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李抒毅
(作者单位: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浅谈交通广播节目编排的与时俱进
王 辉 李抒毅
(作者单位: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交通广播传媒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新时期交通广播要想在节目编排上做到与时俱进,就应该继续巩固和拓展既有优势,制作出符合受众需求的节目。
交通广播;节目编排;与时俱进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推广,传统广播媒体的地位有所下降。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交通广播节目编排必须与时俱进,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的速度,但是,事实证明,优质的内容还是吸引受众和市场以及检验媒体实力的重要标准。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节目编排与时俱进的基点还是要确保优质的内容,遵循“媒体是平台,内容才是核心”的思想,确保优质的节目内容才是交通广播的立足之本。再者,交通广播节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通广播的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和后期制作就可以实现随播和直播,为此交通广播节目编排时就必须打破常规,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以及当地的道路交通状况等进行零时差的快速传递。与此同时,交通广播节目内容编排时必须突出“本土性”,节目内容要与本土文化同根同源,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以及受众心理。可以说,只有贴近受众生活,才能够赢得更多的听众,实现交通广播与当地听众互动交流的“高黏性”。在新媒体冲击的大环境下,交通广播节目编排上应该设计与本地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又具有专业性的内容节目。可以根据当地与百姓生活有关的物价、收入、就业、医疗与社保等民生问题设计丰富的资讯类节目,还可以灵活吸收地方文化元素,宣传和介绍本土特色,创造集信息传播、生活顾问及实况资讯于一身的传媒角色。此外,交通广播节目编排上还要彰显节目特色,发挥出交通广播全方位立体式交通信息播报的功能,为当地群众及外来移动人群出行提供安全方便保障,承担广大司机群体认可和喜爱的“交通伴侣”的重任。
媒体的意义归根结底是为大众服务的。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能否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交通广播节目编排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交通广播节目编排必须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打造最贴心最快乐的媒体。首先,要重视听众需求。结合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听需求,对节目时段进行详细编排,尽量让听众“在合适的时间听到合适的声音”。例如:在校学生的闲暇时间集中在晚上9点到11点之间,老年人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在早晨,那么交通广播节目可以根据这些人群的收听时间适当多安排一些他们喜爱的节目内容。其次,遵从听众的生活和工作规律。为了有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安排不同的节目内容。例如:每天早上8点左右、中午12点左右、下午5点到8点之间,这段时间交通比较拥堵,交通广播就应该多播放一些道路信息,帮助司机朋友避开拥堵路段。而到了下午1点至5点以及晚上10点以后,司机朋友工作劳累,就可以播放一些好听的音乐、有趣的小品、相声及奇闻异事等,为司机朋友提供贴心舒适的服务。最后,要突出娱乐性。多数受众在收听交通广播时都是抱着休闲放松的心态,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为广大听众提供一个轻松欢快的避风塘是新时期交通广播需要改进的地方。交通广播节目编排人员要从当地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选择丰富多样的素材,编排出能够为出行人紧张的生活缓解压力以及舒缓压抑情绪的节目。
面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与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交通广播节目编排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来满足新时期广大受众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争取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环境中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面对技术占优的新媒体,交通广播节目编排必须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及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设备打造出有特色的系列化的产品,促使交通广播节目变成能听、能看、能查阅的且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全媒体”。所以,交通广播节目编排应该朝着互动性和服务型方向发展,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实现由单一的声音媒体向多媒体形态转变,突破以往的单一收听和线性传播模式,实现信息的共享,让节目发挥出最大化的传播效应。再者,交通广播节目编排要形成品牌效应,从宣传语、节目名称、主持风格及节目包装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让节目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除此以外,交通广播节目编排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在众多类似节目中做到“独树一帜”,使节目在听众心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让听众更容易识别和接收到自己的广播频率,这样交通广播才能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环境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1]刘楠,张晓磊,于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节目的创新性之路[J].天津科技,2016(9).
[2]刚艳苗.交通广播经营品牌战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