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娅
(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
——以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为例
段锦娅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新闻编辑理论如何更好地与新闻编辑实践相结合,是新闻传播学科一直探索的问题。当新闻编辑理论和新闻编辑实践出现错位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新闻编辑理论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才能够跟上新闻编辑实践的步伐并且有效地指导新闻编辑实践。
理论;实践;民生新闻;错位;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闻时刻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人们借助新闻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分享。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探讨新闻编辑工作、编辑理论和编辑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处理好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媒介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新闻编辑理论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又是新闻工作的向导和指南。中国新闻理论的产生以1918年徐宝璜出版的《新闻学》为标志,从此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不断推动着新闻实践的进步。新闻编辑理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新闻理论中,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近距离的研究方面的课题较少,关于传播学研究的运用性和创造性的研究课题也较少。
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新闻编辑理论指导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践对新闻编辑理论具有补充的作用。其中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自身综合素质将会严重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对整个新闻内容的呈现和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的研究既重实践又重理论
编辑学作为一门在编辑活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理论和实践是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在研究中紧密结合现实,有针对性地研究编辑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而且还能够运用编辑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是编辑学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进入21世纪后,新闻编辑理论用于编辑实际问题的研究进入到编辑学理论的研究和编辑实践的研究。从认识论的原理来讲,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的研究具有曲折发展的过程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更是如此。借用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科学发展模式:原始科学(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模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出现新模式)→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来考察,编辑学研究有低落、有高涨,有反复、有发展,曲折前进、持续发展,符合学科发展的模式和规律。
对新闻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建立适用于所有编辑活动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不仅在研究范式上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内容层面上也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由于业界对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理解的不深入,造成新闻编辑理论在新闻编辑实践中不同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激烈的媒体竞争以及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和积极参与,使新闻呈现碎片化传播现象;二是民生新闻在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由于网民的积极参与,导致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出现不可控制的情况,从而给新闻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和影响。因此,为改变新闻报道的不良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基本立场的错位——报纸民生新闻低俗化
部分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常常忽略对受众的全方位考虑,背离了新闻服务受众的基本规律。报纸民生新闻的低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编辑对报道的内容选择,个别报纸民生新闻的编辑会把展示社会阴暗面的内容作为报道的重点,如不当使用配图,把一些充满血腥暴力的照片作为主图或配图,成为当期报纸的新闻看点或头条,给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编辑方针的错位——报纸民生新闻琐碎化
报纸民生新闻的传播受众定位主要是城市普通百姓,通常受众能够接受和喜欢的民生新闻,不仅仅,是关注菜价、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等相关的新闻,而更注重报道事件背后透露的警示作用。
报纸民生新闻的琐碎化也受到民生新闻本身的特点所影响,报纸的民生新闻必须选择那些带有共性的、对民众或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或事件进行报道,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作用。
(三)基本原则的错位——报纸民生新闻的媒介角色错位
报纸民生新闻要以关注普通百姓的“民生、民情、民意”为核心,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深度性,切实做好普通百姓的新闻报道,这是报纸民生新闻的基本原则。民生新闻在报纸上要得到高度的重视,不仅在要闻、时政、经济等各大板块中突出民生色彩,而且要彰显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特色。
不少学者认为民生新闻仅局限于表达民意,不能具体落实到实现民意的层面,媒体只能反映广大民众的呼声、行使监督权,媒体的角色仅限于记录和报道,而非执行。编辑只能客观描述新闻事实,而不能歪曲和修改新闻事实,掺杂个人情绪对新闻事件做出主观臆断。
(一)报纸民生新闻的价值
报纸民生新闻的价值就是报纸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和其功能性的体现,民生新闻从出现到后来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发展实力,使得大多数传统新闻瞬间失去竞争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民生新闻的存在价值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对广大普通受众话语权的一种尊重。报纸民生新闻除了起到舆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外,还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存在。
1.报纸民生新闻的政治价值——舆论监督和引导。相信接触过新闻媒体的受众都能体会到舆论是把双刃剑,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是无论媒体发展到任何阶段,以何种方式发展,无论变更或是延续都不可能被其他价值所替代的根本存在价值。强大的舆论监督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爆发力和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媒体在当下的新闻事件和新闻编辑过程中没有决定的权利和审判的权利,但是媒体可以在遵从国家意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
从目前报纸民生新闻报道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不难看出,有些群体就是需要通过媒体的报道才能够顺利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对媒体的期望值很高,一旦事情解决不了,就会失去对媒体的信心。
2.报纸民生新闻的文化价值——提升民众的精神理念。报纸民生新闻所走的“亲民”路线,所追求的内容表现形式是平民化风格,民众普通的生活性质、语言表达的通俗易懂性等都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发展和体现。报纸民生新闻报道应该注重通过科学的编辑思维,通过客观报道来“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因此,报纸民生新闻编辑应该在传统的编辑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将民生新闻与深度新闻进行有效的结合,做出体现民生新闻深层内涵的精神理念的深度报道,引导民众进行理性的思考,尊重受众的话语权。
(二)民生新闻在新闻理论实践中的运用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传播的样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在新闻理论实践的运用中,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1.注重提升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近年来,民生新闻栏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逐渐在各类媒体中兴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在于其内容浅表化、单一化、肤浅化、琐碎化,热闹有余而精彩不足。
民生新闻栏目的生命力在于实用和重要,在于它的新闻价值。报纸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选择那些带有共性的、民众比较关注的、对民众的生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题或事件进行报道,才能充分体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作用。
2.新闻编辑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作为民生新闻编辑,一定要把握好度,必须坚持以正面的引导为主,弘扬主旋律。首先要有助于政府和社会解决问题,理顺群众情绪,及时化解社会风险与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对民生新闻的批评报道要全面,对于揭露的问题要站在法治和理性的高度,舆论监督不能越位。
近年来,关于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取得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但影响力不大,至今仍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比较肤浅,这与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对于报纸民生新闻而言,之所以会出现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之间的错位,有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民生新闻实践的速度过快与民生新闻理论发展滞后的现象产生矛盾冲突引起的。由于民生新闻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面对其迅速发展的形势,民生新闻没有理论支撑的指导体系为依据,很容易偏离自身发展的轨道。因此,完善民生新闻的理论建设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发展民生新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是需要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指导老师:庄晓东
G213
A
1674-8883(2016)09-0073-02
段锦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