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万全区第五小学五(5)班庞卫卿
从一张“破卷”开始
张家口市万全区第五小学五(5)班庞卫卿
说起王老师,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发生在二年级下学期的一件事来。
记得那时候快要期末考试了,我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每天都要做几张卷子。上课了,我们围在老师的身边等着拿试卷。老师拿一张,发给谁,谁就接上赶紧回座位做题了。前面已经走了几个人了,我往老师身边又挤了挤。正当我准备伸出双手接过试卷时,忽然瞅见语文试卷的右下角有点破损。破损部位又正好被老师的手腕遮挡住了,估计老师也没发现这个问题。在我这个角度,看得却是真真的。我确信只有我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伸出的手在空中停留了片刻,但还是接住了试卷。一瞬间,我的大脑指挥我做出了一个动作——我把这张试卷顺手递给了在我身后的王强。王强拿上卷子,向我翻了个白眼回到座位上了。我虽然想赶紧去做卷子,但决定还是要把这场戏继续演下去。于是,我又接过老师手中的其余试卷,都分发给了其他同学。拿着最后的一张完整试卷回到了座位上,我“心安理得”地准备开始答题。(“停留片刻”“还是接住”准确写出了自己当时“想拒绝但是要掩饰自己”的心理;“顺手递给王强”,而且还“帮忙分发试卷”……这一系列动作和内心描写,非常细致,很好地表现了我当时“不想要残破试卷还想留好印象”的特点。)
这时,老师让大家先停下手中的活,要说两句。她说:“一是在刚才发卷过程中,小丽同学表现得相当好,她把试卷先递给了别人。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呀。”天哪,语文老师这是在表扬我吗?没听错吧。我的高兴劲还没持续了三秒钟,就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希望王强不要揭发我的“罪行”。我不过就是想要一张完整的试卷罢了。(“伪装”被揭穿,谁都会脸红,小作者将自己的内心变化很恰当地写在了老师说完第一句话之后,“天哪……”“还没……就”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与紧张的程度。)“二是老师刚才在发卷时不小心把一张卷子弄破了,哪位同学拿上了?可以和老师用的这张完整的换一换。”“老师,我已经粘贴好了。”王强只说了这一句。Oh,my god!老师竟然知道卷子破了,那她一定知道是我把这张卷子送出去的事情了,我成了什么人了?为什么老师还会表扬我?一时间,我脑袋里一锅粥。事情的发展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我占了便宜,还赚了老师的表扬(当时对我这个学困生来说,老师的表扬多么珍贵呀)。(继续细致写自己的心理变化,使得整个事情及自己的思考过程非常完整,真实自然。)当天放学路上,我还对王强说了声谢谢,王强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心里很愧疚呀!现在想来,那是我唯一一次“胆战心惊”地接受表扬了。(“胆战心惊”地受表扬,大概是每个人做了“亏心事”却被人表扬的感觉吧。)
不过,从那以后,我为了“标榜”我的优点,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有了评先选优的事我也让着同学们。大家都说我变了!其实,我是寻思着,老师已经信任过我一次了,我不能给老师丢脸了。我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名副其实的“先人后己”。
现在想想,没有当年的一念之“差”,我也许成不了现在这个班级的班长。谢谢老师当年表扬了我!我一直想问问王老师为什么当年没有戳穿我的“阴谋”,可是始终没有勇气。直到那一天,知道她要调走了,我终于开口说了这件事,她说:“我不知道你就是从那张破卷开始先人后己的呀!事情都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不要再纠结了,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指导教师:白小玲)
高启山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歌颂老师的文章。但是,作者从头至尾,并没把老师怎么教育写得非常细致,而是详细写了写自己怎样“用外表好的行为来掩饰自己虚伪内心”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简要写了“这种掩饰的行为的持续”竟然成为了美的习惯。这是本文一个主要的特色。
整个事件中,主角老师几乎成了配角。结尾点题,让我们每个人都读懂了老师对每个同学的宽容、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