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刘绍武对《伤寒论》少阳病的辨析

2016-03-01 06:04王蓓茹马文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伤寒论

王蓓茹 马文辉

【摘要】少阳病篇在《伤寒论》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在临床上发病很多,是六经病中的重点病。山西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提出,《伤寒论》的整理研究工作不在于条文的注释,关键在于解决原书纲不系目问题。他认为六经病的纲领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高度概括性,代表本病的共性;第二,严格的特异性,区别于他病的个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他通过对《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的研究,提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不足以充当少阳病提纲条文,少阳病的提纲应为:“少阳之为病,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并提出,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的阳性病,当以黄芩柴胡汤治疗。在临证过程中,更要根据少阳病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鉴别诊断,灵活运用清法。

【关键词】伤寒论;少阳病;刘绍武;三部六病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058-02

1 少阳病的提纲

《伤寒论》第263条素被称为少阳病的提纲条文,其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刘绍武先生创立的三部六病学说,在对《伤寒论》进行立纲、归类、正误、补缺的基础上,提出少阳病的提纲应为:“少阳之为病,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

刘绍武先生认为,《伤寒论》第263条不足以充当少阳病之提纲。首先参照《伤寒论》第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伤寒论》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这样看来,口苦、咽干非独少阳之症,乃少阳、阳明之共有症状。

“口苦”为胆汁上溢所致,胆属半表半里,胆汁进入胃中,胃气和则顺降,不和则上逆而口苦;“咽干”为三阳病之共有症,咽部属三阳,热伤津液则咽干,另外一些阴证也出现咽干,如五苓散之消渴证;“目眩”在《伤寒论》中也有多处,如《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再如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这样看来,目眩也是一个多义症,不能定性。所以口苦、咽干、目眩不足以充当少阳病之纲领证,需要补缺、重新立纲。

刘绍武先生认为,凡可清之证皆属少阳,由于半表半里以气血为主,以气血在周身循行的角度,其所清之热不外两种类型,一为波及全身的亢盛之热,一为蕴积局部之火毒,可用白虎汤证与栀子豉汤证作为此两种类型的代表。《伤寒论》第76条、77条、78条、221条、228条、375条,共计6条是描述栀子豉汤证;《伤寒论》第26条、168条、169条,共计3条是描述白虎汤证,这9条条文有一共同特征,即对“热”与“烦”症状的描述,如“心烦”、“烦热”、“胸中窒”、“心中懊憹”等,同时这9条条文也揭示了病症的共同部位为“心”与“胸”。故刘绍武先生将“胸中热烦”一证列入少阳病提纲,并定为少阳病核心证。另外少阳病之烦特指因热所致之烦,切勿将神乱所致之烦与此混淆。

少阳病之邪热煎灼津液,则出现小便黄赤;少阳之热邪有出表走里之势而见往来寒热,遂将“小便黄赤”与“寒热往来”两症补入少阳病提纲中。故少阳病提纲为“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

2 少阳病的病位、病性

三部六病学说将人体划分为三部,即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表部通天,接纳天之阳气,进行气体交换,即凡与空气和外界相接触的机体的躯壳均属于表部的范畴;里部通地,受纳水谷之气,完成饮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排泄,即凡与饮食物接触的部位都属里部的范畴;半表半里通人,属表里之间,它把由表部吸入的天阳之气和由里部吸收的水谷精微,变化而为血液,循环不已,营养周身,即人体中通过大血管与心脏相连的部分属于半表半里部范畴。

病邪在三部出现后会表现为不同的症状,但表现的性质只有两类,即阴性病、阳性病。三部各有一阴性病与一阳性病,即为六病。太阳病为表部阳性病、厥阴病为表部阴性病,阳明病为里部阳性病、太阴病为里部阴性病,少阳病为半表半里部阳性病、少阴病为半表半里部阴性病。

少阳病的提纲为“少阳之为病,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此条条文可看出,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之阳性病,病性为实为热,故从其属性来看,凡可清之证,皆属少阳。少阳病的病位在胸中,人体最热,热不过胸,因为胸中血多,气血旺则体温高,胸是血的集中点,也是热的集合部。少阳之烦以热为因,即属热烦,是少阳之热的外在反应。热郁胸中,阻碍气机,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则见胸满。

3 少阳病的主方

刘绍武先生认为,小柴胡汤非少阳病之主方。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其中半夏、生姜属小半夏汤,小半夏汤及人参、甘草、大枣均属于太阴病方药,只有柴胡、黄芩为治少阳之药。小柴胡汤本质为少阳太阴之合方,故不能充当少阳病之主方。

少阳病之病位在心胸,属半表半里,其病邪不在表,所以汗法定非所宜,邪不入里,吐、下宜属禁忌。《伤寒论》第264条及267条就有相关描述,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再如“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可知汗、吐、下三法均不是少阳病之治法。

少阳病之病性为实为热,刘绍武先生认为少阳病当予以清法,并以清热除满为其治疗总原则,而少阳病的主方必须具备清热、降温、除满、扶阴四个条件。少阳病的主方,开始选用栀子豉汤,但实践证明,此方治疗不全面,不能充当主方;后改为黄芩汤,黄芩汤具备清热、扶阴之功,但不能解决少阳病胸满之实证,后经过临床探索,发现柴胡是解决胸满的唯一良药,故将柴胡补入黄芩汤,共建清疏之功。

黄芩柴胡汤作为少阳病主方,就具备了清热、降温、除满、扶阴四个条件。黄芩柴胡汤药物组成为:黄芩30g,柴胡15g,白芍15g,石膏30g,知母30g,竹叶30g,甘草10g,大枣10枚。方中黄芩清热泻火以治热,柴胡枢转疏满以治实,石膏、竹叶、知母清心火以降温,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大枣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八味药相配,担少阳主方之使命,共建清、降、散、滋之功。

4 少阳病的鉴别诊断

对待居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病,必须把握其各个阶段的特点,灵活运用诸类清法,关键是掌握好“清”、“引”、“转”三个环节。

4.1 清,即清热清火。

清热:少阳病,见脉浮而滑,口渴,自汗出者,是少阳之热本质的表现,宜用白虎汤清热。

清热滋阴:少阳病,见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是少阳热邪伤阴的表现,宜用竹叶石膏汤。

清火:少阳病,凡见发热而烦,胸中窒,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者,是胸膈郁热化火所致,宜用栀子豉汤。

清火救阴:少阳病,见阴亏液耗或热极生风者,是阴竭阳亢之证,宜用黄连阿胶汤。

4.2 引,即引热引火外出。当少阳之热邪有出表出里之趋势时,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之出外。

引火出表:少阳病,若见脉浮,是倾向于太阳病,应用葛根芩连汤引火外出。

引火出里:少阳病,若见心下痞,是倾向于阳明病,其热有走里之势,宜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导火出里。

引热出表:少阳病,若无大热,兼见喘而汗出者,是倾向于太阳病,有热欲走表之势,此时宜用麻杏石甘汤引热出表。

引热出里:少阳病,见心下痞烦满者,是热欲走里之势,宜调胃承气汤引热由消化道而出。

4.3 转,即扭转热(火)极欲转阴的局势。

热极欲转阴:少阳病,证见背恶寒时,此为少阳复合少阴病,宜用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证为表里俱热之证,在热证里没有能超过此证的,若此时出现脉大、恶风、背恶寒诸症,都是热极转阴的征兆,尤其是背微恶寒一症更重要,它是心阳虚最早的证候。

火极欲转阴:少阳病而见背恶寒者,是火极转阴得征候,宜附子泻心汤救阳制火。“背恶寒”是火极转阴的一个征兆,附子泻心汤以三黄之苦寒,清热济阴,以附子之辛热,温经固阳。

5 结语

《伤寒论》的六纲,被后世尊为千古不变之法,后辈不敢妄加改动。刘绍武先生为了使《伤寒论》的理法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辨证,重新对六纲进行了修改,并对《伤寒论》进行立纲、归类、正误、补缺。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立都有理有据,且以临床事实为依据,而非凭空臆造,后学者应思之。

参考文献

[1]马文辉.三部六病传讲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1.

[2]马文辉.三部六病薪传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22-423.

[3]马文辉,郭凤兰. 试论《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及“三部”定位[J]. 中医药研究,2001,02:1-4.

(收稿日期:2015.10.10)

猜你喜欢
伤寒论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伤寒论》实为115方
《伤寒论》原序非仲景所作证据的再讨论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内经》教学联系《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探讨
《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探析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郑钦安《伤寒论》气化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