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能力要求

2016-03-01 04:09:03贾继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规律事物材料

贾继光

(山东济南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 山东济南 250300)



地理高考能力要求

贾继光

(山东济南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山东济南250300)

依据2016地理高考特点,学生应当达到的能力要求,具体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能力 获取 解读 论证 描述 阐释 探讨

一、2016地理高考特点:

1.价值观立意(注重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凸显价值观立意,命题站位高,体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

2.理论联系实际(情景在书外,道理在书中):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永恒的主题,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观察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关注地理学科本质、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地理问题,是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主旋律。

3.站在学科前沿,紧跟时代脚步:彰显学科特色,图表类非常丰富,图表多为原创,新颖陌生,内涵丰富,蕴含着地理事项的时空联系与变化,突出把图像作为地理认知工具。

4.突出能力要求,变“挖坑”为“搭台子”:试题阅读量加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表现在依托区域与案例,突出微观研究,注重评价地理思维过程,强调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应用以及考查地理学习方法。

二、学生能力要求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表述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中心词”。

高考题中的综合题往往提供了很多材料(如材料一、材料二等等),并且往往每一个材料都设有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直接来自材料,有的需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获取。解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材料,注意从中提取关键词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

2.从图表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从图示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解答从图示获取信息的题目必须过好地图关,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示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的步骤。

从表格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表格中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的、真实的。解答时要注意表格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纵向和横向的变化,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

3.从题干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察意图的重要依据,设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的问题是什么,为解答问题提供具有限制性的词语,如时间、地点、过程、原因等限制性要求,这是设问信息最重要的表现,切不可掉以轻心。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

能力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四种方法

1.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复习中不单要注重基础知识,更要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既要认识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又要认识不同地理事物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2.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迁移、重组,形成具有综合思维价值的知识新体系,这样在强化主干知识、揭示知识相互渗透的同时,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多角度、成系列、完整的只是新体系,更利于理解、运用主干知识,实现书本知识牢固化、分散知识组合化、理论知识实用化,从而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考点模块

对高频知识或问题要善于归纳和整理,并进行有效地开发、分解或聚合,形成多用、常用的答题“模块”,便于检索,应于变化,随时调用,使其在新问题上可以共享,是运用特命的“常规武器”,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如在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纬度:主要决定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决定降水。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

(3)下垫面:洋流、地形、地势、海陆位置;

(4)人类活动。

4.进行规范的针对训练

通过仿真训练总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经验,摸索、感悟并形成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规律,从而更加自如娴熟地调动和运用知识,提高单位时间的解题效率。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什么是描述

描述是指对有关事务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2.描述和阐释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具体包括:

⑴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型概括。

⑵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定量表述。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

⑶把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切记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论证和探讨问题就是用已知原理和规律来说明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这类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开放题目呈现。论证和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

即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要注意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为观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在论证观点时要表达清晰,逻辑性要强,切不可出现与观点相悖的论据或前后矛盾的论证。

3.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有机结合

论证时做到论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不能以原理代替答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作答。

猜你喜欢
规律事物材料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最美材料人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材料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