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 通讯员 孙希利
市场化让效益破冰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 通讯员 孙希利
险恶的沙尘天气,并不能阻止西北石油人前进的脚步。摄影/赵云
市场化是西北油田在行业“寒冬”中破冰前行的一大利器。
在遥远的西部边陲——轮台,有一条叫“团结路”的街道。
在这条数百米的街道上,遍布各种小商店、小饭馆。前些年,这里每天都能看见来自全国各地石油企业的员工的身影。他们在闲暇时,来这里来吃个饭,买点日用品。嘈杂而拥挤的小店里显得生机勃勃,这里也因此被当地人戏称为“石化美食街”。
如今的“团结路”,随着整个油气行业的萎靡,原本热闹的商店和饭馆,已是门可罗雀、人去楼空。
低油价的阴影不仅笼罩在“团结路”上。从国内外油企刚发布不久的半年财报中可以看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对石油行业的影响依然在持续,尤其是上游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油气田企业哀鸿遍野,依然有亮点在隐隐发光。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经营亏损逐月收窄,6月实现扭亏为盈。这无疑是行业“寒冬”中的一抹阳光。
西北石油人如此描绘他们的“十三五”发展蓝图——要建设成为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组织效率最高、用人水平最优、市场机制最佳、操作成本最低、成长性较好的油公司。
这份得来不易的成绩,无疑为“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探究这份战果取得的密码,市场化是西北油田破冰前行的一大利器。
卖产品是个技术活。
去年销售量还为零的产品,今年却成为最大的效益增长点。这个转变,是西北油田在市场布局上,最为关键的一颗落子。
“产品就好比苹果。以前是论筐卖,现在我们挑出好的苹果按个儿卖,价格自然高。”采油三厂副厂长黎刚形象地比喻。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前提是必须在发展理念上发生大的改变,也就是要从“以产量论英雄”转向“以效益论英雄”。
据了解,西北油田稠油产量每年占原油年产量的近50%。过去,由于企业以产量为中心,凝析油全部用于掺稀生产,再按中质油销售。去年底,采油三厂主要分布在顺北、跃进、托甫和S105井区共计20口油井的轻质油,日产量为302吨,但凝析油外销量始终为零。
今年,在以效益为中心的指导下,没有了产量压力,西北油田开始探索轻质油市场的空间。
调研的结果让人欣喜,凝析油的市场空间巨大。
为实现高品质凝析油销售效益最大化,采油三厂专门成立了轻质油增产增效项目组,重点对低密度的凝析油片区潜力进行查找,最大限度地提高轻质油产能,提高经济效益。
1月,顺北1-1H井轻质油实现直销,日均销售84吨。2月,跃进区块轻质油实现直销,日均销售46吨。 3月,该厂又将目光瞄准了S105片区。
S105片区分布着8口油井,日产油110吨,全部为凝析油,但含水量较高。于是,该厂实行分储分销,对集输管网进行改造,通过把低密度的凝析油在系统内与高密度原油分开处理,再单独通过集输管网输送至油气处理部,经过脱水等处理后输送至油气运销部进行销售。
通过提升凝析油产能,扩大高品质原油外销规模,采油三厂开发出新的效益增长点。今年1至6月,采油三厂凝析油外销量达到4.19万吨,增效3940万元。
上半年成绩一出来,镇住了不少人。回想年初三厂宣布给凝析油制定“全年完成10万吨,增效9000万元”的目标时,很多员工担心完不成。现在再问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时,员工拍着胸脯告诉记者“没问题”。
高质量油品卖了“白菜价”的情况也曾在采油一厂出现过。
据了解,采油一厂每天生产凝析油500多吨,但因为凝析油处理装置使用时间长,设备、管线结盐严重,造成系统压力低、走液速度慢,日处理量只能达到200吨。因此,剩余的300吨凝析油就不得不倒入中质油系统外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油一厂技术人员对各处理系统进行查看梳理,研讨方案,论证措施,采取了在50万立方米外输气调压阀前端增加一条冲压流程等流程优化改造措施。
现在,采油一厂平均每天可以多处理凝析油209吨,按每吨414元差价算,每天可多创效8.6万多元。由于采取三项优化措施,采油一厂凝析油、中质Ⅰ类油、轻烃合力增效1700多万元。
要想增效,就必须在思路上创新,在市场上创新。
“今年我们积极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实行原油分储分销,拓展了利润空间,实现了由混销向分销的转变,彻底扭转了原油销售的被动局面,也为油田企业破冰前行闯出了一条新路。”此前,西北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胡广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根据轻质油和凝析油价格高、中质油价格低的市场特点,西北油田积极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分储分销。3月底,托甫台塔河南区块原油外销项目正式投产,开启了塔河南区块产液单独输送、单独处理、单独销售的先河。这是目前西北油田最大的增效项目。该工程投运后,油田每月3万吨左右的凝析油将通过该项目实现分类销售。仅此一项,西北油田可实现月增效2000多万元,全年测算增效额度将达到2.29亿元。
市场从来不会主动送上门。
为了加大对高凝析油的销售力度,油气运销部在西北油田分公司的统一协调下,积极与新疆范围内的地炼企业进行联系,逐一了解用户需要,为每一吨凝析油找出路。采取一户一策略、一户一价格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用户接油积极性,保证凝析油渠道畅通。
同时,油气运销部每日要召开凝析油销售碰头会,由生产、销售、站库的管理人员参加,随时解决凝析油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凝析油销量的最大化。
通过上述措施,今年上半年西北油田通过轻质原油分储分销、用户结构调整等举措,创效增效5.47亿元。
供图/赵云张明江
在西北油田,几乎随便找个员工,都能毫不费力地把今年以来每次油价的波动情况进行逐一历数。这项技能全是员工平时算账培养出来的结果。
算什么账?效益账。
以往,在油田的开发上,西北油田分公司一直实行的是“产能配产”方案,而今年,这个长期惯性维持的方案变成了“效益配产”。
以西北油田采油三厂为例。
按照效益配产方案,除天然气和副产品外,采油三厂以30美元/桶和40美元/桶两种油价,分别对394口油井开展效益评价,重新算账,用收入减去税费、油气折耗、弹性变动成本,再看是否盈利。
不盈利的油井怎么办?采油三厂厂长程晓军打了个比方:先按下“暂停键”。
采油三厂将油井划分成负效、有效、高效三类井。采取分类挖潜,力图实现负效变有效、有效变高效、高效再增效。
“暂停键”意味着还有重启的那一天。为了摘掉“负效井”的帽子,技术人员采取高压注水、量化注采参数的手段,使5口低产井变成了中产井,负效变成了有效。
要做到这一点,不光需要技术。
闯市场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技能,更要有敏捷的应对能力。摄影/赵云
为了保证效益,今年,开发技术人员没少往财务室跑。记者看到,他们每人都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知识点。这些开发技术人员常常是一边讨论着技术,一边拉着财务人员算账。“连自己家的账都没算得这么仔细过。”一位技术人员开玩笑地对记者说。
通过提前编制方案、优化每口井方案设计,对油井进行差异化调整治理,采油三厂已经紧握不同阶梯油价下的开发主动权。
重新算账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利好消息接踵而来。
今年4月,通过定量化注水,TK743井产能大幅提升,形成自喷,日产量达到19吨。今年5月,能量弱井TP105,根据油藏的断溶型吸水特点,设计出了断溶型油藏的注水量指示曲线,实施后恢复效益生产。
截至7月,通过针对性的措施,采油三厂的51口油井摘掉了负效的“帽子”。其中,负效井变有效井24口,累计增油2440吨;有效井变高效井12口,累计增油857吨;高效再增效井11口,累计增油1018吨。
除了精心对待负效、低效井外,对于高效井采油三厂也不敢怠慢。
截至7月底,通过针对性的调整工作制度,该厂所属高产井保有率达到83%,效益得到稳步提升;针对260余口有效井,不断创新低成本开发方式,达到了有效变高效的目的。
与此同时,采油三厂通过不断优化效益配产方案,砍掉了无效注水26井次,“枪毙”了无效措施、注气、维护项目57井次,优化减少各类工作量234井次,累计节省费用2723万元。
另外,今年起,采油三厂启动了工程实时结算平台。除了透明、高效以外,还能给标准成本数据提供支撑,未来能更好地核算单井的标准成本,核算不同的标准工作量。“线上结算更加环保,还省下了纸张的费用。” 采油三厂计划财务科科长陈斌补充道。
今年初,国际油价猛然跌到30美元/桶以下,西北油田旗下每个采油厂都开展了职工大会。会上,一线员工、技术人员和领导讨论得热火朝天。
采油一厂讨论了两次,要求在效益开发的同时坚持把“生产能力不降”放在首位。技术人员尝试各种方式,尽量把作业费用压降到最小。现场施工是作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他们坚持“一井一策”的优化方案,严把现场细节管控。简单的作业,比如处理井筒、水平井冲砂等小修施工,将大型修井机换成了小型XJ550设备,每口井压降费用7万余元。
通过油藏、井筒、地面、运行“四位一体”的精细化管理,截止到目前,采油一厂在经营环境困难、投资成本缩减的情况下,日产油能力保持在4100多吨,自然递减率维持低位运行。
这其中,他们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
由采油一厂管辖的采油管理二区油区有4800平方公里382口井,点多面广让特车费用一直高居不下。问题出在哪里?二区经理王海峰牵头组成了技师攻关队,跟在特车后面进行跟踪调查。跑了几趟,认真记录、仔细琢磨,发现特车费用的产生主要来自塔河九区油气井定期正注扫线,泵况异常井配合洗井,配合堵水等方面。他们依靠“成本六步分析法”,对症下方,终于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截至7月底,二区仅特车使用一项费用同比降低了142.7万余元。
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据统计,上半年西北油田共关停低效无效井303口,减少日产液4100吨;实现了“由产量安排预算”到“由效益安排预算”的转变,上半年降低现金操作成本3.2亿元,同比下降32%。
卖出效益不难理解,但买出效益呢?
作为油公司,西北油田要不断地和承包方打交道。今年,为了实现降本的目的,油田改变了做法,从“买产品”变为“买服务”,实现了采购上的重大转变和突破。
采油三厂的“买服务”,首先从药剂入手。
“过去买药剂的方式,在现场服务和采购上有不少缺陷。”采油三厂总会计师解洪勇说,“各厂的油区块不一样,特性也不一样,通过同一个渠道购买一种药剂,可能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同时,采油周期长,每年采购量大,费用高,也不利于成本管控和原油处理。”
以破乳剂为例。去年,破乳剂费用占采油三厂整个材料费的30%左右,而结算是按使用量结算,也就是“买产品”。这样一来,不管破乳剂效果如何,都要按照使用量来购买。
如今在“买服务”的新模式下,不仅要求承揽单位开药“治病”,而且要管“疗效”。只有效果好,双方利益才能最大化。
这种新型的结算模式,通过实施吨油药剂消耗结算,改变了承揽单位单纯地提供药剂的服务理念,促进了承揽单位参与现场管理、优化产品质量,从而对承揽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黎刚告诉记者,下一步采油三厂还将进一步完善细化服务方式,合同到期后,将稠稀油系统和稀油系统分开结算,进一步压缩破乳剂吨油用量。
据了解,通过新的结算模式,该厂一季度累计降低破乳剂核算量4.6吨,降本3.58万元。预计光药剂这一部分,今年就可以节约100万元到200万元。
接下来,他们还会重点探索开展机泵维修大包、井下作业工具大包等项目。“比如设备修理,可以改成承包方处理一立方米气我们支付多少钱。这样,他们会更注重效果,少修就可以挣钱,多做保养也可以挣钱。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倒逼承包商以技术创新来降低运营成本。”一位员工对记者说。
购买产品,每个环节都增加了招投标和市场管控的风险,最终效果却未必到位。买,投入大量精力;用,也投入大量精力。而现在,效果变成最大的衡量指标。
这种思路和做法的转变,给西北油田带来的收效不小。
油田专业服务费一直是采油一厂的成本“大头”。今年,采油一厂通过优化发包方式,实行“买产品”向“买服务”转变,将联合站污水处理业务采用技术服务外包的管理模式,全年可降低15%的污水处理费。机泵维修、绿化用水拉运等项目实行对外总承包,全年可节约费用160万元。
“买服务”的做法,除了能降低成本、实现整体价格优化外,更重要的是能挑选并培养出一些设备和技术能力强的合作方。“在低油价下,降本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扭转经营发展思路,增强竞争力。大浪淘沙,加速了优胜劣汰。这就是真正的市场化。”黎刚总结。
责任编辑:赵 雪znzhaoxue@163.com