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苗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点石斋画报》与清末社会形态
王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大众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往往是对一个社会真实形态的写照,回望历史,一百多年前的《点石斋画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对于今天的“泛读图时代”仍然具有启蒙和借鉴的意义。清朝末年,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民生凋敝、内忧外患,伴随着列强的殖民入侵,西方开放的风气也吹入中国。上海作为通商口岸之一,领社会风气之先,而《申报》又是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其副刊《点石斋画报》通过图画的形式或褒扬或鞭挞的传播新的知识思想,将当时的社会形态展示出来,对开化民智和解放社会风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当今大众媒体借鉴和深思。
画报;清末社会;纸媒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各类媒介携信息而来,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各类媒介信息的选择不再只局限于知识水平的高低。即使是普通的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来获得信息。在各类大众媒介中,纸媒仍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深度剖析的报道方式外,其刊登的精彩图片也是吸引受众眼球的法宝之一。许多报纸的头版图片都力求精彩生动,以便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近年来各类旅游画报、人物画报的销量走红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就报纸、杂志而言,通过图片传达信息或思想比文字更具趣味,使人一目了然。不仅是纸媒,电视、网络也设有读图新闻的栏目、读图新闻的网站。在工业化信息时代,人们更倾向于简洁直观的信息传达方式,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泛读图时代”。而在中国,“读图时代”的开启要追溯到19世纪的清朝末年。
1884年《申报》出版了中国第一份近代画报——《点石斋画报》,虽然作为《申报》的副刊,但是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却不逊于《申报》。《点石斋画报》注重用图画的形象来表现当时清末的社会万象,供职于该画报的画家除了有该报主编吴友如,还有张志瀛、周权香、顾月洲、周慕乔、田子琳、金桂生、马子明等20余人,他们多采用西方的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优美。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将《点石斋画报》划分为四个主题,即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1]作为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报之一,它的报道范围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在当时催生了一批同类画报的出现,中国的“读图时代”也由此开启。
清朝末年,经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腐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巨额的战争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之清末官场贪污成风,上行下效,各级官吏借机搜刮民脂民膏,各地起义暴动四起,广大底层百姓苦不堪言。割让领土使中国社会各界民怨沸腾,国民士气低落。西方的殖民入侵在给中国人民带来一系列苦难的同时,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出现了洋枪、洋炮、洋车,开始修铁路,造轮船。除此之外,西方开放的社会风气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此时的中国社会和都市风情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国人办报之前,外国报纸的主要任务是传教,很少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状态。即使后来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但碍于民众识字水平的限制,达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而《点石斋画报》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图画的形式传播新闻,虽然其中不免有夸张的成分,但却让许多识字不多的普通人也能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人写诗称颂《点石斋画报》“纵使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其在很多方面也对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是对于民族气节的弘扬。与外国人办报不同,《申报》当时的老板是英国商人美查,美查自号“尊闻阁主人”,其“尊闻”的意思就是尊崇新闻。他将报纸的日常事务交给中国人,《点石斋画报》也不例外,这就使得画报中出现很多关于民族气节的报道,如报道中日甲午海战的《仆犬同殉》讲的就是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义勇殉国的报道,人们在看画报时,除了被邓世昌的爱国大义感染外,也能借此鼓舞中国人的国民士气,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再如描述中法战争的《力攻北宁》说的是清兵奋勇抗敌,战绩斐然的报道,作者最后配文:“狐善疑而兔更狡,总如善弈者之争一先着耳。”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
其次是鞭挞腐朽旧制,开化社会风气。清末官场,贪污成风、买官卖官,许多人通过上下打点来谋求官职,腐朽的清政府对于人才选拔的随意性和对贪官污吏的放纵,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点石斋画报》用委婉隐喻的方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鞭挞批判。如《疯官可笑》中对一个因囊中羞涩买官不成,想做官想到发疯的人的描绘来说明封建旧制害人的事实。再就是对于传统封建礼制的鞭挞,如《女诫须知》说的是一位女子当街梳妆,恰巧遇到县令经过,县令就召其父入公堂,令其对女儿严加管教,不准再当街梳妆。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既表现新思想与旧礼教的交锋,也是对封建旧制的讽刺与鞭挞。
再就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伴随着殖民入侵传入中国,当时《点石斋画报》也对其进行了描绘。例如,《宝镜奇观》中描绘了洋人用照相机给几个中国人照相而引发围观的事;《修街机器》说的是用蒸汽机改成的压土车在进行修路作业使大家目瞪口呆、啧啧称奇的景象;还有《剖腹出儿》说的是利用西方剖腹手术为当时妇女接生的事件。这些都是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先进科技的普及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点石斋画报》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画报,当时摄影技术还未普及,民众识字水平有限的清朝末年起到了开化民智、解放社会风气、传播新的思想知识的作用,对当时清朝末年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现象的趣味性和隐喻性的表现和传达对当今学者研究那段时间的社会历史文化起到了文献辅助的作用。虽然图画的内容对清朝末年的社会万象做了艺术化、夸张化的处理,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深刻揭示了当时清末社会的矛盾和现实。对于中外大事的客观性传达、晚清官场腐败的揭露及对于先进科技和开放社会风气的传播都起到过积极的引导作用,值得我们当代新闻媒体借鉴。
[1]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6-59.
G206.2
A
1674-8883(2016)09-0117-01
王苗(1992—),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