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积淀厚重的校园文化

2016-03-01 00:40江苏省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潘琼
新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务工人员

□江苏省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 潘琼



在传承中积淀厚重的校园文化

□江苏省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潘琼

“根是生命的本源,生命的印记,也是文化的本源和印记。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这种根越深长,就越有文化。”我校坐落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祥地——明清时期繁荣的桃花坞大街。这里曾云集了数十百家木刻年画的画铺,历史缓缓流淌,但依然没有带走这里浓重的文化气息。近年来,西面阊门的繁荣,山塘街的兴起,民间民俗保护中心的建立都给这条古老的大街添上了一抹新色。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项让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也成了苏州对外宣传的名片。“木刻文化”是吴地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姑苏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有人说,学校不仅是科学的殿堂,更是文化的圣地,心灵的故乡;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深最大的,不是某一学科、某种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校的文化。学生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他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这将影响他的一生。

我校集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这些孩子由于跟随父母从各自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由于成长的经历和接受教育的环境与城市里的孩子所经历的完全不同,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言语交流、外表打扮等。城市里的孩子会用略显“高傲”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从一开始他们就很难真正融入到一起。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工作也很艰辛,他们或许只会顾及到孩子的吃穿用,而无心去顾及孩子的学习问题,当然也就不会主动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我想这种忽视并不全是父母的责任,毕竟他们受到了诸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文化水平、生活压力、收入情况、住房条件,等等。而学校方面,必须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足够重视,要解决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依靠校园文化去激活。

我们追求的苏式校园应该是朴素、清丽、典雅和大气。朴素,是指它可以没有华丽的外表,清丽,是指它一年四季都拥有醉人的绿色;典雅,是指它韵味悠长,精致雅观;大气,是它必须具备的大家风范,气度不凡。这样的校园,奔涌着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扣击着心灵,它会使人感动、兴奋、激越、升腾,它能教人求真、向善、爱美,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漫步其中,师生的脸上会洋溢着快乐的欢笑,从内心迸发出阳光与活力。

以吴文化育人,在思想上,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渴望。在行动上,强调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提升,主动获得生命的共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以生命欣赏生命,以心灵开启心灵,于是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向传递接受的过程,而是双方相互启发、互动共生的过程,是共识逐步获得和扩大的过程,也是鲜活生命因此而不断自由生长的过程。在文化熏陶下,师生的脉搏一起律动的感觉一定很美。这就是被全校师生认同的,一种可感受到的氛围,一种群体固化的行为表现,这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终身性的,我们应该在学生年少时期充分地舒展他们的精神和心智,提高他们对世界的敏感性,从而给人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基础。在人生历程中,一种兴趣的绵延,一种韧性的坚持,很显然只有来自年少时期就奠定下的强烈的兴趣及由此而形成的习惯。学校通过桃花坞木刻文化中人物、故事、习俗等校本课程资源,对孩子德行涵养方面培养,如意志的磨炼,做事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最关键的是外来务工子女对当地文化融合的认同感。另外,通过对健在的民间老艺人的调查和走访,与博物馆合作搭建平台让孩子感受游客的旅游体验,为当地文化保护存一点热情和责任,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成功感,由此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点滴的幸福,形成一种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孩子一辈子受用的。

因此,我们力求在最为贴近校园文化与特色的校本教材中开拓创新,融入时代精神,在趣味性、可读性的基础上,进行潜意识的社会价值取向塑造,尽力克服创新初期的生硬、粗糙与不足,形成一个传统创新,传统再创造的长期逐累过程,力求将叶圣陶教育理念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渗透进课堂。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学校研制了木刻绘本“桃娃礼仪”课程,问好礼、集会礼、课间礼、两操礼、用餐礼、课堂礼、放学礼,以朗朗上口的儿童化口令,将好习惯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要求。譬如上下楼梯,抢道抢行固然要不得,即便在身后急促地“快走快点”也不宜发出,因为这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妨碍人家的行动,造成摔倒摔伤的情况,需要反复训练促成,直到每一个孩子都明白此理养成此行,最后内化为个人素养,每一次上下楼梯都懂得相互等待和谦让了,才认为拥有了“谦让”的习惯。我们坚信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好习惯越多,能力会越强。

此外,学校绝不能教学生做有名无实的事情。我们创办了木刻传习所,规划了《桃花坞记》等校本教材,如果在一阵高兴之后,传习所里蔓草丛生,蛛网处处,校本教材四处散落,再也没有下文,这就是有名无实。做这种有名无实的事比不做还要糟糕,如果学生习惯了,终其一生,无论做什么事总是这样有名无实。所以,做就必须要认真扎实去做,脚踏实地,必须名副其实。

百年老校桃坞小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深化本校独有的文化精髓,逐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苏式文化特色,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未来的路上,学校将继续传承“吴文化”,提升体验教育,扎实养成教育,不断创新教育举措,精设活动载体,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留下一份精彩的回忆。

猜你喜欢
桃花坞木刻务工人员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阳光 阳光》绝版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木刻年画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桃花坞与梅花岭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