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2016-03-01 18:37:25马永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奖惩编导创新性

马永超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试论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马永超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诸多事业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强化了对于社会公众的服务性,以有效推动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另外,娱乐业的兴起和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发展建设中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加强编导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在保障整体节目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增强,这极为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并在逐渐的强化建设中实现了丰富性的建设,为人们呈现了更加多样化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在信息化建设的现今社会中,为了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市场份额,必须具备创新性的发展思维,并在结合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提升节目质量。

一、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有效支撑创新性思维活动的训练。反言之,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和创新培训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节目制作时所体现的创新思维和具体的有效发挥。具体而言,电视节目的创作多是以群体的形式开展和体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编导人员和其他工作者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不能有效实现自身能力的强化和提升,并且还会受到工作人员自身专业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影响和制约。[1]

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一)有效积累素材,明确节目定位,树立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培养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其具备发现的精神和意识,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可用的素材和资料,激发创作思维和意识。然后要对具体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准确的定位,为具体的素材收集提供明确的方向,对创新活动进行更加有效的把握。[2]同时,还需要强化对创新实践活动的训练,以摆脱传统化的思维限制和束缚,并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注意对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以及立体思维等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重视细节,强化思维活动的有效结合,树立独特的编辑思维

文化艺术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广播电视节目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更加具体和明晰地对社会现象和时代风貌进行展示。所以,在具体的创作活动中,需要在同生活有效结合的基础上紧随时代的发展,确保创新思维的实际有效性。在一般的思维活动中,常用的多为单向的官场性思维,这造成了思维过程中基本思路的狭窄现象,难以实现对事物全面、整体的认知。所以,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时,可以引导性地进行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的有效结合,以在具体的创作活动中得到全新的体验,进而有效实现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培养。

(三)灵感与经验有效结合,在全新的方式下实现新动机的建设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中,灵感和直觉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灵感是大脑对自身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之后的潜意识反应,而直觉是思想认知的升华和飞跃。在进行创新思维意识和具体能力的培养时,可以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强化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思想认知和思维活动,最大化地使创新性思维得到应用。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强化对灵感和直觉的锻炼,并将经验理论作为基础性的引导,激发编导的创新型意识和动机,进而在有效的引导下对编辑方法不断地进行改良,以强化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完善奖惩机制和评价体系

完善奖惩机制和评价体系,能够最大化地使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提升其工作效率,激发和完善其创新思维。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时,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出发,在具体的评价中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以确保整体评价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奖惩机制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有效的激励和推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或者物质上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的正面意义。实施有效的奖惩机制,能够淘汰相对落后、陈旧的广播电视节目,为创造性思维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3]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奖惩机制是为了实现创新性思维建设而采取的一种相对有效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手段和策略,其最终的目标是在创新活动建设和引导下,使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有所提升,要避免在使用中出现过度的要求,使其运行趋于目的化,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提升,进而影响到广播电视编导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五)强化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对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激发时,不仅要提升编导自身的能力,还要为其创新活动的发展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在适度运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建设活动的有效性。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受众群的地位已经实现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并在现代化的时代支撑下有效实现了言论的自由。创新性的管理机制和网络信息发展的支撑,可以实现直接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进而确保电视节目创新管理同受众的需求相一致。

三、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是具体节目的建设主体,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性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环境和基本的建设需求,能够使节目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保障和提升。这就需要明确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性建设造成影响的因素,并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推动新媒体时代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有效发展。

[1] 申宇.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5):111-112.

[2] 仇雨蒙.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9):190.

[3] 姚一峰.试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闻传播,2016(04):67-68.

[4] 张晓文.试论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J].传播与版权,2014(08):76+78.

G224

A

1674-8883(2016)07-0140-01

猜你喜欢
奖惩编导创新性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30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8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长江丛刊(2017年10期)2017-11-24 21:42:52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08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3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