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刘 华
润物无声:把学生领进中国画的艺术殿堂
——小学美术水墨画欣赏教学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刘 华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形式。学习水墨画有利于促进少儿创造潜能的开发与审美素养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少儿美术教育中,水墨画的学习已越来越受重视和欢迎。从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欣赏能力的基础出发,美术欣赏教学首先要培养喜欢中国水墨画的兴趣和情感;要逐步引导学生懂得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掌握欣赏画作的门道,把学生领进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殿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国水墨画欣赏教学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在视觉艺术领域最集中的表现,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让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产生审美的悟性和创造力,进而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是情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中国画的内容入手,选择故事性强的作品进行欣赏。内容的欣赏,通俗地说是“讲故事”,严格地讲是文学性欣赏,与美术作品更强调视觉形式欣赏还是有距离的,但对于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学生来说,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欣赏(听故事),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把学生牢牢吸引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可以直观、具体、真实地建立起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一幅抽象的作品在学生面前变的鲜活生动起来。如《柳牛图》是齐白石老先生创作的充满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和无限眷恋的作品。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我将白石老人的生活经历编成小故事,“从普通木匠到艺术大师”“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讲给学生听,告诉他们这样一个道理,齐白石笔下那些游动的虾、横行的蟹、弹跳的蛙、毛茸茸的小鸡和我们教材中那蹒跚的水牛等,都是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启发学生向齐白石学习,一生不断追求艺术探索之路;学习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永葆青春的艺术视角;学习他不断创新、意境高远、诗书画印样样精通的艺术风格及成就。《风雨鸡鸣》图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徐悲鸿 1943年创作的《会狮东京》一画,表现群狮将富士山踏于足下,期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使学生加深对画的理解和印象,再衬以徐悲鸿事迹简介:徐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中,以自己的画作在国外展售,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救济祖国受苦受难的人民,使学生看其画、闻其人,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李可染、林风眠创作的《万山红遍》、《秋》,以中国画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鲜明地再现出秋色之美,浓郁醇厚且明艳诱人。
中国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仅因为其历史的深厚久远,更因为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尤其是中国画水墨渲染的视觉效果,几乎是语言无法传达的。如果能在讲到这些知识点时穿插几个小游戏,生动而又直观地将知识点通过游戏浸润学生于无意识之中,能起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独特的水墨渗化效果,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发给他们若干张绘画用纸,其中有生宣纸、熟宣纸、铅画纸等,事先并不告诉学生各种纸张的不同,然后让学生用干湿不同的墨色在纸上任意挥写。这时不同的绘画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学生直接体验的基础上,我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收集起来,和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带有典型性的知识要点。并对“作品”的创作者给予奖励——一张生宣纸。
笔墨形式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是中国特有的视觉艺术形式。中国画是非常讲究笔墨的,欣赏中国画也必须懂得笔墨和看懂笔墨。一般说来,用笔就是指线条,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线条不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也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因此,中国画线条的变化是很丰富的。中国画线条的丰富变化,缘于特殊工具的特殊表现方式。比如,中国画从执笔到运笔都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式规范,形成了以自然有力、变化灵动、苍老滋润、松灵凝炼、刚柔相济、巧拙互参的审美取向。用墨就是用色,主要目的是表现物体的色彩、深浅等。墨虽然是黑的,但调以不同的水分,就会产生不同浓淡变化,中国画有“墨分五色”的说法是指“焦、重、浓、淡、清”五种深浅不同的墨色,故说“墨即是色”,用墨要有浓淡干湿,变化丰富,使画面气韵生动,产生中国画特有的奇妙韵味。中国画因讲究笔墨,所以欣赏中国画,就要看它的笔墨表现。具备一定的笔墨欣赏能力,就成为提高中国画欣赏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笔墨是融会在中国画之中的,多比较、多观察是提高笔墨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根据条件举办中国画展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笔墨特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展示,通过美展相互切磋、交流,对提高学生中国画欣赏能力、增强自信心及建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有帮助。
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画的情感,是欣赏教学的起点;懂得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由表及里地把握画作的内容和神韵,是欣赏教学的重点。把学生领进中国画的艺术殿堂,是每一个小学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