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历史课

2016-03-01 12:18
关键词:素质历史教学

蔡 频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二高中 黑龙江友谊 155811)



浅谈如何上好历史课

蔡 频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二高中 黑龙江友谊 155811)

摘 要: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让我深深地感觉到现在的历史教学难度越来越大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性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今后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下面,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儿想法:

关键词:历史 教学 素质

一、注重专业素养,是上好历史课的前提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专业素养中最重要的,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能走上讲台的,否则是“误人子弟”,每个教师在成长中都会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就是有“素”、有“养”,一个是保证你有成为教师的能力,也就是你的素质,有好多从事教育的人总也取得不了好成绩,也不被学生爱戴,工作个人一团糟,这就是不具备当教师的素质;然后就是“养”,教学相长,当我们带着所学的知识回来要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落伍了,教材变了,教辅陈旧了,学生太新了。这时候就要学起来,学起来的知识也是专业知识,只有我们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才能去教学生,才能指导学生自学,发散学生思维而不把自己困到未知的知识里。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而教师素养的高低是教学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新教材中。所以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

二、重视学情分析,是上好历史课的基础

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面对信息科技时代的备课如何做到真正的有效,我们针对备课设计来开展研究,重视学情分析,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益。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教师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及学生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哪些准备。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为教学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这样,教师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教学设计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也就是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每上一堂课,好比带领学生占领一个知识的堡垒,就像进军打仗一样。打仗不能打无准备我把握之仗,要带领学生攻占知识的堡垒,教师就应充分备课。学生在不断地成长、学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已的知识、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学生。此外,教师要把自已懂的知识教给学生,还有一个怎样教的问题,必须考虑教学步骤和方法,做好精心的、周密的教学程序的设计,这就得认真备课。因此,如何备好课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学会的基本功。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做到六备: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备习题。备教法,又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

由于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选择最为适合学生的教法,弱化知识点的强硬输灌,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因材施教。因此,备学生在我校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编织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教学过程和目标及与教师协调一致可获取知识的乐趣。只有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想实现这一愿望,我们历史老师的备课时就不能不备学生,这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

四、善于课后反思,是上好历史课的保证

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例如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够重视课后反思,及没有找到合适的对策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这一点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

在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时,说到当时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让他们展示课前搜集的粮票、布票、钱币等。这项活动一开始备课时并未考虑到,是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时才设计的,再次试教后效果非常好。可见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反馈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还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猜你喜欢
素质历史教学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