知是那么有限,自己还是一名“新教师”。要从实践中学,参加集体备课,参加听课评课,在与同事的交流碰撞中得到启发,获得进步,提升自我。其次,要让反思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对于教师而言,有思想才有尊严,有思想才有魅力,有思想才有价值。
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要帮助中年教师制订成长规划。中年教师最怕的就是进取精神的消退,少了激情,少了追求,少了自我超越,渐渐地安于现状。此时,有必要帮助其制订成长规划,让每一位中年教师重新树立奋斗目标,在朝着目标前行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享受成长的幸福。
其次,为中年教师提供成长舞台。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评课、赛课、基本功大赛,还是专业发展展示、汇报、研讨,都冠之以“青年教师”之名,连论文征集与比赛,也规定35岁以下的教师参加。久而久之,中年教师逐步被边缘化了,他们只是指导者而不是比赛者、展示者,只是鼓掌者而不是深度的参与者、研讨者。所以,学校要有勇气和决心把中年教师也推到试验课、研究课、比赛课的第一线去,让中年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在与同事的交流碰撞中得到启发,获得长足的进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让中年教师在与青年教师的互动中实现“师徒相长”。
最后,引导中年教师提炼教学思想。如果一名教师工作了一辈子,留给自己的除了一摞备课本,再无其他积累,这样的教育生命显然是不充分的,日子也一定是在平凡而又平庸、毫无激情的状态下度过。作为学校,要引导中年教师将工作重心进行转移,让其既述又著,勤于反思,将工作中的点滴感悟及时记录下来,总结成功的经验,剖析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不管是对于学校还是自己,这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