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超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发展与创新

2016-03-01 16:23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城镇心理学城镇化

潘 威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康复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我国自1990年后期,城镇化建设驶入高速发展以来,投资、产业逐渐在城镇集中以及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等,直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党的多个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目标,进一步推进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3]近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并在2011年首次超过 50%,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4]但是当前仍存在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的状况,忽视人民群众作为城镇生活主体在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需求,混淆城镇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使城镇化陷入“建造城市的一种工具”之误解中,其真正内涵未得到落实。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研究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将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结合,更好地促进和提升公共政策的社会效益。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学能够在教育、健康、公共政策制定、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5]心理学研究者也应该被纳入到公共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研讨中。[6]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最新发展趋势,倡导关注人类潜能的发展和提升,从个体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如何能够使人类生活更加幸福,[7]其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心理健康的评估、公共政策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8]本文尝试厘清当前城镇化的现状,随后结合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反思并展望城镇化的未来发展与创新思路,旨在强化未来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积极思想,促进研究者对于积极城镇化的必要关注。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城镇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众多农民实现了身份和职业的转变,生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具体问题。例如,刘勇(2010)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水平不高、质量较差;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比较弱;城镇宏观区域布局和城镇内部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城乡差距调控不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9]沈和(2011)提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在五个方面:①城镇发展体系优待优化;②农民市民化存在制度障碍;③城镇化发展方式不够集约;④城镇综合管理能力不强;⑤投融资体制机制不活。[10]简新华、罗钜钧等人(2013)对我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城镇化在质量方面存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人口非农化、土地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等情况。[11]赵春江、李玥(2014)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尚未得到良好的解决。[12]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重数量而轻质量、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的质量和社会保障的形势依然严峻,城市的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13]如何加快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差异、缩小社会成员在发展机会和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和人的需求满足等情况,是当前城镇化亟待解决的难题。综合各位研究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城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道路,必须反思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平衡各区域的发展。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规划,即群体聚落的布局及发展的科学性。城镇化不是城市单方面的作为,必须同时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城镇化有序健康地发展。[14]缺乏规划的城镇建设犹如无本之木,不仅难以突出区域特色,而且是混乱的、无序的,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模式还处在一种摸索阶段,其纲领性的规划对于各地区的指导作用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城镇建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传统中心城市面临经济增长模式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亟待周边中小城镇的成长;另一方面,大中小城市之间缺少紧密的发展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上,各自为政,难以发挥城市群效应。[13]而且,对于应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建设“小城镇”的分歧仍然存在。[1]群体聚落格局的发展趋势不明朗。

二是城镇化的导向性模糊。城镇化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目标更要具针对性,集中力量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量力而行。但综观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迄今为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多种意义上都面临着更为明显、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15]必须明确可持续城镇化和绿色城镇化的具体措施,加强落实。片面理解城镇化内涵、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为城市扩张而忽略长远规划的激进观念亟待调整。建设过程大拆大建,一段时期强调低碳转型,另一段时期又强调集约高效、创新发展,势必导致资源、环境、人三者之间的问题,将异化城镇化的内涵。解决城镇化中部分地区由于目标指向不明而形成的目标焦虑势在必行。

三是如何满足大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建设是为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Maslow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当低层次需要被满足了之后就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解决了生理、安全等低级需要,未来城镇化进程应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着力解决农民身份转变以及潜能发挥等内在需求,从而在促进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提升城镇内涵。然而,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生产主义盛行,强调发挥城镇化在扩大投资和拉动内需的功能性作用,忽略城镇化解放农民、提升农民可行能力的终极价值目标。[16]基础设施的改进与完善,难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实际需求,削弱了城镇化所应给大众带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投入到了城市硬件的建设上,造成了高楼迭起人不见的情况。殊不知离开了人的城市,可能面临“有城无市”的尴尬境地。

二、积极心理学的思路及应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最早出现在Maslow的著作《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当时该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17]Seligman在1997年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建立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特点是既关注个体层面又兼顾社会层面,主要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个体层面上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以及如何建构关于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Kahneman指出,当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快乐等等。[18]Amabile等人通过在企业组织中的研究指出,具有积极情绪的工作人员更有创新性。[19]积极的情绪与创造力、助人倾向和任务承受能力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积极情绪体验多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获得成功。[20]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内容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关于人类个体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其目的正是通过界定此类能力,获得评估和开发能力的方法与程序,从而帮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寻求生活的真正幸福。第三个内容是社会群体层面上积极的组织系统研究。主要关注怎样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和政策,这些系统和政策能够为身处其中的个体提供支持和信任的环境,有助于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感受到最圆满的幸福。[21]

此外,积极心理学也强调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一个人在关注幸福和未来的时候,不会产生心理问题,我们的研究不应一味强调治疗和矫正,而要去关注每个人身上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提升,从环境、社会关系、个性品质等层面营造积极的氛围,彻底解决心理问题的源头。随着当代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成果应用逐渐扩大到各个层面。Seligman在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中提出了获得终极幸福的想法,并在其关于幸福的2.0理论中,丰富了幸福的含义,认为人的幸福可以包括5个元素(PERMA):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积极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当一个人具有了积极的情绪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或者生活中,在安全的、充满信任感的人际关系支持下,他将能够享受到工作或生活的意义和此成就带来的满足感,从而感受到幸福。基于此想法,Seligman创新地倡导了积极心理学的“登月计划”——全世界的成人中,有51%的人可以在2051年实现蓬勃人生(Flourish life),[22]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PERMA,并借此来评估和监测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人民的幸福感,将国家政策和人民观念引向更加正向的方面。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也关注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等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Lucas指出人际关系的消退,如离婚或孤寡,会持续地减退个体的幸福经验。[23]Halpern通过研究展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对于个体成功的影响,指出当个体有一个广泛的支持群体可以依赖,并能够得到公平对待的时候,他们将更有机会获得成功。[24]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级关怀,它重视人性中积极的方面,强调研究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使得人们能够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将注意力转移到人的潜能、动机、能力、幸福、希望等积极品质上来,用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和与人相关的各类研究。

三、超越传统思路,推进积极的人的城镇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提倡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在新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25]本身也是尝试走一种新型的特色道路,更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未来城镇化建设应从城市、乡镇、村等聚落类型的概念中跳出来,广泛吸纳各个学科领域的观点,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情绪和潜在能力为重点,注重区域积极性的发挥,同时在建设中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兼顾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以一种积极的跨文化视野,共同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的建成。

(一)注重充分激发区域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应该明确区分心理问题和个体潜能,把个体当作亟待开发的潜在资源而非存在问题需要矫正和治疗的人。提倡以积极品质培养和幸福感提升为研究重点,让个体产生深刻的独立体验,同时激发起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我国当前城镇化的突出特征是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和整体推动。[26]欧美国家的城镇化主要由经济发展推动,城市体系的发展受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区域特色的形成,也有利于各地灵活的调整体制机制,应对经济发展趋势。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可以此为参考,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建立灵活的区域评价标准和监测机制,以统筹布局为依据,引导区域主体性的发挥,指导各地方自觉地成长与发展,从而发展区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产生深刻的建设家园的体验。同时,注重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发挥,也鼓励中小城镇的特色发展,积极看待和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潜能和人力潜能,从而逐步建立和形成功能完善、合作并举、以中心城市为辐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城市群。

(二)统筹利用已有物质资源和心理资源

积极心理学摒弃了过往消极心理学以问题或障碍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强调积极地看待个体的能力和特质,认为真实生活情境中的所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提出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发展才是最真实的成长和潜能开发。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乡镇原有的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都会影响后续新城镇的发展和运行。整体的设施更新和身份转变的初衷固然美好,但要注意把握轻重缓急和对可能产生问题的积极预防。城镇化的推进可应用积极的资源观,在整合与利用已有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地居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情绪这一类隐形财富,激发民众的建设热情,广泛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由此,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城镇新居民树立主人翁观念,与城镇建立积极的联系,从而为最终“人的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兼顾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不断发展的,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以及人类群体人格特质对于社会文化的反作用。[27]我们应在城镇化进程中明确目标导向,不仅要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同时应注重培养社会大众的积极情绪,因为这些积极的情绪不仅能使个人改观,也能够通过影响群体中的其他人来给整个群体带来变化,从而有助于组织的兴旺和发展。城市不仅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也是我们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保障。城镇化进程也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改变,而且关联到整体的社会系统,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使社会成员体验到城市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构建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城市文化环境,使得大众具有形成积极人格特质的城市氛围。这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样会反过来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对城镇的亲和力,使人们之间更亲近和团结,从而更好地落实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具有“跨文化”的视野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经验的建立依赖于对内外环境的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每个人形成独一无二的心理经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每个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都存在一个“跨文化”的问题。[28]我国的城镇化从内涵来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综合变迁过程,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生活的变化,具有极其特殊的双重性文化形态。[29]农村到乡镇、乡镇到城市的转变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更新与现代化,更涉及到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尺度下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生活方式、语言和习俗等多方面变迁的复杂融合过程。各地区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可以从每个村、乡、城做出具体的文化视野上的分析,制定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近期和远期规划,分批、稳步、有序地推进市民化进程,[30]使每一个地区已有的积极观念顺利有序地转变成一种城镇建设的内涵,最终促进人民群众积极体验和顺理成章的归属感的形成,建设满足人的需求的现代城镇。同时,如果我们能够使得大众有这样一种观念,即同样的行为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一样的评价,不同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积极成分,那么人民群众的视野就扩大了,身份转变和生活归属感就会更强,城镇化的推进工作会更加顺利和有序。

四、结束语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组成,是促进人民更加幸福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城镇化已有的成就来看,每一次进步都来自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用积极的理念铸就幸福聚落,带动社会成员在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积极情感和强烈的亲社会行为,并且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到城镇建设中来,与城镇建立积极联系,从而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与满意度。对旨在激发每个人的积极品质和潜在力量,帮助个体都能顺利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发展蓬勃人生的积极心理学而言,出现的本身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但是,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是基于西方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完全照搬其理论体系将无法全面理解我国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31]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理论纳入到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来,需要注重批判的借鉴,加强本土化的实践与创新。总而言之,紧密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居民身份转变、城镇内涵等对未来我国居民聚落的积极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人民生活幸福的贡献。这种结合将有利于我们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更好地迎接资源、环境、人的需求等众多挑战。习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2]相信,以“积极”作为我国城镇化的旗帜,中华民族的未来生活定能更加地幸福。

参考文献:

[1]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1-8.

[2]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7:82-100+204-205.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16-22.

[4]贾立政,陈阳波等.顶级专家辨析新型城镇化六个核心问题[J].人民论坛,2013,04:12-13.

[5]J.Bruce Overmier.心理学对和谐社会的贡献(英文)[J].心理科学进展,2008,05:673-678.

[6]Nancy Cantor.Cantor,N.Nancy Cantor:A view from the chancellor's office. (An interview with Walter Mischel).Observer,2009,22,13-16.

[7]Seligman,M.E.P.,&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 5-14.

[8]P.Alex Linley;Stephen Joseph.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tice[M], John Wiley&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2004.P181.P354.P641.

[9]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3:20-26.

[10]沈和.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02:162-172.

[11]简新华,罗钜钧,黄锟.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J].当代财经,2013,09:5-16.

[12]赵春江,李玥.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17-122.

[13]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30-45.

[14]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1-15.

[15]洪大用.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14,07:19-23.

[16]姚毓春.人的城镇化:内在逻辑与战略选择[J].学习与探索,2014,01:106-109.

[17]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05:787-794.

[18]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81-87.

[19]Amabile,T.M., Barsade, S.G., Mueller, J.S., &Staw, B.M.Affect and creativity at work.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 367-403.

[20]Boehm,J.K., &Lyubomirsky, S.Does happiness promote career success?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08,16,101-116.

[21]柳礼泉,肖冬梅.积极o希望o快乐o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9,07:171-175.

[22](美)塞格里曼著;赵昱鲲译.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1.P15-26.

[23]Lucas, R.E.Adaptation and the set-point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Does happiness change after major life event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6,75-79.

[24]Halpern, D.Social capital[M].Cambridge,UK:Polity Press.2005.

[25]李克强强调: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9/16/content_2751462.htm,2014.09.16.

[26]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7:82-100,204-205.

[27]王福建.积极心理学对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8]秦彧.积极心理治疗模式的特色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2:55-57.

[29]戴冰洁,卢福营.两重性:城镇化进程中的近郊村落文化形态——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4,05:118-123.

[30]王晓玲.新型城市化:研究述评、内涵及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4,07:46-54.

[31]曹瑞.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趋势展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2:5-7.

[32]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N].人民日报,2014-07-10(08).

猜你喜欢
城镇心理学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