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亚玲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我国网络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研究
岳亚玲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本文从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历程、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现状、网络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优势三个方面论述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探讨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和优势,探索网络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较于传统媒体的优势特点等。研究发现,在报道的时效性、全面性、交互性和报道方式多样性方面,网络媒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网络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突发性新闻
当前中国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传播在这一时代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自从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尤其迅速。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官方网络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商业网络媒体如新浪和搜狐等,它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报道事件的进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也赢得了大众对该网站的关注。
突发事件以其发生时间不固定、无法预测、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为避免群体事件爆发引起社会动荡,对媒体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相应的规定。随着媒体环境的不同,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采取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新闻单位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这一时期,媒体受政府的控制,不敢、不能报道对社会有消极影响或预测认为对社会有消极影响的突发事件。1950年,中央人民新闻总署下发文件,要求各级新闻单位在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时,首先要报道党和国家的救灾情况和救灾成绩,而不能首先报道灾情状况和灾难严重程度。例如,在对1960年的自然灾害报道中,各地新闻单位着重报道的是救灾成绩,而不是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对灾区人民生活等具体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建国不久,政局民心未稳定,政府严格控制新闻系统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致使大众接收这类新闻信息的途径少之又少,处于信息混沌状态。
“大跃进”运动中,国内新闻受政治的影响,共同打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对国内新闻夸大报道。这一时期,新闻报道不尊重客观事实,不顾时效性的状况尤其严重,如在1978年的唐山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没有一家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此次事件,唯一最早的报道是由人民日报在地震发生3天后刊登的一则篇幅简短的通讯,报道内容既没有提及对地震的灾情报道,也没有提及死伤人数及经济损失,只是简单地报道在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地震,各方官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积极抗震救灾。既没有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没有对客观事实灾情的报道。这一时期的突发事件报道甚至是整个新闻系统都呈现出统一的样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逐渐走上正轨。政府对此类新闻报道的控制越来越少,慢慢放手令其自由发展。1987年和1989年分别出台《关于改革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通知》。这两个文件表明,为了缩短此类突发性新闻事件的见报时间,各新闻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分阶段发稿。并指出,各级新闻单位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必要时可以进行后续报道。由此可见,此时的突发新闻报道正逐渐客观公正化。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改善了以往政府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态度。表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必须要真实、客观、全面、准确,不得隐藏或夸大影响。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新闻单位可在第一时间发布简要信息,待进一步核实之后再次发布详细信息。可见,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逐渐走上了正轨。目前,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控制越来越少,更大地保护了公众的知情权,保障了新闻单位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客观、准确、全面的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媒体的影响与传统媒体不相上下,有时甚至超越传统媒体。通过了解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够更好地把握如今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重要,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突发事件的大众逐渐增多,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长。以新华网、人民网为首的权威新闻网站,及以腾讯网、新浪网为首的商业网站,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一)新闻单位网络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
新闻单位凭借其传统媒体的基础,在网络上具有商业网站不具有的优势,即具有先天的受众基础。在网络媒体繁荣之时,原有的传统媒体也争相建立网站,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在新闻单位网络媒体中,以人民网和新华网为首,对突发事件具有采访权、报道权等,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此外,半官方的新闻网站如东方网,在与公司合作的同时,也带有地方门户网站的性质。这些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众心中更是代表着政府的意见,更具权威性和可信性。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到一个小时,人民网就报道了相关的灾情,具体地震位置、目前受伤人数及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等。这一系列的报道能够让大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新闻资讯,了解灾情及救灾发展状况,安抚民心。
(二)商业网站的突发事件报道
目前,我国商业网站对新闻的报道可谓是异军突起,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甚至超越了官方网络媒体先行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商业网站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够增加该网站的点击率,从而赢得商业利润。尤其是搜狐网和新浪网,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搜狐网一直号称“突发事件,搜狐第一”,在很多突发事件报道中,搜狐以其快速报道的优势抢在其他网站的前面。例如,在对哥伦比亚飞机失事及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报道中,搜狐都是第一个报道相关新闻的网络媒体。尤其是对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报道,搜狐在战争爆发后的3分钟内发出了第一份关于战争爆发的报道,吸引了广大网民的眼球。在网络媒体商业网站对突发事件报道中,搜狐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网络媒体在网络技术的承载下,具有快速、互联、图文并茂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尤其是在时效性上,网络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时效性必然优于传统媒体。不仅如此,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优势归纳如下:
(一)报道迅速——时效性
网络媒体本身具有时效性,在报道突发事件上以其固有的特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大众最关心的信息发布在网上,省去了传统媒体纷繁复杂的新闻见报程序。同时,通过网民转发、点赞、评论,突发事件的信息迅速得到广泛传播,使更多的网民接到这一信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到网上,能够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也能稳定受众情绪,引导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由于民众情绪而引起集合事件的发生。例如,在2015年北京的几次地铁事故中,网络媒体发挥着第一时间报道信息的作用。受众通过网络就能够知晓地铁事故的具体位置,有无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并有利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避开事故地段,平安出行。
(二)报道立体——全面性
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从最开始的三言两语解释事件发生的基本信息到滚动播报,实时更新,逐渐全面地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仅仅是以一个时间点、一个方面或者一种角度报道事件,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网络媒体报道突发新闻,在逐渐完善报道的全面性时,还增加了历史上类似事件的背景新闻、相关链接,供受众点击参考,能够全方位地为受众提供信息。例如,2015年12月25日,在山东平邑一石膏矿发生的垮塌中,4名矿工被困井下36天。腾讯网迅速报道此事,并层层深入,跟踪报道,将矿难的救援情况告知大众。在网页的下方还增设同年其他矿难报道的链接,供网民了解信息。此外,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不断更新新闻信息,满足受众对最新救援情况的知情权。
(三)受众反馈评论——交互性
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传受交互性,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也不例外。网络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一方面满足受众对事件信息需求,一方面让受众在留言板或评论处给出自己的意见评论,及时了解受众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同时,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反馈中,也反映出大众对媒体、政府的态度,有利于媒体政府改进自己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温州动车事故中,在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温州动车事故后,网民纷纷发声,表达自己的想法。众多网友表达了自己对事故中的同胞深切的关心,部分网友质疑我国动车技术是否达到标准等。通过对这些反馈的归纳总结,有利于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抢险救援中有效地了解民声,消解误会,是政令上传下达和民声上传下达的有效方式。
(四)报道形式——多样性
网络媒体报道突发事件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报道方式多样,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同时,在部分突发事件中,遇到需要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的事件时,网络媒体还能模拟当时地理位置360°视角展现事件发生的地形地势原貌,立体感强。例如,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起飞后不足1小时就与空管人员失去联系,在这一突发事件中,我国网络媒体腾讯网、新浪网、新华网等及时、准确地报道此次事件,并图文并茂地用MH370的预计航线图片向受众说明飞机失联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制作模拟飞行动画向大众展示飞机可能偏离的方向和地点。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报道形式于一身报道该事件的最新信息,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立体化、多样化优势。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也逐渐变得完善起来。由建国初期的严格控制政策,不允许直接报道突发事件的受灾情况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缓慢放开,实事求是地报道突发事件,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期。如今,我国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准确、客观、及时化,在官方媒体的报道中体现的是权威性和可信性,而商业媒体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时较官方媒体更具有时效性,可见报道各有所长。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在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立体全面性、与网民的互动反馈以及报道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在当下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在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准确、全面、客观、及时地报道事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是该媒体获得受众认可的最佳方式之一。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7-95.
[2]李良荣.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网络与新媒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1-124.
[3]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21-237.
[4]杜俊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94-301.
[5]项宁一.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J].新闻实践,2006(11):18-21.
[6]滕朋.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应急机制[J].新闻界,2006(4):14-15.
G206
A
1674-8883(2016)09-0056-02
岳亚玲,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