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嵬玮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数字影像技术下的(DIT)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图像质量
范嵬玮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在当下数字技术盛行的今天,人们使用数字技术来完成电影地拍摄与制作。数字化应用是未来数字影像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成为一个热门课题。在大量复杂的数字技术中对图像拾取质量衡量标准是没有严格定义的。本文通过前期数字影像拾取、色彩管理、后期调色等几方面简述如何获得更好的图像。
色彩还原;宽容度;色域;画面风格
DIT(Digital Image Technician),也称“数字影像技术工程师”。DIT可协助摄影师获得最佳的画面质量、提高工艺流程,且必须能通过调色系统提升画面质量。
1.1 图像信息
传感器是将光线转换成电荷,传感器上的分布的像素块将光线转换成黑(0%)和白(100%)。每个像素块的输出就是等于亮度值,通过数字化的模数转换就有了遍布均匀的黑和白的亮度值。也就是说,传感器上分布的像素块越多承载的信息量就越大。
1.2 颜色滤镜阵列
传感器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亮度值,要在传感器的像素块上对应映射某种色彩信息,“拜耳排列”大多数数字摄影机都使用这种排列。例如:RGB信息分布在6X6的传感器上,分为第一排绿蓝、绿蓝、绿蓝;第二排红绿、红绿、红绿;第三排以此类推。红和蓝在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总数上的一半,正交排列。也就是说,传感器越大、像素块越密集,得到的影像越清晰颜色越丰富。
1.3 显示色域
色域,是指可再现的颜色的范围,并能被数字摄影机拾取下来的一个颜色色域,拾取的区域越大,色彩信息就越丰富。色域描述由它的三个主要的颜色值(RGB),它定义了所有可能的颜色色域内的一个三角形跨越这些主要颜色。因此,主色也定义了特定设备的色域的外部边界。显示不能产生超出其色域范围的颜色。高清电视(HDTV)屏幕色彩的国际标准是ITU-R Rec BT.709。数字影院的色彩是由SMPTEs标准所规定的。在图像拾取上,通过数字摄影机拾取无压缩RAW(LOG)信息的色域。但这种色域并非最终画面,需要调色。暂时不适合于显示器。DIT组就将这一色域通过LUT来实现画面转换。用于现场监视和后期预调色的参考信息。
2.1 画面的宽容度
宽容度是衡量影像质量、影像的清晰度、影像承载黑和白的信息量。在相同数量的像素块的前提下,传感器尺寸越大,它的宽容度就越大。在Rec.709、DCI P3、LOG这三种色域下,经过测试假定黑和白用10bit(0-1024)来压缩。它们之间的灰阶越多表明宽容度越大。高动态范围和宽色域LOG明显占据优势。它本身在不丢失任何RGB颜色信息,却最大化将其颜色信息保留。图像反差低、图像饱和度低。还原其色彩信息上有着接近“可见光”的色彩。只有在黑白灰三部分中都保留一定的灰阶,用LOG色域拾取的图像,细节越丰富,数字图像质量就越高。
2.2 曝光控制
如果遇到黑白对比非常强烈的图像时,如何取舍正确曝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按照18%灰来曝光,但亮部信息和暗部信息就没有了。而假色曝光检查工具通过这种曝光工具,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曝光。但如果是基于Rec.709色域下的就并非是最好的,所以应对照检查LOG下的曝光,来判断取舍一些信息。
DIT团队常见的工作就是直接套用Rec.709-LOG,或对其Rec.709参数调整。这样并不能通过VLP和上游的CDL来对LOG作出更好的调整,也不能改变自定义的LUT。控制调节CDL可以不破坏原生的Rec.709,在CDL里调整斜率Slope;偏移Offset;强度Power调整CDL可以更好的控制画面风格。在自定义的3D LUT下,可以通过例如BMD DaVinci Resolve调色工具来制作;ARRI Color Tool导入与导出3D LUT文件。可以总结出新的调整画面风格的工作流程,摄影机录制LOG片段-色彩工具(修改VLP/CDL)-摄影机导入(调整后的VLP/CDL)-图像拾取(录制LOG包含新的画面风格)。有了这种新的画面风格流程,还可以在后期剪辑;后期调色时随时调阅这些文件。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选取35mm CMOS传感器处理和备份原生无压缩的RAW的文件是非常重要,在庞大的数据流里将RAW文件应及时处理,在电影拍摄之前应调整和预留3D LUT,以便适用电影各个场景环境和气氛。在LOG宽色域的应用下,色彩还原、宽容度、画面风格是影响画面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色彩还原可以得到宽广的色域,宽容度上更自由的拾取。由新数字技术和电影工业催生出新的职业DIT,是当今电影工业制作流程下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指高质量、高清晰、更丰富的影像。在DIT的影响下,如何发挥各类数字摄影机的特点和优势,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整合工艺流程,才是最需要关注的。DIT是占据主导地位先进的电影制作工艺,用数字化电影可做出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