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初探

2016-03-01 04:09向定恩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寝室社团群体

向定恩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基本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初探

向定恩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自发或者被迫组成不同的群体,而且同一个群体内的个体之间在某一方面往往具有相似性。高校基本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有一定的历史要求和现实背景。本文将从基本群体的基本内涵、历史和现实背景、实现途径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本群体的相关性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旨在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基本群体 潜移默化 必要性 方法途径

在研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途径的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越来越强调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以学生为本的“生本主义”,重视尊重学生个性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讲授在三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素质教育中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直接传授而不太注重潜移默化的作用,十分注重课堂教育而不太注重课外教育。在高校环境和文化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突出基本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群体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基本群体,即基本的团体单位,是大学生自主或被迫组成的学生团体。大学生基本群体主要包括寝室,班级,社团以及其他类似的群体单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所以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展开。然而大学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节节攀升。教育改革所带来的结果不仅是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促使高校发生了许多适应性的变化。高校学分制的逐步推广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分化,班级概念被模糊,产生学生社团,这些新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在把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同时努力去开辟新的阵地。

1.寝室是高校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场所

寝室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场所,大学生在校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寝室中度过的[2],因而室友之间交流的机会就远远对于与寝室之外的人的交流机会。客观辩证的看待寝室学生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室友之间会存在两种基本现象,要么和谐相处,要么存在矛盾。室友和谐相处,有利于彼此的健康成长和共同进步;存在矛盾会影响到整个寝室的团结,更有甚者会对其他室友或室外的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寝室文化是所有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所共同缔造的,它来源于学生,也必将影响学生。

2.班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消失

虽说班级的概念受教育制度的改革而被淡化,但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单位,它必然会长时间的存在。班级组织的存在,是学校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层层划分的结果。大学班级是高校育人的基层组织,是高校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课堂,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和单位,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3]

3.社团是最具生命力的学生群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学生社团大多是学生自发组成的团体,因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参与调查的一万多名学生中,只有15.5%的学生对社团活动感到不满意。近些年来,大学生社团所涉及的邻域越来越广,成员大幅度增加,活动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质量也不断提高。大学生社团凭借其“社团精神”的历史沉淀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愈来愈受到师生的喜爱,成为了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4]

4.其他基本群体

基本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往往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有时容易被辨别,有时不太容易被辨识。前面提到的寝室,社团,班级,其构成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或居住在同一个房间,或具有共同爱好,或需要做相同的事。长江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万人创百星活动,从在校学生中筛选品德高尚或学习优异或才艺超常的同学,并赋予他们“明星”称号。这些明星也是一种群体,他们的相似性便是有超越普通学生的专长。高校类似的特殊群体还有很多,比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这类群体在产生过程中,其过程本身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重视基本群体有其必要性

重视基本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所共同决定的。想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基本群体的作用。基本群体是由学生构成的,而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就是大学生,重视基本群体就是重视学生本身。基本群体的存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很多工作量,也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还不足百年,因而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也就在情理之中。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直到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学习和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其次才是组织协作等其他能力。国家虽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但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误解。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环境还有待改善,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些呆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制心理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

2.群众观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谨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方法。面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生本主义和尊重学生个性的人文关怀就是对群众观点的运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3.大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在不断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承载的东西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自由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学分制的推行,网络课的普及,课程选择和寝室选择的自由化,所有这些都促使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不得不发生适应性的改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于变化之中紧紧抓住不变的东西。教育环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教育的核心和客体却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潜移默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一般来说,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多的是追求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往往忽略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5]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63.5%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直接教授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大,81.9%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大家所喜欢的形式。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太喜欢被强迫着去做事情。潜移默化强调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点一滴的感染,让受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熏陶,不自觉的受其影响从而到达实施者的目的。前苏联的解体是从舆论界开始的,而舆论界的摧残就是潜移默化在作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基本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多或少的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没有多少进步的空间。高校环境和高校文化的日益复杂化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不断创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行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证,否则一切理论和探索都将是一纸空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将政策落到实处,健全政策落实情况考核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的形式方法。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高校学生宿舍的宿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促成部分。高校的宿管不该只是随便招聘而来的人,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该达到一定的水平。西方一些国家的高校学生宿管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不像我国的高校后勤人员一样,大多是退休无业人员,他们大多数具有硕士文化水平,有时甚至还具有博士文化水平。[6]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对基本群体的思想引导

加强对基本群体的思想引导,首先必须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充分并且正确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正确高效的进行。通过问卷调查,94.8%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理论扎实、知识丰富,授课技巧好且具有人格魅力。然而事实上,高校存在以诋毁中国宣扬国外来标榜自己的不良风气,甚至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负责任的、不客观的肆意谴责国家政府、谴责社会现象。大学老师应该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身上担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使命。正是这种特殊的责任和地位,大学老师在行为举止上就该保持一份谨慎的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基本群体的思想引导。社团指导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在基本群体的思想引导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多关心基本群体的思想动态,把握基本群体的大致特点,实事求是的引导基本群体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正确的行为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加强对特殊基本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特殊基本群体的特殊性体现在这类群体不像社团那样,能够不间断的存在。特殊基本群体具有时间性,如全校的优秀学生干部,它不是一年四季都在进行评选,而是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评选。高校非常注重对优秀学生的评选和奖励,但却忽略了对他们的再教育。这些经过层层筛选最后脱颖而出的学生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是我们许多老师都无法达到的,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对一般群体核心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般基本群体是长时间不间断存在的群体,主要有社团,寝室,班级等。这类群体的人数较多,人员特性参差不齐,因此想要对这类群体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不切实际。认真观察之后,不难发现,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核心人物,比如班级中的班委,社团中的部长,寝室中的寝室长。加强对基本群体核心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在间接影响核心人物所在的整个群体,这样的间接影响要比老师说教式的政治教育更容易被接受。

5.大力支持基本群体各具特色的活动

实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最重要的两个途径,一个是不断宣传,另一个就是举办各种各具特色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由学校老师策划的活动肯定具有一定特色,但要做到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鼓励基本群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办各种特色活动,既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体现,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校园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知识讲座,文体竞赛,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活动,节假日文娱活动等,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7]

6.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制度,健全对基本群体的奖惩制度

调查数据表明,当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主要有卷面成绩(31%),论文写作(30.1%),课堂发言(20.3%),出勤情况(17.1%)以及其他(1.5%),考核制度缺乏创新。考核内容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由于考核内容的单一,导致学生的功利性太强。考核方式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投票,由学生自己打分,将学生放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考核或许更为有效。

适当的奖惩对于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奖励制度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让学生行为处事有一个参考标准,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孝顺等道德素质,守法遵法等法律意识以及勤劳奋进的个人品质。惩罚制度可以警示学生守住底线,明白是非,辨明善恶。不过相比奖励措施而言,惩罚措施需要谨慎实行。

总而言之,不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探索结果的实践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坚持不懈的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也要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既定的政策措施,切忌半途而废或者不了了之。基本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在短期内不会消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基本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基本群体达到以学生带动学生,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督促学生的目的,从而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张新平.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第1期.

[2]张迪.浅谈寝室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当代教育:P40.

[3]张元元.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班级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学术研究,1997,第22期:P296.

[4]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6:P84.

[5]薛勇,李伟明,刘荣.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文化的互动效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P75-76.

[6]Huh.D.g.etal.Student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s,1994:41.

[7]林群,赵伟.诚信传统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2期:P124-127.

猜你喜欢
寝室社团群体
缤纷社团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