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佳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北京101300)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
钟佳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北京101300)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每一个阶段的分析,找出技术资源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促进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技术资源有效利用的做法,为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提供思路。
信息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资源利用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影响的最重要途径,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有两种模式:一是自主转化模式,即自主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长链转化模式;二是跟进式转化模式,即引进先进的国内外技术成果,加以消化、吸收、改造、提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转化过程大致类似,可分为确定科研目标、科技成果研发、中试与工程化及产业化发展四个阶段。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四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链条,同时又是与外部社会政治、技术、法制等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开放的系统。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本文重点探讨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从技术资源的视角重新审视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可以归纳出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资源作为科技成果中的核心要素,经历了从产生、发布、转化到服务等一系列过程。
技术资源在各阶段流转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制约了其充分利用:
1)技术资源的产生:传统的研发手段制约了技术资源产生的效率与成功率,如何支持快速迭代与数据分析,如何针对中熟技术实现敏捷研发,如何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积累和沉淀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2)技术资源的发布:供需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协作平台。成果“藏在深山人未知”,企业“千呼万唤盼不来”。
3)技术资源的转化:不完善的支撑体系,缺乏专业化的转化平台和运作机制导致转化存在风险,科技人员不敢尝试。
4)技术资源的服务:技术资源的转化过程需要大量的市场、金融、管理等知识,急需在转化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打通从科研到资本的通路。
新兴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发展已涌现出创新产品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已不断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出集成应用模式和信息化服务模式。工业制造模式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定制化众包生产等方向演进,大数据挖掘也正成为提高企业智慧水平的重要手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样适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应用,有助于提升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1]。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4月21日印发了《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其中对于利用信息手段促进成果转化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表述如下:
1)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
2)加强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鼓励各类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务,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加强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科技文献、知识产权、标准等的信息化关联。
3)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互联网+”战略开展企业技术难题竞标等“研发众包”模式探索,促生“小微团队”和“小微企业”,聚众智推进开放式创新。
4)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构建技术交易网络平台,依托专业机构开展市场化运作,完善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各类平台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有效对接。
3.1 技术资源的产生阶段
建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或数字化研发集成环境,支持快速迭代与数据分析,以数据为中心,嵌入各类工具集。针对较为成熟的产品研发过程,应以流程为中心,构建精益研发流程,并在流程中加入工具集与相关知识的推送,实现敏捷快速研发。
同时,针对产生的技术资源分专业构建基础资源数据库,实现技术资源的结构化存储与集中检索利用,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为后续的转化提供数据基础。
以航空工业某研究所构建数字化研发集成环境(PDIE)开发体系为例。平台以研发流程为核心,以MPM/DFC/PDM系统集成为基础,建立数字化研发集成环境(PDIE),实现了各种研发工具软件基于数字流向的集成;各研发相关管理系统基于业务贯穿的集成;全面支撑新型研发体系的各个管理要素,应用于航空产品的研制计划、研发流程、数据管理各阶段并嵌入研发工作环境,提高了研发设计的效率。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个型号项目的研制上,缩短了研发周期并提高了产品制造的质量。
3.2 技术资源的发布阶段
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沟通与共享。可从两方面进行提升:一是针对科研院所基础技术为主的业务特点,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基础资源服务平台。面向立项论证、研制生产、服务保障,为行业提供基础技术资源服务,通过制定基础技术资源管理、共享、服务机制构建云服务方式下的信息资源运营服务模式,实现基础技术资源的成果利用、在线服务和共享。二是依托公共平台,如利用成熟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实现定向发布技术资源信息。利用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及科技成果在线汇交系统,实现科技成果信息的有效共享。
以航空工业某研究所构建“云计量”服务平台为例。利用“云计量”平台指链接两个(或更多)计量行业群体,为他们提供互动机制,满足相关群体(计量检测机构、仪器仪表生产商、计量检测用户)的需求的计量行业生态环境。云服务平台的两个核心部分:建立“粉丝经济体”、拓展互联网业务模式(包含电子商务、线上资源线下拓展)。经过几年的建设,“云计量”平台计量行业基础资源数据库的数据量已经达到293万篇,日均检索量超过万人。“云计量”平台已有企业会员4 000家,个人会员20万人,已经建成国内计量测控行业最大的粉丝经济体。
3.3 技术资源的转化与服务阶段
基于“互联网+”构建创意产业平台,借助网络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优势,打造基于O2O模式。通过平台汇集展示先进技术、产品和能力,与有需求的用户开展线下合作,实现技术衍生。通过平台,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从而构建新业态和新平台,探索开放式产业化合作新模式。
基于“互联网+”构建针对市场化服务与人才培养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专业机构开展市场化运作,完善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各类平台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有效对接。同时针对人才提供科技咨询、人才计划、科技人才活动、教育培训等服务。
国家在《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中指出,要充分运用众创、众扶、众包、众筹等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新理念,建立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资本、人才、服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催化作用,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基础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了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关键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支撑手段,一方面加速了数据的迭代和沉淀,另一方面提供了供需信息的沟通转化平台,通过专业化运作提升了技术资源流转的效率和转化的成功率。
[1]白振宇.基于大数据支撑的京津冀科技成果定制服务模式[J].天津经济,2014,24(10):20-22.
(编辑:王红霖)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 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echnical Resourc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Zhong Jiatao
(Bas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Ltd.,Beijing 101300)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every stage in the chain analysis,find out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technology resources,combined with the state promotes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ction plan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uts forwar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to explore new pattern transf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technology resource utilization
G415.67
A
2095-0748(2016)16-0095-02
10.16525/j.cnki.14-1362/n.2016.16.42
2016-07-04
钟佳涛(1983—),男,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数字化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