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若 何宏雯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以及应对策略
马若何宏雯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互联网在我国从发展到普及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但是它却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在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
互联网;意识形态;应对策略
作为一柄“双刃剑”,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在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
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国家对媒体的控制和管理是十分有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占绝对主导地位。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互联网准入的低门槛使媒体真正成了大众媒体,各种思想、思潮、学说在网上并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国家和种族的意识形态发生着交融和碰撞。西方国家通过一些文学、文艺和影视作品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二)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和防御能力的挑战
如今,互联网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美国掌控着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可以说,全球的互联网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思想、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体系。他们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进行文化扩张、思想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极易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改变和质疑原有的价值观念。[1]互联网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造成我国在面对其他意识形态时控制和防御能力不足。
(三)互联网削弱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
过去,传统媒体掌握着人们接触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人们自主选择和发表自己的思想,非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充斥着人们的思想。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不断向我国传递西方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教育和引领作用减弱,侵蚀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
(四)互联网增大了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的难度
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思想等。互联网的准入门槛低,大量虚假、低级的信息在网络中肆意传播,这增大了国民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青少年作为未来我国发展的主力军,是接触互联网最多的人群。互联网的隐蔽性、虚拟性易使青少年受到蒙蔽。互联网的无时空限制、信息的庞大和多元性加大了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的难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和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积极地看待互联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理论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积极沉着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和防御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意识形态的教育,奏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2]
(一)加强理论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显得十分重要,但一元化并不意味着对其他价值观念的否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不断丰富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兼容并蓄其他价值观念的合理成分,能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共识。
(二)积极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和防御能力
西方国家为了实现文化霸权,通过互联网不断地向我国传播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进行思想渗透。我们对其必须有高度的警惕,并严格进行控制。要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站,加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队伍,增加网站与受众的互动,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和防御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道德和法律齐发力,奏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相关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加上我国互联网法律体系本身的不完善,加强互联网制度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依法治国,着重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监管和控制。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以德治国,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力。媒体工作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互联网用户要自律自爱,在全社会形成互联网道德公约,形成全社会认同的良好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环境,奏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四)加强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意识形态的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3]互联网环境下,对国民意识形态的教育至关重要。要营造绿色的传播环境,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青少年占我国网民总数的很大一部分,我们始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灌输和引导。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意识形态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只有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使互联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渠道,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为国家的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1]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2]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
[3][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G206
A
1674-8883(2016)09-0127-01
马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何宏雯,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