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

2016-03-01 06:18
时代名流 2016年1期
关键词:昭通市昭通灾区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昭通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给昭通带来了重大损失,在无情的灾难面前,昭通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族群众群策群力,各界人士爱撒乌蒙。至此,乌蒙人重拾信心,以坚定不移、破釜沉舟的勇气重建美丽家园。

2014年8月3日,昭通市北京时间16时30分,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这是云南省14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也是滇东北40年来最大的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供排水、供电等市政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农牧业、工矿企业部分受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威胁。

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同时抓紧了解灾情,组织群众避险,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加强余震监测预报,密切防范次生灾害发生。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鲁甸“8.03”地震灾区视察,他强调,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

灾情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人员,要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要保障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和通讯畅通,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同时,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2014年8月4日一早,李克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飞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并于4日下午在震中龙头山镇的中学操场帐篷里召开现场会上,对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六项部署:一是抓紧黄金救援期的生命搜救;二是抓紧救治伤员,做好灾区卫生防疫;三是抓紧解决好受灾群众 的饮水、吃饭和居住问题;四是抓紧抢通保通生命通道,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五是抓紧落实对受灾群众的救助政策,做好恢复重建准备工作;六是要突出抗震救灾由地方统一指挥。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关怀下,在比邻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昭通全市上下各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开展应急抢险、伤员救治、转移安置、卫生防疫、安全维稳等救灾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

百日会战 重筑新家

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昭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灾区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恢复重建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紧盯节点、牢记使命,苦干实干、奋力攻坚,以最周密的组织、最细致的措施、最坚决的执行,齐心协力开展恢复重建“百日大会战”,全力以赴确保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如期实现。截至2015年12月25日,昭通市155924户修缮加固任务全部完成,69029户重建民房已竣工68653户、竣工率99.46%,入住65333户、入住率94.65%。由昭通市组织实施的4大类1606个项目已开工790个、开工率49.19%,竣工259个、竣工率16.13%,累计完成投资113.49亿元。

2015年9月14日,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亲临鲁甸地震灾区调研指导恢复重建,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云南省恢复重建指挥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殷殷嘱托,扛起责任,苦干实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最周密的组织、最严格的责任、最细致的措施、最坚决的执行,把《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取得新突破。

昭通市于9月15日迅速召开市指挥部第六次会议,传达贯彻李纪恒书记9月14号在督促检查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隔10天,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来到鲁甸地震灾区实地检查恢复重建进展情况。在认真听取了情况汇报后,范华平对鲁甸前一阶段恢复重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范华平说:必须严格按照“2015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民房恢复重建任务,2015年12月底前完成所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2月底以前所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三个时间节点,层层细化,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量,清清楚楚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十天一个节点的要求排到天,建立完善目标管理机制,把工作做细做实;要将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与群众生产生活、扶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建设中不配套、不方便等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环境,强化施工道路保障,加大资金预拨力度,做好气象等服务工作,抢抓施工黄金期,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在抓恢复重建的同时,要注重对灾区及县城环境的整治力度;必须按照十天一次加强恢复重建进展信息报送,严格按照云南省、昭通市确定的项目内容,有序推进建设。同时,要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要及时化解矛盾,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将政策道理、资金投入等向群众讲清楚、讲明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恢复重建。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推进迟缓、落实不及时等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之后,又及时召开市委第76次常委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了陈豪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盯死三个时间节点,快速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确保恢复重建目标如期实现。2015年9月26日、11月13日,昭通市再次召开市指挥部第七、第八次会议,对昭通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一定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精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卯足干劲、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开展百日大会战,确保恢复重建各项目标如期实现。昭通全市上下按照李纪恒书记、陈豪省长的讲话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主体责任,狠抓措施落实,奋力攻坚克难,恢复重建工作总体保持了高效高速推进的良好局面。

统筹有方 克难攻坚

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恢复重建工作市级“负总责”的责任,昭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至少每半个月到灾区督查调研一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指挥部会议或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恢复重建工作。坚持至少每10天到灾区督查一次,研究问题、推动工作。云南省指挥部现场工作组聚焦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督促指导,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落实。昭通市指挥部组建了一个整改推进现场工作组和两个现场监督检查组,常驻灾区开展工作,对重建进度进行常态化督查,督促各受灾县区抓好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县区的实施主体责任,建立问题清单旬报和销号等制度,按照10天一个节点制定问题清单,每月上旬的问题必须在中旬全部解决,中旬的问题必须在下旬全部解决,昭通全市恢复重建工作整体呈现出了高位推进、多措并举、全面落实的良好态势。

昭通市紧盯目标、强化保障,一鼓作气、奋力加压,采取“白+黑”“5+2”工作模式,全力加快恢复重建进度。坚持把民房重建摆在首要位置,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把施工计划细化到天、落实到组,推进现场施工力量配置最优化、工程项目建设立体化,任务最重的龙头山镇迅速掀起了“万人大会战”的恢复重建新热潮。以群众搬迁入住为重点,同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自建民房内部装修、重建民房验收和分配等工作,抓紧完善相关入住条件,做到条件成熟一户、有序搬迁入住一户。实行交通保通分片负责、分段包干、分点驻守的工作机制,加强重灾乡镇、重要道路、重点时段的交通秩序管控,灾区主要道路通行总体有序可控。督促指导四个受灾县区组建了项目前期工作和征地拆迁工作的专门力量,按照“交叉作业、平行推进、程序不减、时间缩短”的原则,全力加快土地征用、方案论证、审查审批、招标投标等前期工作,抓实政策研究和协调服务,推进重建项目前期工作平稳有序实施。

昭通紧紧围绕“恢复重建结束之时即是灾区脱贫之日”的目标要求,把灾后恢复重建与灾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恢复重建为契机,以受灾贫困乡、贫困村、贫困群众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积极整合资金项目,抓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实施。认真落实中央、云南省有关促进灾区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灾区水能、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抓好特色产业培育,稳步推进水电铝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昭龙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沿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3个示范点建设有序实施。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强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千方百计解决群众住房、就医、子女上学、就业、提高收入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不断提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11亿元、增长7.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1亿元、增长 4%;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增长1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增长10.5%;完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0元、增长8.6%;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0元、增长11%。

全力确保妥善安排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制定了安全过冬方案,按照“2212”的标准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救助(2袋米共50千克、2桶油共10升、1床毛毯、2件棉衣),已发放大米1638袋、食用油1638桶、棉被819床、棉衣819件,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采取铁的措施、铁的纪律确保责任落实,灾区所有干部一律取消周末和节假日,全身心投入恢复重建;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包保单位和包保干部,坚决从严从快采取降职、免职、调离等组织措施。认真落实涉灾信访举报问题快查快办机制,严查重处恢复重建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分别对县乡村干部、工作组人员及包保干部进行问责255人次,党政纪立案43件43人,已查处34件34人;对4名未认真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责。切实加强恢复重建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积极配合财政部云南专员办和省财政厅做好应急资金和恢复重建资金的清理检查工作,没有发现违规使用恢复重建资金的现象。

举措得当 情为民系

昭通灾后重建工作中紧盯节点目标,突出了五个重点,抓实六项措施,全力以赴冲刺攻坚,努力向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灾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紧盯节点目标:紧盯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的节点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李纪恒书记和陈豪省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动员昭通上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加快推进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突出五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民房重建。进一步加强对376户在建民房的包保力度,组成党员干部突击队,按照“一户一策”的帮建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全力加快376户民房的建设进度,力争2016年1月19日前完工,春节前全部搬入新居。二是突出全力确保温暖过冬。按照“2212”标准(每户发放2袋大米、2桶食用油、1床毛毯、2件棉衣)对灾区特殊困难群众进行救助,认真做好物资储备、管理和发放工作,确保物资发放全覆盖。同时,组织包保干部主动深入到群众家中,实行1对1包保,全面掌握群众过冬生活情况,确保每一户受灾群众都有干部包保,都落实了温暖过冬措施。三是突出全面加快前期工作。紧紧围绕未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78个项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落实各级责任,集中力量打通梗阻环节,加快推进工作进度,突出抓好征地拆迁。督促各相关县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对征地拆迁难度较大的项目,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攻坚,认真做好群众的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及时提交项目建设用地。四是突出抓好项目开工建设。紧紧围绕2016年2月底前规划内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的要求,全力落实施工条件,强化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尽早启动建设。同时,加大质量监管。严格把好建筑材料检验关、施工质量关和工程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抓实六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市级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受灾县区把恢复重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抓细。加强对项目落地的跟踪服务,进一步强化包保责任落实,及时发现并解决困难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与各级各方的沟通联系机制,建立不同层面的定期会商制度,做到及时通气、密切配合、无缝对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共同推进恢复重建工作的合力。三是进一步强化建设保障。倒排时间、创新举措,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前期的各个关键环节,做好场地、建材、运输、用水、用电、施工组织和现场指挥协调,全力落实各环节保障措施,切实把项目建设延误的时间抢回来。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技术力量,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和进度并重。四是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按照阳光重建、廉洁重建要求,加强对恢复重建资金、重要物资和项目的跟踪、监督、管理,严防资金跑、冒、滴、漏,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认真做好中央应急救灾资金清算工作,尽量避免应急资金被清算抵扣。五是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继续加强恢复重建政策宣传讲解,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严格政策标准,做到一视同仁。全面加强灾区正面典型宣传报道,大力弘扬恢复重建正能量。继续落实好各项社会稳控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确保灾区社会总体稳定。六是严格责任倒查。及时启动责任倒查机制,实事求是查明问题原因,对工作中存在的推诿塞责、失职渎职等现象,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昭通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系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有效修复和保护,对不断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强调要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本要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参照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统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抗震标准和技术规范,力争使灾区建设水平有一个新的提升,为昭通灾后重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地震中受灾的群众安心、暖心、放心,携手共创昭通灾区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昭通市昭通灾区
昨天
亲人
精准脱贫奔小康 克难攻坚谋跨越
亲人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落成
昭通文学的步伐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