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丽
(黑龙江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255)
关于我国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刍议
杜 丽
(黑龙江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25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折时期,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保护也成为聚焦的热点,保护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实质的公平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本文从保护我国弱势群体的价值和目标进行梳理,刍议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实质公正性。
弱势群体 经济法 保护
弱势群体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新名词,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力量、权利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及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比如清洁工、农民工、残疾人、农民工等都属于弱势群体。目前中国的弱势群体一般具有四个重要特征:1.处于生理弱势或社会性弱势的群体,比如残疾、受疾病长久困扰或下岗、失业、受排斥等。2.贫困化。其经济状况差,是微收入或无收入;生活质量低、生存能力弱;3.脆弱化。弱势群体在社会和政治上的竞争往往受到制约,社会风险承受能力弱、心理压力较大、没有安全感等;4.边缘化。弱势群体与权力、金钱、高薪及尖端行业无缘,不具备教育、社会联系及携带职业的任何优势,难以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社会边缘。
国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并非对其的一种施恩,更不是弱势群体向社会的乞求,而是国家实现全面法制社会的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是体现法制公平及落实人权的必然要求。经济法其实可以看做一盘围棋,在行使和布局的过程中需要统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富人和穷人及强者和弱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发展。经济法通过中国政府对经济市场失控进行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适度干预,最大限度地平衡维护个人、国家及社会的利益,维护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的主要目的并非扶弱抑强,而是保证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更强、社会强者更强从而帮助弱势群体变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给予倾斜保护,促使差距缩小到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符合社会实质公平性,实现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共生共荣。同时经济法也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强行干扰或阻碍强势群体的发展。
1.保护要从根本出发
经济法重构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目前的社会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年老、伤残、失业等弱势群体记忆物质上的帮助,满足其在生活方面的需求,但是这种性质的保障只能缓解弱势群体目前的生活质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减其在社会上的弱势性。因此在建立弱势群体的制度上,应侧重于让弱势群体具备一定的“造血”功能,让其能够凭借自身能力解决自身温饱、提高生活水平,从而缩短强弱市群体之间的差异。当然在制定经济保护法时还需要考虑到作为人口大国的实际情况,但不能让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仅流于纸上,可以分多个区域进行保护,如:《农业产业保护法》、《中小企业保护法》等。
2.制定平衡的政府财政支持制度
政府的财政支持制度是建立在公共投资听证、资金监管、工程质量检验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社会公共投资倾斜保护机制,公共投资可以向农村或落后地区偏移,逐步改变公共投资失衡的状况。要建立完善的以民生为主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从目前的国情看,需要增加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义务教育、基本的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领域的政府财政支出资金,从以上几个方面逐步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切实保障其受教育、医疗、居住、就业等基本权利。让弱势群体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从而缩短社会中强势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
3.完善金融法律制度
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多数农村的金融体系较为薄弱,农民对银行贷款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造成其无更好地发展,导致农村经济贫困,影响了国内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是以在制定经济法保护时,要对农民的金融权利进行保障。国内目前现有的农村金融法律有《农村金融监管法》、《农村信用社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在大多数的农村信贷市场中,同样无法避免遭遇众多掣肘。要保障农民金融权利,就需要对以上几种骨干法律进行完善与严格监管。充分利用贷款津贴、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建立农村贷款激励制度,引导农村金融增加贷款量,同时对中小企业、残疾人、下岗失业群体等进行信贷支持,从而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
4.健全税收制度
对税收的优惠政策进行完善,是指在税收方面采取激励和照顾的措施。税收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减免税、延期纳税、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等方面。税收的优惠政策更多的对弱势群体倾斜,用制度直接惠及群体。在制定制度时要根据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幅度等进行设置。
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是为了更好地平衡社会的经济发展,拉动国家的经济实力。促使国内贫富悬殊的差距缩小。要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弱势群体,稳固社会良好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1]李娟.以消费者为例探讨经济法视野下的弱势群体问题[J].商,2015,14:220.
[2]李昌麒.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J].中国法学,2004,02:82-91.
[3]李昌麒等.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兼与董保华先生商榷[J].现代法学,200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