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树+孙曙+张磊
《今日教育》:肖主任,您好。2012年10月,沙坪坝区在重庆市率先出台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三年来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
肖长树:我们在制定“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时,提出了“3+2”分步实施策略,前3年是全面达标阶段,后2年是巩固提高阶段。应该说,经过三年的实践已经基本实现了“规范课堂”的目标。具体来讲,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是全区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沙区提出“学本式卓越课堂”之初,不少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疑虑,有的甚至存在观望态度和排斥心理。随着探索性实践的推进,逐步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怀疑“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了,“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慢慢深入了人心,并体现在干部教师的行为上了。回想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但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基本做到了。
二是“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和策略是卓有成效的。实际上,沙区推进的卓越课堂行动是以教学转型为中心的课程改革。三年来,我们把卓越课堂行动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重大举措,坚持“学本”立场,系统实施干部教师课程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行一体化推进工程、学习共同体建设工程、课程资源开发工程、教学管理与评价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圆满完成卓越课堂五年行动阶段目标。我认为,这五大举措是区域推进课堂变革的强有力举措。否则,在少数学校、个别学科实现教学转型也许能够达成目标,但如此全域覆盖的课堂重建则不可能。
三是“卓越课堂”行动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最近,我看到“区域性构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2012年前测与2015年后测数据比对显示,我区教师队伍的均衡性和优质度都有所提升。以2015年全国“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为例,我区有67节获市级特等奖,占比20.2%;105节课获市级一等奖,占比11.6%,充分说明“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三年来,沙区在重庆市对各区(县)的教育综合质量考核中连续取得重庆市主城区第一;区教委连续获得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全区高考重本上线2013、2014连续两年以30%的增幅攀升,2015再增长5个百分点。尤其是师生在课堂上焕发出来的生命活力,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今日教育》:任何改革都离不开观念转变。在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校长、教师观念转变难、行动迟滞的问题,那么沙区又是如何促进干部教师转变观念的呢?
肖长树:我国新课改从2001年算起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很难在课堂层面扎下根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广大干部教师的基本观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一事实启示我们,区域推进深度课改,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我们的基本做法,可以概括为充分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培训的引领作用,让高端培训不断撞击固有观念和定势思维。2012年,全区“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刚刚启动,我们就立即开办了“卓越课堂大讲堂”,启动了密集的高端培训。三年来,我们举办了近百个专题培训班,从全国各地(包括港台)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课改先行学校请来不下300人次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校长讲学,介绍课改经验。这还不包括各中小学自行邀请到校的专家数。这个数量可以说比过去十年还要多。与此同时,我们还分批次把校长、书记、教研员们送到全国各地课改名校和研修机构参观访学,并积极创造机会赴海外研修。在我们看来,试图靠三五场学术报告就转变干部教师观念是根本不可能的,偶尔仰望一下“星空”的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让“北斗星”持续照亮着前行的路,才不会迷失方向。
二是充分发挥教研的攻关作用,用行动研究破解行动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我认为:培训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对课改方向的认同感,使干部教师大致知道课改应该朝哪些方面去努力,但仍然不能直接教给人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究竟怎么去做。一旦进入课改的具体情境,人们依然会面临大量问题。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课改极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研的作用不可或缺。我们的做法是,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以两个“龙头课题”统领一个“庞大的课题群”,纲举目张地协同破解课改中大大小小的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就前进一小步,解决一个大问题就前进一大步。两个“龙头课题”分别是“区域性构建中小学 ‘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实践研究”和“学本课程建设的区域性行动研究”,所谓“庞大的课题群”是指聚焦于课改的数百个区级规划课题和千余个教师成长课题,全区中小学干部教师几乎全部参与其中。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泛泛的行动所带来的头绪不清和任务不明,让干部教师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富有实效的行动,并因此获得持续前行的力量。
三是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用过程性评估激发课堂变革的持久动力。我们把卓越课堂行动专项工作纳入学校内涵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提高了学校对卓课堂行动的重视程度。教师进修学院牵头构建了一套“通用标准+学科标准”的学本课堂评价体系,它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学科,具有本土化、创新性特质,发挥了很好的导向、矫正、反馈作用。我们成立了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积极配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不断改进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比如组织学期卓越课堂绩效评估,点对点反馈评价意见;组织学年学业质量抽测,力促学生互学、展学提质。此外,我们还通过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绿色”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学本课堂行动的校本自觉。
《今日教育》:正像您前面所说的,在少数学校、个别学科实现教学转型也许并不太难,但要像沙区这样如此大面积推行“学本式卓越课堂”谈何容易。除了上述举措之外,你们还有没有什么“撒手锏”呢?
肖长树:“撒手锏”说不上,但我们确实还有几条比较过硬的措施。
一是构建模式,引导行为。谈到如何改进课堂,不少人喜欢讲“无招胜有招”,但我想强调的是,这里讲的“无招”并不是什么招数都没有、都不需要的意思,只有生发于“有招”基础上的“无招”才有意义。因此,全区提出了开放包容的“先学后教,互助展评”基本模式,并建立了“四维三学”的课堂评价通用标准,“四维”是指目标、过程、效果、特色4个维度,“三学”是指自学、互学、展学3种基本学习形式,以此来规范全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当基本模式得到广泛、长期的熟练运用之后,它的“形”渐渐淡化,它的“神”愈来愈鲜明。这大概就是区域推进教学转型的一条辩证法吧。当然,我们也鼓励有条件的区级各学科、各中小学根据该基本模式,探索创生百花齐放的学科、学校教学模式。
二是捆绑发展,互助合作。我们组建了13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校际行动共同体,采取捆绑评价的方式引导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和研修共进。随着校际行动共同体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学校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打破了,代之以良性互动的校际关系,并逐渐形成一种新型合作文化。最近,我们又先后组建了七大小学教育集团和四个中学“学区共同体”,这种区域帮扶互助发展机制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区域性推进。
三是教学展评,人人过关。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是师资力量的普遍提高。为了使全体教师上课能达到“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标准,我们在全区建立了“三年一贯”的教学展评活动。2013年9月至12月举行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杯”学科赛课,全区校级赛课2215节,校际共同体赛课743节,区级赛课354节,在沙区教育史上创造了时间跨度最长、参赛学科最齐、参与学校最全、参加人次最多、观课频率最高五个“最”。2014年9月至12月举行首批次为期4个月的“学本课堂”过关课展评考核活动,共有1317名教师接受课堂过关考核,区教委随机抽取35%的教师(约471名教师)参加了共计36个科次的区级现场过关课展评考核。2015年针对语、数、外学科的公开课展评活动,全区近2500名教师报名参加了“大练兵”。我们随机抽取的从小学到高中270多名教师在13个场地参加区级展评课。通过一轮一轮“课堂大练兵”和“过关课”全员考核,全区不再有一名教师置身事外。其过程是艰苦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是因为本着对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宗旨,我们才痛下决心,自己狠逼了自己一把!我们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往往出现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
《今日教育》:距离“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完成仅剩两年时间,你们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实现“卓越课堂”的目标?
肖长树:今后两年,将是我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巩固提高阶段,我们将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新政,从以下三大方面着力,顺利完成全区“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一是进一步健全课程改革长效机制。“机制一活,全盘皆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于课程改革、以校为本的相关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具体而言,一是要优化区域内各级课改管理组织机构,尤其是鼓励学校根据课改要求优化治理机构;二是要优化课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师生追求卓越;三是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力求各项顶层设计顺利落地;四是要实现课改管理手段现代化,提升课改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程度。“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将以“云”平台为依托,围绕“城域网应用建设”,完善“一馆 + 四库”(一馆即数字图书馆,四库即资源库、试题库、视频库、图片库)体系。坚持以赛促用,积极开展各种师生竞赛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深度融合,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天堂。
三是进一步加大研修文化转型力度。我们将进一步要求研修机构将工作重心下移到校,构建教研人员在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深度参与、深入调研与深层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切实的教改实验项目和扎实的课程建设成果引导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的专业引领工作新常态。积极探索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研修模式,促进教师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专业发展。以研修为基础和引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建设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的校长队伍。
我认为,“卓越课堂”的追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未来两年甚至更长时期,沙坪坝区将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继续坚持以教学转型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加强区域课程建设,深入推进课堂优质化、教师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发展,持续培育区域教育“以学为本”提高质量、“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新生态,为早日建成重庆乃至全国现代化教育强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