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文化视阈下的身份认同建构
——以网络社群中TFBOYS迷为例

2016-03-01 14:28李安琪于欢欢孙艳泽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3期
关键词:社群身份建构

王 祎 李安琪 于欢欢 孙艳泽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迷文化视阈下的身份认同建构
——以网络社群中TFBOYS迷为例

王 祎 李安琪 于欢欢 孙艳泽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粉丝是迷群的典型代表,不同社会背景和年龄层次的人因为喜欢共同的偶像而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成员首先形成自我认同,即我是某某迷,有了这个身份后,再寻找其他同道中人,从而逐渐形成迷群。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的发展和完善,以及贴吧、微博和微信的兴起,为迷群的沟通和形成提供了便利渠道,这使得迷群的日常交流和互动更为方便和迅速,这种情况下,迷群的身份认同感不断增强,最终建立起对于整个群体的认同感,针对粉丝迷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及传播学等领域,具有较大的价值。本文以TFBOYS网络社群中的迷为例,利用深度访谈与线上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其在贴吧微博等平台的线上行为和基于粉丝群体的线下实践活动,对粉丝的个体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建构分别进行讨论和探析。

迷群体;身份认同;身份建构;网络社群

1 迷理论定义

迷,既可以指对某种事物着迷的人,也可以指专注着迷的一种状态。迷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看杀卫玠”就是用来形容人被仰慕。中国迷现象的产生比欧美国家出现迷现象早了一千多年。

衫德卫斯(Cornel Sandvoss)在其2005年出版的《迷研究》一书中,综合了前人对迷的研究。她认为,迷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1

学者Matt Hills在其著作《迷文化》中对将迷定义为:“专注且投入地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是细枝末节的资讯,也都能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朗朗上口、引用无碍”。2

在早期阶段,对于迷的产生、迷群体所产生的实践活动、迷在社会环境中和文化环境中的角色扮演等这些问题都很难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所以对于迷理论的定义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定。随着迷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开始尝试定义迷。从目前众多学者对迷的定义,较易总结出迷所指代的一个名词——即“狂热”。似乎早期学者界定迷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狂热”。早期国内研究迷文化的学者,也会引用西方学者对迷的定义,所以国内对于迷的分析多半是负面的。但也不可否认,“狂热”一词过于具有主观和评判之意。美国学者Brooker夫妇也曾提出并非所有迷都是非常狂热的。

根据迷的定义,本文所研究的TFBOYS迷是由于热爱TFBOYS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实践行为的人。他们或在网络论坛中发布信息、评论、观点性意见,或是参与各种粉丝会活动,或进行创造性的文化生产活动。

2 迷的社会语境

在涉及到“迷群”的存在空间问题时,从西方的咖啡馆、歌剧院到东方的茶馆和戏楼,都涉及到一个纯粹的“公共领域”的概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迷群相对应的真实空间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在传统意义迷群中,陌生人之间有着共同的偶像,但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自我,沉溺于内心世界,传统迷群渐渐失去了在公共空间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进而失去了现实的行动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体的解放达到了新高度,多数迷群在网络视阈下,迷群的主体意识逐渐提高,并具有高活跃度和互动性,新媒体技术在迷群中缔造出一种新的虚拟空间样式,即网络社区。

2.1 网络社群的搭建成就迷群

2.1.1 网络社区搭建信息传播平台

四叶草迷群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互联网视阈下的交流互动中渐渐形成,继而加强自己的迷群意识。四叶草迷群是因为对TFBOYS的喜爱才集聚在一起,网络更像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将分散全世界各地的散粉捆在一起,网络社区也变成了粉丝的话语工具,演化成粉丝偶像崇拜的现实路径。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粉丝能够实时跟踪明星动态,在与明星的网络互动中,粉丝与明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粉丝与粉丝之间的距离也被进一步地拉近,进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迷群体。

网络社群为四叶草群体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四叶草群体是通过网络社群第一次获取信息,并通过网络资源,加强自己对于明星的忠诚度,从而逐步实现迷群身份构建。

2.1.2 网络社区促进群体交流

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在汪洋的信息海洋中,逐步失去了社会实践力,而渐渐患上了“媒介依赖症”。在电视全面覆盖家庭之时,人们以“电视人”“容器人”自居。在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时代,大众在享受这史无前例的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承受着绝无仅有的孤独感。人们将这种孤独感投射到每一位明星身上,表现为超前的疯狂、痴迷。这群少数的受众在现实情境中,无法得到情感上的认同,但网络社群却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网络社群,粉丝之间通过喜爱共同的偶像而得到了情感上的倾诉和心灵上的共鸣。网络社群作为新的信息平台,为粉丝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

网络社群的形式搭建了一个自由表达和分享情感的平台,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志同道合的迷群体可以不受歧视地表达对偶像的喜爱,而那些在迷群中的积极活跃者,会成为迷群的意见领袖,受到迷群的尊崇。

2.2 迷群体的实践活动

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便利性,使粉丝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分享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心情。网络媒介平台,使偶像与受众之间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对话特征也趋于明显。互联网空间以其易获取性、去中心化和网络空间匿名性等特点逐渐成为迷群活动的实践场所。

2.2.1 分享信息

信息的共享,是四叶草群体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粉丝不能直接与偶像进行亲密接触,而在网络迷群信息流中,网络社群能够帮助迷群实现信息的互享和流通,从而使迷对偶像的狂热心态得到满足。网络迷群的信息分享活动之所以具有持续稳定性,正是因为在迷群体中不仅获取了偶像全体的信息,迷本身也成为了开放信息的信息源,从而实现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过程。由于现在互联网媒体平台的极度发展,四叶草迷群已经突破了原始迷群体单一以论坛为主体渠道的信息分享平台,而是将微博、微信、QQ空间和部落等多种渠道联合,充分将信息进行融合。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这个群体看似是一盘散沙,事实上通过对网络迷群的活动进行线上观察,可以发现,目前这个群体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2.2.2 组织活动

互联网对于迷群的主体性培育具体表现在迷群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各类粉丝活动。各类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意见领袖为首的线上活动;另一类是以偶像为主的线下活动。

四叶草迷群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平台,融合线上和线下活动,打破迷群体空间的局限性。网络以其空间的庞大性、易获取性的优势,实现迷群媒体权的接近,甚至实现了媒体使用权的“下移动”和“反转”,使网络迷群的共同意志力很快转换为现实的行动力。

2.2.3 观点表达

TFBOYS作为当红偶像团体,已成为互联网视阈下的热门话题之一,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信息巨浪中,对于TFBOYS的负面信息也是呈现出增指数发展的趋势。当人们在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下,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之时,四叶草群体对于网络的舆论导向是更加倾向于正面的,是个人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表现。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在光环效应和证实偏见理论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论点,而忽视对自己不利的观点,同时也规避相反的意见和风险。

3 迷的身份认同建构

3.1 身份认同概念界定

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关于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都不尽相同,但概念也是处于一定的发展与演变之中。从宏观角度来看,关于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得到共识的、确定的结论;从微观来看,身份认同包括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方面。学界关于这两方面概念界定有着丰富的研究。

3.1.1 个体身份认同

个体身份认同,也可称为自我身份认同。要探究自我认同的概念,此处要引用到拉康的镜像理论。它是通过观察婴儿对于镜中自我形象的认知而总结出的理论。与吉登斯相似,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个体身份认同的建构是通过自我认知与他者的反馈(即镜中的形象)相合而成。个体既会产生一个自我理想形象并不断追求,也会通过镜中形象的反映形成一种“认知假象”。就如同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个体身份的建构建立在真实与虚幻场景相融的境地之中,它虽不是完全准确与真实,但对于个体形象的认同与追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1.2 群体身份认同

群体身份认同及群体的社会认同感,也可以引申为个人的自我归类理论。一方面,社会认同理论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群体产生认同与归属感,从而形成群体形象的认同;另一方面,来自于群体以外的个人或群体对于群体的观点也是群体形象认同的一部分。当群体身份受到质疑或批评时,群体中的个体将团结起来,以群体的身份进行回击。

3.2 个体身份认同建构的实现途径

个体形象认同的建构需要在与他者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形成,这里将引用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即认为人是社会性质的人,人的社会生命起源于与他人的沟通。个体对于自我形象的认同是通过与他人的沟通而获得,即镜中的影像。它是指个人一种想象力,想象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及对自己的评价,然后与自我的理想形象相比,从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结果,并影响着自我的行为。

3.2.1 迷个体的相互认知

在当下网络社群盛行的时代下,迷的交流范围也多集中于网络上的几大典型社群,如微博、贴吧等。作为个体迷的身份的构建首先来自于其他个体的肯定,作为迷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成员,当他们在群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或信息而得到了其他个体的认可时,个体就会认为自己得到了身份上的认同。例如,一些歌迷在TFBOYS吧中发表了一个类似“从TFBOYS身上学到的正能量也感染到了自己”的帖子之后,得到了其他个体的点赞、转发或同感性的回复,这时个体就会认为自我形象得到了树立。

3.2.2 迷群体对于个体的认知

除了迷个体间的相互认知,来自迷群体的认知对于个体形象的认同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上文提到的群内负责人的角色优越感一定程度上也是来源于群体内部的认可。同时,作为迷个体,之所以愿意加入到某一个网络社群中发言、讨论并响应群内的活动与要求,也是源自于群体对自身形象的一种认知肯定。当个体觉得自己身为群体中的一员,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那么群体对于自己的认知情况就将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3.3 迷的群体身份认同建构

作为迷群体中的一员,除了对个体身份认同的需要,他们也需要外界对于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认同,即群体形象的身份认同。个体形象的构建是通过在社会及他者眼中的反映,这一社会和他者都是指他所处的群体。因此,对于迷群体身份的认同建构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

3.3.1 来自群体内部的群体身份认同

对于群体身份的认同首先来自于群体内部成员的认可。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社会认同树立的基本程序为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这三个部分。

群体在树立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也会循着一种“自尊假象”,就如同自我身份认同的镜中像理论,群体也会有一个自我期许,并通过群体在社会中的反映来塑造起本群体的整体形象,或满意或不满意。但不同于自我形象认同的是,当自我从他者处获得了不满意的结果时,自我会努力扭转或协调,以达到自我的理想状态;而同样的境况授之于群体时,群体内的成员要么采取措施发起反击,扭转社会的态度,提升本群体的形象,要么选择离开本群体,继而选择符合理想状态的新群体加入。

以TFBOYS的迷群体为例,2015年7月底,韩国演唱组合XO和中国偶像团体TFBOYS的粉丝骂战在各大网络社群都位于热搜前排。虽然两边的群体都属于明星的粉丝团体,但由于所追明星不同,这种粉丝团体带有着强烈的差异性与排外性。因此,当自方明星受到侵害时,群体对于形象的维护需求显得格外强烈。从总体上看,成员们之所以会遵守群体内的规范,如按照贴吧吧主的要求发帖、或是当群体受到外界的攻击时,团结一致地对外反击,都是建立在对群体形象的认同的基础之上的结果。反过来说,成员对群体的认可即是群体身份认同建构的基本前提。

3.3.2 来自群体外部的群体身份认同

除了来自群体内部成员的认可,群体外部对群体形象的认同亦不可忽略。就当下情况来讲,外界对于迷群体的形象认同最主要的即来自于媒介。媒体报道中的迷群体形象是大众对迷群体形象认同的重要来源。

目前,媒体中关于迷群体的报道多集中于负面形象的报道。例如,“杨丽娟事件”“粉丝用压岁钱为罗志祥买车”等,在大众的印象中,一提到“粉丝”或是“迷”的概念,大家马上就会产生消极的看法。当一提到“迷”的概念,许多人对这一群体的形象认知为:“不理智”“盲目”“疯狂”等。然而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及观察与研究,可以看出,这些负面的特点确实存在于迷群体之中,但只是一小部分偏激的人群,迷群体中的主流部分都是比较理智与理性的。总而言之,群体外部对于群体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媒体关于迷群体形象的报道尚处于片面与刻板成见的情况。

此外,迷群体的实践活动中对于媒介多元化的使用也是媒介的文化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与个体及群体的形象认同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群体的交流氛围以及日常状态反映着这一个体或群体的整体素质与品位。在TFBOYS的粉丝QQ群中有许多是依照地缘的关系进行划分的,每一个小群体对外的表现同时也是这一地区形象的写照。反之亦然,外界对于某一地区人的看法也会影响对于这一地区迷群体形象的认同。

4 结语

本文以TFBOYS迷为例对迷群体的概念及形象认同进行探究,而TFBOYS之上的更大一级别的分类即为迷群体,这一迷群体的领域内包括其他明星的迷群,也包括体育迷、美剧迷、韩剧迷等。每一个迷个体与迷群体的形象都是在自我认定与外界他者反馈的融合中形成的,个体形象认同与群体形象认同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着差异性,但就迷群体自身而言,他们本身是带有着一定的能动作用的,这既包括消极方面的也包括积极方面的。总之,对于社会的进展而言,它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种群体。同时,关于迷群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会更加丰富。

[1]欧文·戈大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邓惟佳.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以“伊甸园美剧伦谈”为例的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王强.“参与性文化”对电视受众的解释力——亨利·詹金斯的粉丝理论透视 [J].青年记者,2015(10).

[4]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注释:

1 张嫱.《迷研究理论初探》,载于《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5期。

2 Matt Hills著,朱华瑄译.《Fan Culture》微博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

王祎(1993-),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李安琪(1992-),女,汉,辽宁锦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学;于欢欢(1992-),女,辽宁朝阳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新闻学;孙艳泽(1991-),女,内蒙古满洲里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社群身份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社群短命七宗罪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建构游戏玩不够
身份案(下)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