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

2016-03-01 12:18齐婷婷
关键词:机能身心个体

齐婷婷

(韶州师范附属小学 广东韶关 512026)



“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

齐婷婷

(韶州师范附属小学 广东韶关 512026)

一、“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含义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原因,导致他们最终发展的程度和结果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天赋条件很好,但思想品德与学习成绩却不理想;有的学生天赋条件差,但通过后天努力却取得长足的进步。正所谓“苗而不秀”、“秀而不实”。

“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语出《 论语·子罕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原意是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抽了穗而没有结出果实。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1]

所谓“秀”, 是指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这是“苗”之本然的归宿,也是“实”之前提或不可或缺的前奏,是“苗”至“实”的中间环节,也是“苗”之希望和发展的取向;恰似人生预示着良好结果的兆头。

所谓“实”,即是“果实”,是“秀”之应然,恰似人生德性、品行和学识修造而成正果一般。

孔子以庄稼生长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况,来喻人在求学路上相似的两种情形,或两种人,从而告诫弟子们及世人,应该尽力避免有“苗”,而“不秀”、有“秀”而“不实”的情况,力求在“苗”、“秀”和“实”每一个环节都着力而使之茁壮,促成“苗”→“秀”→“实”之间紧紧相衔、不断成就而不脱节、不断裂、不终止,实质性地做到始点、过程和结果三者之间所构成的阶段和整体的统一。正如我们的学生,也必须成为形式与内容、“名”与“实”、善始善终相符合、相一致的真“君子”。

孔子用“苗”、“秀”和“实”三字,勾勒了庄稼成长或人生成长的三个典型性阶段和环节,要求我们对此加以高度重视而不可疏忽,否则将“颗粒无收”,而人生则“一事无成”。

孔子在此,是一种典型的借物言人生、言学问求道之事,告诫众弟子和世人,必须时刻谨慎、好好把握人生的不同环节和阶段而不可疏忽大意,更不能因为前一个阶段具有良好的态势,就意味着后一个阶段的结果具有必然性。事物往往会违背它本来或应该的逻辑,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境况,而且是一种挫败之景象,导致“苗”与“秀”皆空然。我们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注意和警醒。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针对“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杜绝“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现象的发生,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顺序性的含义

个体身心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对教育的启示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此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经验,都值得借鉴。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阶段性的含义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2)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问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不平衡性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2)对教育的启示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

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并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即使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

(2)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使身心得到发展。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个别差异性的含义

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2)对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1 第158页)

猜你喜欢
机能身心个体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给身心降个温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身心八要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