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百家讲坛》的现状及发展途径

2016-03-01 22:41:11郭艳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百家讲坛选题

郭艳辰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浅析《百家讲坛》的现状及发展途径

郭艳辰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400065)

本文阐释了《百家讲坛》的受众定位、内容定位、形式定位,分析了《百家讲坛》存在的问题,如受众不够稳定、内容略显恶搞、形式流于呆板等。从大力打造节目的品牌、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形成立体的开发模式三个方面,探求《百家讲坛》栏目的发展之路。

《百家讲坛》;定位;现状;发展

一、《百家讲坛》的栏目定位

(一)受众定位

电视栏目制作者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来制作栏目,而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感受,考虑栏目所面临的受众处于什么样的知识层次,具备什么程度的理解能力,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栏目。《百家讲坛》收视率的提高有一个对受众定位的转折,以阎崇年教授的《清十二帝疑案》为分界点。在这之前,所坚持的一是主讲人的大师定位,二是具有较高教育程度和品位较高雅的知识阶层受众定位。在这一共享教育资源的平台下客观限定了受众范围,与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体的本质出现了相悖的局面,收视率必然也有限。而《清十二帝疑案》的热播,意味着对学术架子的扬弃,学术性不构成节目追求的全部或者重心,而是以文化普及为要义。因此,受众便被定位为普通老百姓,他们只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就行。这样,该节目变得大众化,在播出的过程中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二)内容定位

准确的内容定位是电视栏目特色形成的关键所在。内容定位应该把握三个原则:“题材的选择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针对性强;题材的选择要适应当前群众的热点,实用性强;传播知识与传播新观念相结合。”[1]在《百家讲坛》的开办初期,从大师级的丁肇中和李政道到后继者的张维新和邹静之等这些作为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不难发现节目的精英学术性质,虽然是内容丰富却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或有兴趣翻阅的“百科全书”。2004年9月,制片人万卫上任后定位为中国经典解读和历史探秘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于2007年在中国传统文化选题的基础上出现新的选题范围,如《焦裕禄》《杨子荣》和《我心目中的陈嘉庚》等近当代英雄人物事迹。栏目内容定位从百科全书式的精英文化过渡到经典解读、历史探秘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转变再次证明了电视栏目只有根据受众的需求来考虑内容定位,才能赢得广大受众的支持与喜爱,才能在激烈的电视媒体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三)形式定位

一个栏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甚至发展成为金牌栏目,其节目制作形式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和精良的品质。从3D电影《阿凡达》的热映我们可以看到更具表现力的电视技术对观众的更具吸引力。《百家讲坛》高收视率的背后,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外,也还在于更具表现力的电视技术以及艺术语言和影像表达。视觉化应该是教育学术型电视节目的应有之义,在《百家讲坛》的视觉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和谐色彩而又不乏冲击力的搭配,如地毯的红色、背景的湖蓝色、讲台的棕红色,再加之小篆体的logo被放射状白光所凸显,[2]这些都能较好地获得观众的喜爱。此外,图像、画外解说词、背景音乐等电脑特技的合理运用,在栏目的普及上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百家讲坛》存在的问题

(一)受众不够稳定

从2001年7月开播至2003年5月近两年时间,《百家讲坛》的受众定位是高端知识分子。回首当年,由学术界泰斗杨振宁、丁肇中等大师讲解的栏目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收视率。后来,刘心武被某些专家视作“奇谈怪论”的《红楼梦》讲解招致了众多非议,掀起了一场浩大的“红学”讨论,可谓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无论争论的结果是什么,《百家讲坛》的知名度和收视率却在这些争论中攀升。然而,这样的方式难免被和炒作联系到一起,被视为一种不稳定的收视率,因为对经典文本“惊世骇俗”的解读视角实在难以满足大众口味,或者在众多标新立异的解读中难以脱颖而出时,收视率就面临下滑的风险。

(二)内容略显恶搞

恶搞就是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较为熟悉的方式,加入自我表现的成分,对原来的文本进行一种新的解读。如果些解读在人们接受的范围内,那么还可能博得观众一笑,如果这种解读超出了观众的接受程度,就会招来各方批评。《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对经典文本进行重读,走的是介于“戏说”与“正说”之间的中间路线。从现实来看,虽然部分专家学者对这种解读方式提出了质疑,觉得是对经典文本的歪曲理解,是一种恶搞,目前这种解读方式处于受众的接受范围之内,但还是存在风险的。所以,这需要《百家讲坛》栏目严加自律,否则在恶搞失衡的情况下会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会使栏目品位流于低下的戏说性质,使节目的后劲不足,以至于走下坡路。因此,《百家讲坛》的定位应当是高水平娱乐性的教育学术讲座。一档为大众服务的节目成功背后,我们应该更多地讨论它成功的原因以备后来者借鉴,而不是一定要吹毛求疵地评价它的性质,引导大众文化良性发展。[3]

(三)形式流于呆板

开播初期的《百家讲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选题范围广泛,学术性较强。这一点,体现在知识性强的选题和大师级的主讲人。然而,随着收视率的提高,《百家讲坛》的内容逐步由百花齐放变成了千篇一律:百家讲历史和百家解读经典文本,主讲人成为了讲故事的高手,投观众所好,把历史转化为故事成为娱乐受众的工具。在失去了深度之后,题材和形式的日趋单一成为《百家讲坛》存在的最大隐患。在《百家讲坛》的前期调整中,在对知识还原于大众的坚持中也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而要想保持和创新不能再走“坛坛都是史”的老路。《百家讲坛》只要把握学术知识的底线,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叙述语境,贴近受众接受程度的知识层次,就一定会越走越好,在传播史上继续创造奇迹。

三、《百家讲坛》的发展途径

(一)大力打造节目的品牌

品牌是综合实力的象征,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媒体最珍贵的资源。而品牌的建设不但能通过提高舆论引导力赢得受众,实现社会效益,还能通过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赢得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就给《百家讲坛》在下一步发展中提出了品牌建设要求,即要通过坚持和创新继续将其打造为教育学术型栏目的风向标和常青树。要提升品牌影响力,《百家讲坛》要在继续保持和发挥优势的过程中,推出更多的杰作和精品,满足观众的需求;要继续追求节目品质与精神品位,提升品牌满意度;要找准学术化与大众化的契合点,提高观众忠诚度,扩大受众范围,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要提升品牌竞争力,应不断提升国际视野,对栏目的文化理念、制作手段、节目形式、内容构成、广告经营、主持风格、公关行为等问题进行统筹策划,以求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使《百家讲坛》这一品牌屹立不倒。要提升品牌创新力,《百家讲坛》应秉承创新这一优良动力,在节目内容上,题材不应过分单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应该是《百家讲坛》的真实状态。因此,要避免视野不够开阔、形式流于呆板的弊端;在主讲人的选择上,要打开思路,广纳贤才;在节目录制的形式上,要集思广益,采取新颖的形式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力争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

合理选题是节目发展的保证,选题自身的价值和选题的可操作性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好的选题要集思想性、趣味性、生活性和时效性于一身。选题时,应当从观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佳方法。《百家讲坛》应从多方面了解观众的需求,选择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作为节目选题。严把节目选题关,是收视率和节目质量的根本保障。衡量选题好坏的标准在于保证节目定位前提条件下,以收视率作为最重要的标准。首先,为保证收视率的稳定,节目选题应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需求,避免空洞枯燥话题。其次,要综合分析节目收视走向,根据观众的不同需求设定选题。再次,坚持系列化的选题道路,以规模效应来提高收视率,通过系列化的节目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最后,还可以通过召开选题策划会、街头市场调查等形式,邀请相关专业人士,甚至是普通的电视观众共同商讨选题。

(三)形成立体的开发模式

《百家讲坛》是一档教育学术型的电视节目,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栏目组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发行了部分节目光盘,并出版了部分书籍。基于栏目和专家拥有不俗的忠实观众,若要进一步延伸开发,不妨建立读书俱乐部、开办专门网站,也可以与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其他媒体联动,形成立体复合的开发模式,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分析《百家讲坛》的发展历程时,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视角,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验归纳和问题发现,进而找到更为有效的现代社会传播路径。这样才能使《百家讲坛》越办越好,使教育学术型节目以及其他电视栏目越办越好。传播者只有将最好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有需求和愿意接受的广大受众,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尽绵薄之力。

[1] 周思源.寻求学术品位和大众化的最佳平衡点——电视栏目《百家讲坛》的启示[J].中国电视,2006(1):27.

[2] 沈惠萍.《百家讲坛》的制胜“宝典”[J].社会观察,2006 (10):52-53.

[3] 曾珊.当“讲台”走进“讲坛”——《百家讲坛》的成功之大众文化思考[J].电影评介,2009(19):76-77.

G222

A

1674-8883(2016)12-0158-02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百家讲坛选题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0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中华戏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58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2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7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