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美术鉴赏

2016-03-01 10:58宋长江
关键词:农妇明度米勒

宋长江

(建昌县职业中专 辽宁葫芦岛 125300)

《拾穗者》美术鉴赏

宋长江

(建昌县职业中专 辽宁葫芦岛 125300)

美术鉴赏是人们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自的视觉感知与审美知识等结合起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联想、体验、分析和判断的欣赏与鉴别的过程。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鉴赏 乡村生活 色彩 构图

《拾穗者》是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人物风景油画,画面描绘的是十九世纪法国乡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是最能够代表米勒绘画风格的一件作品。该画现珍藏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内。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以农民生活为题材,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出身农民家庭的米勒从小就对农村生活有着特殊的情感,希望通过他的画笔能够让人们充分了解法国农民淳朴和勤劳的美好形象。为此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干农活,下午就在小屋子里画画,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热情,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灵感,使他对艺术充满了热爱和追求。

基于生活上的种种因素,米勒与1857年创作出了这幅《拾穗者》。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劳动人民在田间劳动的场景,简单而真实的表现出以三名正弯着腰繁忙地捡遗落在地上的麦穗的农妇形象。深秋,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三位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和笨重的旧鞋子,谦卑地躬下身子,在田野间拾起散落的粮食。米勒完全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表情,就如同理想中的农民一样辛勤而深沉地劳动着。尽管脸部都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忍耐、谦卑、忠诚的表情。画中农妇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在外型上,轮廓明显,形象坚实有力,以表达广大农民独特的坚毅的气质。画中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头巾,并且也将这三种颜色作为了衣服的主色调,画中的农妇不是整幅画中离观赏者最近的人,在透视上也没有显得很大。很显然,三个人物在画中的位置是米勒精心安排的,画中人物的位置也与画中光源的走向之间有着默契搭配。光源自画面后方左上角照射向前偏右的位置。人物的站位也随着光源的走向而一字排开。这样由于光源的变化,三位农妇身上受光的强度及光在人身上造成的明暗对比度也有着微妙的差别。此外,由于人物在画面中离观众的远近也不尽相同,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当然,对背景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远处的背景部分离光源近,所以较离光源较远的画面前方在色彩明度上较亮。整幅画面的暗色调流露了农妇沉重的心情,也表达了米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整幅画作的人物位置浑然天成,独具匠心,显得简洁明了,同时又不失和谐,与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田野融为一体,共同衬托着辛勤工作的农妇,包容着他们。

与画中人物位置的比较而言,更重要的是,米勒在对三个农妇衣着颜色的处理上独具匠心,这才使得中间的农妇成为了焦点,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首先,我们来看农妇们上衣的颜色。我们可以把三位农妇上衣的色彩明度分成亮、灰、暗三种基调。再次,我们来看农妇们的裙子颜色。上衣中最亮的使中间那名农妇穿了在画面中明度最低,色调最暗的一条裙子,这恰恰也与她的白色上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鲜明对比下,白衬衣的明度便显得更加亮了。与此同时,为使这个画面平衡,作者把最亮的裙子穿在了画中离我们最近并且靠右的农妇的身上,而明度居中的裙子则穿在了画面中最左面农妇的人身上。在头巾颜色的选取上,作者也是独具匠心,中间农妇的红色头巾无疑是最能够吸引欣赏者眼球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米勒以色彩为手段解决了画面中焦点的问题。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张画时,我们首先会被前方的三名农妇所吸引。而三人中,观众的视觉焦点被首先锁定在中间的那名农妇身上。在众多色彩中,越偏暖而且明度越高的颜色就越能吸引观众的注意。毋庸置疑,本幅画中红色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中间那名农妇带着粉红色的套袖,这是区别于两边的人的。画面左边的人也穿着偏红的衣服,之所以没起到这样的目的,原因很简单,就像前面提到的左方的人在画面左面,位置上本不在中心,况且画面左边的农妇穿的红衣服在色彩明度上也完全没有中间农妇衣物上的红色亮,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左边农妇衣服的红颜色略显脏,同时这也是由于明暗对比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暗黄色调总给人一种宁静沉重、庄严伤感的感觉,而那三名农妇的头巾的鲜艳颜色也被染上了一种淡淡的哀伤。画中的左侧光源照射在农妇的身上,使她们显得沉稳有力,使作品在纯朴浓重淳厚的氛围中,极具撼人的力气,吸引住了观赏者的视线。

在描绘三位主体对象位置的处理上,米勒把诸如草垛、树木和农舍等物体放在了整个场景的后方,把主人公画在前方。三位劳动者的动作姿势也被画家描绘得不尽相同,这在体现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劳作时姿态各异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人体素描方面扎实精湛的绘画能力和坚实的绘画基础。由于在画面中离观众的位置近,三个农妇与远处的背景对象相比,三位主人公在视觉上显得更大。整幅画中最经典的就是画后方天地交汇的水平视平线与画面左上方偏后斜插下来的光源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形成了二维与三维空间效果的交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整幅画中充满了对比的元素,诸如主体人物劳动场面中充满的生气活力,与农场后方无生命力物体的死寂形成对比,以及画面中远近色彩明度的对比和通过透视形成的人与景之间大小的对比。

真实,是作者米勒赋予《拾穗者》这幅画的生命,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当时社会的共鸣,所以资产阶级惧怕米勒,惧怕他带有浓烈写实主义色彩的笔触,严酷的社会问题,紧张的阶级对立局面,都在这幅画里,被深刻的揭露出来。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淳朴善良、憨厚坚毅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这幅名画传达了米勒对劳苦大众艰难生活的无比同情和对乡村生活的钟爱,他试图把观赏者带入这样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里,感受大地的脉搏和心跳,体会她顽强而又朴实的生命,体会乡间人民生生不息的命运。

猜你喜欢
农妇明度米勒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公司烧饭农妇意外坠亡是否认定工伤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农妇的理想
为什么接电话
富贵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