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批评报道采访技巧和策略

2016-03-01 18:37刘淑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生对象技巧

刘淑娟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潮州 521000)

民生新闻批评报道采访技巧和策略

刘淑娟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潮州 521000)

社会中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电视新闻界也出现了“民生新闻”的新名词。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要注意使用特殊的语言技巧和采访策略,这样才能在采访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和线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生新闻;采访技巧;策略

一、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采访的阻碍

民生新闻属于围绕着人民生计和市民生活进行采访的一类社会新闻。由于这类新闻报道的是人民大众的身边事、人民大众所关心的事,因而其更具有亲切感,其信息也更有普遍性意义。

民生新闻中占比重最多的要数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了,它是媒体实现舆论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但是,民生新闻批评报道在采访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的一大难点在于采访的困难。首先是批评对象的拒绝、排斥或者不配合,会使采访无法顺利进行或完成,特别是当批评报道的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或者只是一些比较小的利益冲突时,采访人员不能像对待那些重大舆论监督事件那样采取强硬措施,不能强制采访对象进行配合。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有权拒绝录像和拍照”,这给民生新闻批评报道制造了另一个困难。当批评对象拒绝录像和拍照时,我们的报道就遭到了很大的阻碍,而且报道也不容易被大众所信服。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在采访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困境,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采访的技巧和策略,才能有效地化解这些困难,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揭露真相,为人民谋福利。

二、解决阻碍的技巧和策略

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报道时,记者需要进行采访前的各种准备,将采访所遇到的各种情形考虑在内。在进行之前,新闻工作者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也就是说,采访需要将各种与主题相关的材料进行搜集汇总,同时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其采取行动的原因,尽可能多地获得与采访对象相关的资料,为采访提问做好准备。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同样也可以避免在采访过程中的失误,提高采访的效率和影响力。

其次,在采访开始阶段,民生新闻批评报道类采访对象采取拒绝、干扰态度,使采访难以进行下去时,有多种措施可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第一,在采访时,我们可以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批评类新闻采访和多个部门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如政府的主管部门、执法部门等。当采访对象不配合或者比较“强大”,不容易达到采访目的的时候,新闻记者可以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使采访顺利进行。第二,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找突破。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的采访,由于其揭示现实的特点,采访对象通常不欢迎采访,记者们轻则受到冷遇和阻拦,严重时甚至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当采访受到阻拦时,我们可以寻找突破口,迂回进行,以达到揭示事实的目的。第三,要在气势上压倒批评对象。也就是说,批评类新闻报道记者经常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特别是面对批评者各种方式的阻拦,记者要充满自信与气势,用自信与镇定来压倒批评者的心理防线,让他们说出事实。

接着,前文说过的在采访时经常会有“有权拒绝录像和拍照”的说法,这让记者的采访工作很难有效完成。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应该采取采访前“温柔”交流与面对镜头时“尖锐”提问的策略。在采访开始前,记者可以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沟通。对于非批评类报道来说,这种交流是为了采访对象更好地回答问题。但对于批评类报道来说,当批评对象得知问题比较严重或者是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时,他们会逃避采访。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采取“温柔”的策略,在正式采访之前与被采访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消除或减少采访对象的敌意;而当采访开始进行时,记者所要提问的那些敏感性的问题可以比较坦然地说出,这招也可以被称为“软硬兼施”。

再次,在采访中,提问要把握好客观性原则,避免诱导性的提问。民生新闻的采访是对客观事实所进行的一种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始终用事实说活,不被他人影响,避免带有主观色彩,遵循民生新闻“为大众呈现客观公正事实”的原则。同样,记者在采访中也不能暗示采访对象按记者的意愿回答问题。

最后,对于那些不愿讲出事实或隐瞒事实的采访对象,记者也要敏锐觉察,努力探求真相。对于这一类的采访对象,首先,记者可以采取神情上的“微察”,也就是细心观察采访对象的言行及眼神。对于不愿接受采访和隐瞒事实的对象,可以从眼神发现他们的谎言,获得事实真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眼睛看到其情绪、态度、心底和性格。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不仅要耳听采访对象的语言,观察采访对象的行为,还要留心采访对象的眼神、表情。另外,还可以灵活使用激将法,如在提问中故意夸大事实。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于非事实的话会有本能性的反对的反应,并且在力图驳倒非事实性观点时习惯用真实的情况。因此,在采访对象不愿讲述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时候,使用激将法故意夸大事实,对于批评类新闻报道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批评对象说出事实。

另外,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始终把握好情绪,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对于一个优秀的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记者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了解批评对象是记者所必须具备的“硬件”,那么把握好情绪就可以被看做是“软实力”。民生新闻批评报道所报道的都是关于人民大众的生活、生计问题,它比其他类型的新闻采访面临更多的情绪纠结。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在情绪、情感或心理上倾向于其中的一方,这就很容易导致记者把情绪带进采访进程。但是记者应该客观地陈述事实,不夹杂个人的感情因素。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整个事件之前,要努力保持心理上的平静,不能仅凭自己的情绪来评判事件。同时,在民生批评新闻采访中,记者也一定要采访矛盾双方,听取他们的意见,分别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看待事实。

[1] 梁雪娇.新闻采访的本质和特征[J].西部皮革,2016(04):233-234.

[2] 付楠楠.浅谈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J].黑河学刊,2016(02):31+33.

[3] 房舒.浅谈社会新闻的采访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6(03):158.

G222.1

A

1674-8883(2016)07-0228-01

刘淑娟(1978—),女,广东潮州人,本科,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以民生新闻为主)的采写工作。

猜你喜欢
民生对象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