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晓明 袁富强 邱海洋 彭海涛 钟 蕊 韦潇潇 李昌健 张珍意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探讨
饶晓明 袁富强 邱海洋 彭海涛 钟 蕊 韦潇潇 李昌健 张珍意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探讨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总结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工作搜寻理论 大学生 就业管理
工作搜寻理论,是指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理想工作的整个过程[1]。工作搜寻理论是劳动经济学中研究市场运行机制的一个核心点,主要针对职业搜寻的过程及匹配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此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劳动力经济学领域,为分析和研究就业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下文选择用工作搜寻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就业管理改进意见,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问题。
(1)求职者应得报酬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存在较大差异;(2)搜寻时间与期望报酬成正相关;(3)成本增加。而成本问题是大学生工作搜寻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成本问题,工作搜寻将一直持续下去,可以说成本问题影响劳资双方的行为。
从上述工作搜寻特点来看,对于大学生来说,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最小的搜寻成本代价下获得收益最高的工作。而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就业工作管理。
1.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度不够,大学生得不到专业化信息指导[2]。
2.就业管理工作配置能力不足。
3.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不完善,影响大学生就业搜寻能力。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及时,大量地获取招聘信息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3]。
(一)管理机构、专业人员的专业化能更好地管理高校学生就业,高校应加强就业管理机制建设,对这些机构的管理提供完善的设备和充足的经费条件,尤其是,建立专业化的就业管理团队。高校在就业管理过程中,应该实现多个方面职能的分工与合作,有条不紊,高效运作。把就业管理当做系统工程来完成,在新生入学时,就业管理部门可以指派专门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指导,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对未来的规划,帮助其对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入学后,高校应通过心理测试、咨询、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调整和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期间,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分阶段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培养扎实有效的职业规划能力。毕业以后,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追踪,在学校可控范围内进行指导和反馈,建立一个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即便大学生毕业离校后,学校仍然关心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职业适应问题,并对其进行适当地指导,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二)提高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规范性,提高大学生搜寻工作的能力。
1.课程内容安排具有前沿性、系统性。就业指导课程应不断更新课程内容,随着近几年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课程内容的安排不能过于简单随意,而应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即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根据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
2.增强专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学校应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应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分层级、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并针对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新岗位、新职业和新行业,以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为切入点,在走访调研和充分论证基础上,适时更新课程内容,灵活设置新兴课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3.提高实践课程比例[4]。学校应不断增加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具有实用性的案例教学平台。在实践中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高学生职场胜任能力,实现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应注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职业素质培养、暑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毕业综合设计综合培养等活动,不断提升高职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处于爆炸级增长,获取有效的信息是切实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建立互信和交流的平台,提高信息交流能力,增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能力,是促进高校管理就业的最有效的技术。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覆盖面广、及时的信息对流就业信息网络,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创新就业管理推荐服务模式[5]。通过与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保持紧密联系,巩固老基地或劳动力,开拓新市场,定期拜访新单位,回访老客户,增进校企交流合作,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积极主动搜集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知名企业信息。
[1]汪霞,钱小龙.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21-27.
[2]李丹,宫照军.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0(2):65-66.
[3]张雄.工作搜寻理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释[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22(3):9-11.
[4]汪霞,钱小龙.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3):21-27.
[5]金建孟.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J] . 温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14,14(2):34-37.
饶晓明,1960年出生,女,大专,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委员,主任护师,研究领域为临床护理、学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