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凡达》中的宗教意识形态分析

2016-03-01 01:37刘明媚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阿凡达

刘明媚(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电影《阿凡达》中的宗教意识形态分析

刘明媚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00)

摘 要:电影《阿凡达》在带给观众视听震撼的同时,也传达给观众一定的意识形态。本文对《阿凡达》进行意识形态解读,主要从宗教意识角度分析这部电影。

关键词:宗教意识;母神;自然崇拜

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中最根本的就是宗教观念。因此,在电影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其鸿篇巨制和高科技手段,更重要的是电影所折射出的人的精神信仰和高尚品质。在《阿凡达》中,这种精神品质既能鼓励人们敢于去冒险和探索,也能激励人们勇于捍卫自由和追求正义,从而达到弘扬相互关爱、心存善良且树立坚定信仰的宗教意识。

《阿凡达》中的伊娃女神是“大母神”观的体现,影片中的伊娃集中了所有的生命和智慧于一身,纳美人对生命和大自然始终有一颗敬畏的心。大母神特指起源于父系社会之前的最大神灵,是史前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原始信仰中最早出现的神。人神心灵相通,唯有秉持虔诚的态度才能向神祈告心意,这是一种至诚的灵魂感应,一种没有任何阻碍的交流。在该片中,纳美族多次出现集体祈祷的场景,大家团结在一起向祖先虔诚祈祷,希望得到伊娃的庇佑和指示。第一次是在家园树被毁掉的时候,大家团结在一起为家园祈祷;第二次是在格蕾丝受伤的时候,大家抛开与人类的仇恨,用宽容和善良解救处于危难中的格蕾丝,因为她帮助过他们;第三次是在影片结尾,在众人真诚的祈祷声中,杰克的身体被圣树种子覆盖,最终他被唤醒了。这些场景,既能体现出纳美人对生命的无限敬畏,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博爱与宽容。

电影《阿凡达》在技术上的巅峰位置毋庸置疑,其中人类安全部队指挥官迈尔斯上校是对现代文明的一个讽刺,他被现代文明的进步所包装起来的身躯散发着人类的盲目自信与过度自负。他作为探险者的代表,受到“黄金帝国”的诱惑和利益的驱使去发动对纳美人的战争,导致无辜生灵被大量屠杀。电影中,人类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对纳美人进行了无休止的战争,这是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时代,人类放纵贪婪的欲望、自信心膨胀,坚信在任何地方都能开辟出一个为己所用的“殖民地”。而现代性带给我们的却是电影中主人公杰克的那句触动心灵的话:“地球已经毁灭!”并且这个富饶又危险的“潘多拉”星球似乎就是下一个地球。在一定程度上,《阿凡达》里有着导演真挚的忏悔情结,潘多拉星球上那神圣纯洁的“伊娃”女神就是救星,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与悔悟,影片结局是纳美人将人类遣送回了地球。在现代制度所催生的物欲享受和消费狂潮下的人类,是不能够满足这样的结局的,因为人类的征服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人类只有正视自己并珍惜生存环境,而且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精神信仰,这样才能在所属的星球上快乐地生活。

“《阿凡达》已向人们揭示了净化心灵之路的轨迹;关注可预见的灾难、反省并催动自我意识觉醒。”[1]在纳美人心中,善良的人都会得到神灵的庇佑。当杰克被纳美人误会的时候,他说自己是被驱逐的人、叛徒、外星人,但后来通过努力终于找到了解救纳美人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原谅和尊敬。当纳美人遭受重创心灰意冷的时候,杰克驾着托鲁克玛托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俯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他,这是出于尊敬和寄托希望的心理,是对他寄予厚重的期望,愿他带领族人走出困境并战胜敌人。

在与人类大战前,杰克独自一人来到灵魂树前跪地祈求,请求伊娃能助他一臂之力。神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纳美人的所思所想,在这里,神都能感应得到,并指引纳美人顺应自然法则。《阿凡达》教会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告诉人们:在面对自己的过失时,应该具有虔诚的态度。最后,伊娃听到了他们真诚的祷告。当纳美人与人类大战时,除了各族人鼎力相助外,在紧要关头,所有生物都团结在一起奋力抗敌,最终取得胜利,这也是大家齐心协力、虔诚祈祷带来的结果。

众所周知,世间万物众生平等、崇拜大自然的思想也影响着纳美族人,与自然界万物和睦相处的思想指导着纳美人的行为,纳美人热爱大自然,用心守护着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他们深深爱着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溪流水、每一种生物、每一寸土,就算是拿动物来当作食物的时候,他们也要为死去的动物祷告。他们始终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生命,用赤诚之心去对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并将众人的祈祷与祝福传达给自然的神灵,人性也在这样虔诚的仪式中得到了神化。纳美人的性格是善良的、纯净的,人类与其他种族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这一思想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卡梅隆说过他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我这部电影,有个广泛的隐喻,但不带政治色彩。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人思考,如何把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好。我们活在一个很强大,拿着枪,并拥有高科技的时代里,同时我们也有头脑,因此,我们就时不时地在无意中破坏着地球。但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寻找新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现代文明科技并非不好,不过,我们应该控制这个对技术依赖的势头。”从电影中不难看出,卡梅隆先通过精湛的电影技术让观众喜欢上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和善良的纳美人,然后再直面人性的贪婪与残忍。在这个爱与拯救的故事背后,涵盖了宗教信仰、国家制度、自然崇拜及生命意义等内容。因此,更能反映出影片的主题,并映射出人类自身对地球的破坏,从而深深地谴责人类对其他物种进行的野蛮的伤害。

另外,对神灵的敬仰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极致,万物皆有灵的观念成为启发人们的一种生态智慧。影片中的伊娃是集生命、智慧、善良于一身的神,与灵魂之树同在,感应是纳美人接触神灵的方式。电影中的故事是一个隐喻,“野蛮”与“文明”对抗的结局要么是残忍地征服,要么是本土文化的灭绝。纳美人的血泪史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电影未将悲剧进行到底,而是依然相信一种“潘多拉式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孔庆熹保.电影阿凡达中的救赎美学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1):146.

作者简介:刘明媚(1988—),女,河南新乡人,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三年级,研究方向:影视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99-01

猜你喜欢
阿凡达
《阿凡达2》票房升至影史第三
卡梅隆暗示《阿凡达3》要拍“内战”
重返阿凡达
《阿凡达》续集放弃高帧率拍摄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阿凡达2》开机日期敲定8月15日
“阿凡达”机器人成真
“阿凡达”不是梦 人工智能或实现“蜂巢思维”
未来书世界
《阿凡达》PS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