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奎松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中学 福建南安 362312)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能力的创新方法
黄奎松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中学 福建南安 362312)
教育目标是教育大的方针和政策,我国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式发展模式,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目的是为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同科目的创新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在创新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数学是一门启智性非常强的学科,将会在中学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众多初中数学教育从业者已经将“怎样在实际施教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课题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数学施教帮助广大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搜寻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开始成为数学施教中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 多手段
要想在教育中实施创新,首先要从政策层面给予相关的引导和支持,其次要在具体的学校部门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在具体实施当中要注意学习和借鉴,但又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够做到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学生的个性和天然好奇心被持续压抑,学生严重缺乏科学的怀疑精神,形成了一切唯书本、唯权威为主的陋习,与同年龄阶段欧美国家的学生对比,创新精神严重缺乏。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培养了严密的逻辑论证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不断迸发,创新能力逐渐形成。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问题的发现者,要想在初中数学中实现创新,必须由老师带头,针对具体的不同的学生制定合适的计划。教师之所以被称为阳光之下最伟大的职业,除了与教师教书育人受人尊敬有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本身也是一个不断突破创造新知识、新思想的过程。要想变革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施教思路,重新树立以锻造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为施教宗旨的目标,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从施教理念到施教方法,革故鼎新,打破应试教育的囚笼。
也就是从思想上首先要做到认同,创新是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是有它的特殊性和优越性的,身为老师一定要认真总结和发现,认识到创新模式的重要性,才能解决很多教育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很多人对创新存在认知上的偏差。每当说到创新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超乎寻常的举动,例如让学生完全放弃教材,做一些手工制作、发明;或是蔑视一切权威,让学生不着边际瞎想瞎说,越是离经叛道越是创新等。其实,真正的创新不拘于形式,学生发现了超出自己知识范围内的定理定律、从一个从没有人观察过的角度思考问题等都是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而是针对个人来说,其言论、发现等具有新颖性。因此,学生同样可以创新,只要教师用心引导,在挖掘教材、驾驭教材的基础上,高效地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主动发现创新思维的魅力,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
新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很多外国学校学生上课时不用起立的,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充当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并不是中国古代私塾一样,是权力的所有者,可以凌驾于学生之上。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有一个观点:“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创新活动才有可能发生。”第一,调动学生的主动创造性,让他们主动探索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破传统课堂上老师一个人讲,少数学生附和,多数学生呆滞无言的状况。真正的课堂,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应该是老师,老师应该是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的引路人。传统的课堂,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力被抹杀殆尽,不只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累;第二,发挥好班集体上传下达,凝聚学生向心力的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教师共存于一个集体之中,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彼此其实都在学习。教师在施教中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纳入学生群体,多替学生着想;采用学生普遍欢迎的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多向交流,教师、学生的角色可以动态互换;秉持宽松的施教政策,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不是一味压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老师有了创新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学生的配合与自觉发现。学生自己是不知道要创新的,首先是老师引导和提示,在学习中不要拘泥于固定死板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如果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够人性化、高效率,学生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天然的学习兴趣,所以施教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实际施教中,教师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调节学生个体情绪、整体学习气氛等,比如假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总之,在培养创新精神之前应先激发其学习兴趣。这种创设施教情景的做法,借助轻松愉快的授课氛围,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天然好奇心,能够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可以通过建设开放性的课堂锻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式的课堂练习,在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边角边定理时,让学生通过画图、裁剪发现新知。
思维一旦形成定式就很难有突破,不光是平时的生活生产,最怕在学习中,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思维定式,那样会阻碍很多科学的正确的因素进入考虑范围,使得学习主体闭目塞听,不能够走出怪圈,所有人最后都成了同样的模式。很多人都慨叹孩子才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对未知世界旺盛的好奇心和先天的想象力是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保护这些未成年学生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保护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火种。只要火种不灭,一旦时机成熟,学生由于好奇心的驱动,他们就会主动走向未知世界,亲身探索事物的神秘面纱。还有一点,那就是人类的好奇程度会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减退的趋势,所以学生时代的好奇心其实是他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教师必须细心呵护。
综上所述,要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创新,就必须紧抓每个环节的转变,不光是学生主体,还有老师、相关权威部门,甚至是社会舆论,都应该统一论调,为教育的创新创造好的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