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勇(广西师范大学人事处 广西桂林 541004)
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基金会教育捐赠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周勇
(广西师范大学人事处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教育捐赠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基金会逐渐成为其主要运作方式。由于起步较晚,尚不成熟的基金会部分地制约了教育捐赠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广西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呈现出以基金会形式运作的教育捐赠事业的发展状况,并探索相应的完善思路。
关键词:教育捐赠 基金会 制约因素 对策
广西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投资相对不足,一直以来,政府在保证教育发展财政性投资力度的同时,积极地从政策环境方面构建起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2002年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捐资助学管理办法》,在制度上引领着教育捐赠事业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伴着慈善事业苏醒的春风,基金会的教育捐赠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会捐赠的运作模式为更多的捐赠团体或个人所悦纳,带来积极社会效益。同时基金会及地区本身存在的一些操作性、制度性因素也制约着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捐赠的可持续发展。[1]
1.公益基金会方面
(1)基金规模“长不大”
目前我国公益基金会的规模普遍较小,募集资金的能力有限,“长不大”是我国各类公益基金会的通病。造成这一现象的有三个方面原因:
① 社会慈善意识不强,慈善捐赠水平较低
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慈善捐赠资金,慈善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发展需要一种社会氛围,也需要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和社会的慈善价值观的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有政府主导,公民的参与意识淡薄,社会捐赠水平低。造成公益基金会资金匮乏。[2]
② 基金的增值能力低
在资金运作上,考虑到公益基金的特性以及公益基金会积极运作有限的社会资源达到社会公益最大化的组织目标,所以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公益基金会的投资更须坚持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协调统一原则。长期以来,我国公益基金会的资金管理都采用非常保守的投资方式,形式单一、投资渠道少、流动性差,使公益基金会在投资过程中难以兼顾投资三性、资金运作不畅、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增值困难。
2.内部运作不规范
目前基金会内部运作存在很多问题如:其一,信息不公开,透明度低。公益基金会作为公益性组织,工作透明,确立公信力是其发展的基石,但目前我国公益基金会的运作缺乏规范,信息不公开透明, 捐赠人无法通过合适渠道得到组织运作的各种相关信息。其二,基金会自身定位不明确,降低了其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目前有一部分公益基金组织使命感不强,缺乏相应的公益理念和为公众服务的定位。其三,基金会自律机制不健全,公益腐败事件的不断出现。公益基金会因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的硬性约束,主要依靠道德和责任感支持的行为人的自律,组织内部管理松弛,由于内外监督机制的缺位,慈善组织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慈善组织良好的公众形象。其四,基金会在项目选择和资金发放方面监查不严。基金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重视项目资金的募集,忽视项目的选择和资金的投放方向管理,资金管理混乱,社会效益不明显。
2.广西地区的制度环境
(1)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本土公益基金发展缓慢
中国的公益基金会不发达,根本原因既不是中国文化缺乏“优雅的理性态度”,也不是缺乏“超功利的信仰支持”的问题,而是经济不发达的必然产物。广西作为西部省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省区,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生存资本相对匮乏,个人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比重又很大,加之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个人发展机遇不公平的社会背景,人们内心仍充满焦虑和压力。民众自身的生存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难以再出让一定比例收入用于公益捐赠。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企业的市场成熟度低,影响着企业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投入,本土基金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发展缓慢。[3]
(2)资金使用的部门化倾向严重
基金会的产生或是发展都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从基金会目标达成的角度看,基金会公益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政府的力量。当前,广西经济政治都处在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在对第三部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上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基金会发展中政府角色仍然带有深刻的传统体制的烙印。基金会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组织内部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由于各部门利益的不一致,挂靠在各部门的公益基金会在捐赠对象的选择和项目的实施决策中主管领导的意愿决策依据,部门利益意愿严重干扰了捐赠资金的使用方向。
1.加强本土公益基金会的内部管理
公益基金会作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必须引入职业化的管理运作模式,建立一个分工明确、运作专业、资源优化组合的组织体系,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组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建立合理的内部治理机构
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和理事会制度,董事会负责宏观决策、战略规划、财务指导和检查落实等,在机构内部设立专业委员会,聘请社会贤达参与决策。理事会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执行董事会确定的方针政策。明确基金会的筹款和支出两项职能,实行筹款机构和项目实施机构的职能分离,筹款机构专注于劝募工作,实施机构专注于项目设计和实施,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4]
3.应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批露制度
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批露制度,是基金会各项工作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基金会对捐资者和公众认真负责的基本体现,规范的财务制度应包括:第一,建立明细的基金会收支账目管理体系,保证财务的清晰。第二,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程序,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第三,建立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基金会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第四,建立透明公开的财务制度,定期向捐赠者乃至全社会公布各项支出和财务审计报告等。加大基金会活动的透明、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4.建立监控系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严密的监控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有关项目,基金会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供活动计划、实施步骤以及阶段和终结性的目标。据此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并将结果反馈给受助者。二是受助者必须提供详尽的财务报表,并接受基金会的检查,并作为继续投资的依据。三是做好信息收集评定工作。监控系统主要由基金会的执行部门操作,理事会要对执行人员具体落实责任,通过收集各方信息,进行工作评定。
5.加强公益基金会的筹款能力和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公益基金会的筹款能力和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建设是扩大基金规模,充实基金财力,是基金会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为强有力的资助帮扶的基础。基金会积极壮大经济实力包括两个方面:
(1)积极扩大基金会的筹款能力
基金会应该跳出政府附属机构的意识怪圈,改变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或仅靠领导者个人的关系募集资金的方式,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强市场营销,通过成功的项目运作,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取得公众的信任。基金会组织可以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公益广告、明星效应,与市场盈利企业结盟,与政府结伴,与境外组织合作等营销手段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和组织形象,吸引社会捐赠资金。
(2)加强基金的保值增值
首先,应该完善基金会资金的管理,为分散基金投资的风险,基金的投资应该多元化,而不仅仅只是存款这一简单的投资方式,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正逐步规范,投资基金,债券等相对保险的金融产品是比较好的选择。也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投资组合,委托一些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进行运作,这样做既可以降低投资的风险,也可以减轻基金会在招聘专业人员方面的成本。总之,公益基金会在新时期,应该积极解放思想,在保持自身公益性质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扩大基金规模。[5]
6.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教育捐赠投向义务教育
企业的捐赠供给也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受捐赠成本和收益影响,研究表明,税收价格对于捐赠有直接影响,捐赠的“税收价格”越低,公司捐赠数额越多。目前我国税法规定捐赠在应纳税额3%的幅度以内的才能扣除,超过部分不能扣除,这种较低的幅度限制使得捐赠行为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税收减免,相反,企业还要对限额以外的捐赠支付相应的税收,打击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同时,在个人所得税税法中,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少,允许扣除的比例也比较小,影响了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而各种基金会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已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建立义务教育捐赠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义务教育捐赠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幅度,返利于捐赠主体,有利于体现捐赠的税收价格效应,引导个人和组织向义务教育捐赠,能更有效地满足义务教育融资的需要,促进义务教育发展。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有相当广泛涵盖面和资金规模,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民间基金会组织,成为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力量。广西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有利于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制度,加强其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本土基金会组织的发展,让其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马佳宏.教育新视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扬生.第三部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5]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新华文摘,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